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科举为上(164)+番外
若女方嫁妆用于家庭开支,则男方需全部补还。
这七条法律一出来,李耀安就相当于犯了众怒。
毕竟这些条例都涉及了当朝每一个人的利益。
若是穷人不卖孩子妻子,那他们哪里有仆从可以买来用?
就算有自卖,或者罪犯家眷被贬为奴的,要抢下来,也很是麻烦。
还有这些规定,岂不是让那些女子可以和他们来个肩并肩?
以后他李耀安怕不是还会提倡,女子为官吧?
毕竟女学都被搞起来了!
有些较为清廉的清官都觉得李耀安提出来的条例,太过分了。
自古以来,女子一旦嫁入夫家,就应该以丈夫为天,哪能给她们这些自由离婚的权利?
朝堂上吵得不行,这七条律法也就没有通过。
出宫的时候,吏部尚书韩建满脸嘲讽地和李耀安说:“你李耀安怕不应该在户部,而应该去刑部!”
李耀安回以微笑,没有回话。
韩建自觉没趣,就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李耀安对着他的背影眯了眯眼睛,而后又满脸笑容地回了户部。
户部尚书裴行之晚上回家,和自己老妻聊到李耀安提出的七条律法,语气中还有些不满。
黑暗中,躺在他身边的老妻却亮了眼睛道:“你怎的糊涂了?”
“人李大人提出的七条律法,哪一条不是为了百姓着想?”
“只要好好对自己家人,不要对朝廷隐瞒谎报,地方衙门也不要无所事事,那不就没事儿吗?”
“难道,这七条律法有多让人不能接受?”
“这不同意的人,心里才是有鬼呢!”
“而且,这些律法看起来是只帮助妻子孩子。”
“但有些势弱的男子或者老人,不也可以用这七条律法中的来保障自己吗?”
“我看你啊,还真是老糊涂了。”
听了自家老妻的话,裴行之突然觉得,李耀安这七条律法是应该的。
而这样的对话,也同样出现在了其他家,甚至还有人传了出去。
京城顿时热闹了不少,大家都在讨论这七条律法。
而在这些讨论中,松桃也融入其中,穿梭在京城各个地方。
第184章 铲除
在距离李耀安被埋伏的一个月后,大范围的清洗开始了。
大理寺、都察院的主事人由李耀安悄悄带人搜查了他们以及他们家眷的产业以及家宅。
在确认两位主事人都不存在可能是奸细叛徒的情况下,再由两位主事人和李耀安一起悄悄调查了他们的心腹。
等他们的心腹调查清楚了,由他们再继续一一调查下去。
一个月内,大理寺的监牢都装满了人。
京城内的风声又紧了起来,大理寺和都察院再怎么小心,也有人察觉出了不对。
但等他们想要将倭国相关的东西运出去的时候,才发现京城的大门已经出不去了。
与此同时,京城的王公大臣们也一一被查。
有些查出不法之事的,也去了监牢。
京城清理得差不多之后,都察院就派人出去清理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清理完毕,再由地方政府去清理当地的商户百姓。
一寸一寸,将倭人赶出大昭的土地。
因为要清理太多的嫌疑人,确认他们的罪行,大理寺实在忙不过来。
大理寺寺卿直接在朝堂上,请求了赵晏,调人支援。
说起调人的时候,眼睛一直看向还在主张自己七条律法的李耀安。
赵晏按了按太阳穴,朝大理寺寺卿点了点头。
也就是在今日,朝廷也终于通过了这七条律法。
韩建回到自己府里,气得摔碎了一个茶杯。
他的表情阴狠,咬牙切齿地挤出:“李耀安!”三个字。
若不是他一早就将倭国送的东西,埋在京郊的山上,他韩建怕不是要被一个小白脸儿拉下去!
结合松桃送回来的消息,李耀安审理起关在大理寺中的人,速度很快。
这些人难就难在,虽然家里有倭国的东西,他们有可能不知情。
李耀安可不想赵晏背上乱杀无辜的罪名,只好自己多用些心思。
但那些明面上暗地里帮着倭人在大昭的土地上,建倭学、品倭食、过倭节的,就直接等着清理完毕后,来个一刀切了。
李耀安忙碌,杨西宁也忙碌,她得在自己管的女学里加课!
告知学生们,倭国人曾经在大昭土地上犯下的罪行,也告知学生们,他们的目的。
家里的主子们都忙,丹青也不偷懒了。
开始想方设法让两人在家的时候,多喝水,多吃东西。
一天夜里,李耀安揉着手腕回到家里。
就看丹青和松桃站在暗处,让他过去。
最近记录卷宗,审案结案,感觉一直在写字。
这手腕的酸疼,手指上的茧子,都让人有些微不适。
李耀安打量了一下四周,见没有其他人,才快速走向丹青和松桃。
“大人,我找到知道线索的人了,但那些人不相信我,说若是你去,他们才信。”松桃低声禀报。
李耀安点点头,说:“你们等我一下,我去换身衣服。”
李耀安回到自己的房间,在书房写了一张纸条,给放在杨西宁的梳妆盒下层。
快速在衣柜里找了一身灰褐色的平民衣服穿上。
在怀里放了一把匕首,将头发上的玉簪换成灰褐色的布条固定住头发。
再换了一双破旧的布鞋,摸了一把花盆里的土,抹在脸上以及手上,这才跟丹青松桃从后门出去。
等走到南门跟着松桃转了七八个小巷子后,才终于见到了有线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