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151)+番外

作者: 唐轻寒 阅读记录

崔念念回到房间,就见自己的夫君,和杨西宁一样。

得,还得哄一个。

李耀安的打算是,一边走一边买粮。

这事儿他有经验,做起来也不麻烦。

其他跟着出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想看看李耀安怎么折腾。

所以,也没什么其他声音出现,打乱李耀安的节奏。

为了不耽搁行进速度,李耀安都是先让一队人出去和人谈好粮食的收购。

等大部队到的时候,直接装了粮,结了账就走。

这样几次收购下来,粮食齐全了不说,队伍速度也保齐全了。

到了草药较多的地区,李耀安又吩咐人去收购草药,保证到了黄河后,灾民有药可医。

到黄河需要用到的一切物资,都这样全部一一凑齐。

从五品秦参领,是负责保护这支队伍的。

李耀安和他也说了关于队伍的防护工作,秦参领原本是看不惯这么一个白脸书生的。

但这一路上物资的收集,也让他不得不拿正眼瞧李耀安。

“秦参领,我们队伍中的物资越来越多。”

“一些小土匪山贼定是不敢动我们,但到了黄河那边……”

李耀安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

黄河那边,多的是亡命之徒。

他们受灾过后,又被当地衙门丢弃不管。

心中的怨念一定很大,到时候看到他们这支队伍,还能不能理性分析就不一定了。

更别说,现在这些灾民已经有人在统领。

秦参领点头,再和李耀安商量了一下布防的事情。

李耀安等人但黄河的时候,大水已经退去。

但房屋的倒塌,还有到处的尸体,这些场面让人不适。

有一两个跟着来的文官,吐得很是狼狈。

其中就有工部尚书的嫡孙,周大人。

他一直生活在京城,今儿头一回出京办事,就这么困难。

他不得不感叹,幸好没有让他爷爷来,否则他爷爷一定受不了。

他不由得望向已经开始指挥处理尸体等事务的李耀安。

作为朝堂当中的年轻人,恐怕家里都会把他和李耀安做比较。

在家里时,他还能争论一些。

可到了这里,他现在已经完全服了。

李耀安很多工作都是同时进行的,他收容灾民,施粥诊脉分流。

也幸好跟着来的,有一路上听闻黄河有难的大夫,不然灾民分流还不好实行。

强健的,李耀安让他们去帮着搭建庇护所,安排各种工作。

女眷这些能动的,则做一些轻巧些的活计。

孩子和老人们集中看管,有病的也在远一些的地方,有大夫看病,有药童熬药。

文官们,先不分后面要做什么,都加入了登记难民的工作。

等所有人忙碌了一天休息了,秦参领却还要安排人四处巡逻,怕灾民生事儿。

但在白天,大家都累得不轻,根本就没了生事儿的力气。

三天后,有一群在一个名叫龚庆的灾民带领下,对朝廷的赈灾队伍发起了进攻。

李耀安的身边,迅速围了好几人,这些人都是秦参领安排来保护李耀安的。

作为整支队伍的大脑,李耀安可不能出事儿。

但也因为这样,在原处的龚庆看来,李耀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

只要杀了他,一切都会很顺利。

所以他指挥着人冲过来,偏偏李耀安也不能后退,后面就是灾民营,只能抽了一把刀跟着众人拼杀。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赶来,马上的人红缨枪一甩,李耀安身边的乱民就倒了一大半。

李耀安抬头,阳光下,一身红衣的杨西宁,英姿飒爽。

他们四目相对时,李耀安极其破坏气氛,他指着龚庆就说:“西宁快,擒贼先擒王,贼首在那里!”

第168章 捉拿

杨西宁点头,将李耀安身边的乱民再除去一些,才策马便龚庆而去。

也是这个时候,丹青拿着弓箭,并带着十多个士兵过来。

秦参领没办法过来,他正守着他们用于赈灾的粮食。

他刚刚看到李耀安被围,差点就放弃粮食,朝李耀安这边来了。

还好,杨西宁赶到了。

他连忙又抽了十几个人去李耀安身边,其余文官则因为一点武力值都没有,和粮食一起被保护着。

李耀安身边有将近三十个士兵了,他也就不用再关注自己的安危。

搭弓射箭,为杨西宁清路。

杨西宁也不回头,就算后方有箭射过来。

她眼神坚定,一挥一刺之间,横扫一片。

没一会儿就穿过乱民,一枪要了龚庆的命。

龚庆一个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势力,一夕之间轰然倒塌。

眼见着龚庆死了,乱民中有一些人,立马就丢了手中的杂七杂八的武器。

眼见着投降的人越来越多,乱民中,一个穿着较好的人想偷偷溜走。

可惜,他刚转身没走几步,就被杨西宁挡住了去路。

李耀安指挥着人将局面稳住,投降的乱民被单独关押,这些人,他要用来修筑黄河堤坝。

文官们也被秦参领放出来,开始干活。

李耀安回到自己的营帐,杨西宁跟了进来。

“有没有受伤啊?”杨西宁坐到李耀安的主位上,眼中带着笑意。

李耀安这些天真是疲累极了,走到杨西宁身边,环抱住她,头靠在她的肩膀上。

“没受伤,你呢,累不累?”李耀安的声音在耳边传来,让杨西宁有些痒。

杨西宁将李耀安扒拉开,给了李耀安一个白眼:“开什么玩笑,我以前跟随爹爹,那可比这累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