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42)+番外

作者: 唐轻寒 阅读记录

还有今天那些族学中的学子的反常。

自家这个弟弟,心理上真不像一个六岁的孩子。

但李耀明又觉得,若果自家弟弟没有什么心事的话,只是性格使然的话,也没必要紧张。

于是李耀明叫了李耀安进来,问道:“栓子,你心里有什么事情吗?”

王氏和李梁都有些紧张地盯着李耀安,不放过他任何一个表情。

李耀安直接回道:“没有啊。”

王氏和李梁有些不信,李耀明接着问道:“那怎么鲜少见你大笑呢?”

李耀安心里无奈,前世的习惯带过来了。

只能先说一个半真半假的理由:“我以前,情绪太过,就会难受。自己就会控制情绪,不让自己那么难受了。 ”

众人一听,立马就心疼了,连忙问现在还会不会因为情绪起伏太过而难受。

见到李耀安摇头,他们才放下心来。

王氏直说是族长太过小心了。

李梁就回王氏说是因为,族长太想族里能兴盛起来了。

等几人想起院子里的李莲华,打开堂屋门的时候,只见李莲华一双眼睛都盛满了委屈。

王氏只得赶忙去将李莲华抱起来。

看着李莲华那委屈样,看着烛光下的家人,李耀安突然笑出了声。

“哈哈哈!”

王氏、李梁和李耀明见李耀安笑出了声,也跟着笑了出来。

李莲华揉了揉自己的眼角,表示想哭。

睡觉的时候,李耀安吐出了一口长长的浊气,解开了心上的一道锁。

第49章 以诗文入绣

连续被童秀才逮着苦读了十多天,李耀明和李耀安终于得到了一天假,李耀光被迫继续。

晚上告诉王氏的时候,王氏就笑着让两兄弟明天一起去县城。

李耀明立马就答应了,说是想去望春堂看看。

一大早,家里的鸡已经朝着太阳的方向叫了起来。

王氏将鸡的早饭、午饭一起丢到了鸡笼里。

高声喊着几个孩子,速度快些。

李梁从茅厕出来,洗了把手,将要带去县城的东西背上。

李耀安几个,陆续从房间里出来。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出了门,门口李招娣已经等在那里了。

自从听了李耀安的话,天天跟着李莲华后,她就努力学了很多字了。千字文已经学完了,比李雪华和李槿华学得都快。

她尝到了好处,就天天跟着李莲华。

李莲华去县城铺子帮忙,她也去,甚至会积极打扫铺子,卖东西。

今天看到李耀安要跟着一起去县城,李招娣先是后退了一步,又连忙笑着跟李梁还有王氏打招呼。

李耀安没有管她,王氏回了几句,就没有多说了。

这时,李金宝哒哒跑了过来,拉住了李招娣的手道:“姐姐,你记得给我带个糖葫芦嘛。”

李金宝挂着鼻涕泡,手上不知道抓过什么有些黑,将李招娣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给弄脏了。

李招娣,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张帕子,给李金宝擤了鼻涕,好声好气地喊他回去,自己会给他带。

李金宝笑着撒手,说着最喜欢姐姐之类的话,跑开了。

李莲华和李耀安说,李招娣看着机灵自私,但分给她的吃食,偶尔也会给金宝带回去。

李耀安听了,也只是笑了笑。

对于李招娣而言,他是想看看这个倔强不服输的人会如何在古代生存的。

也是想给她提供一个有利些的环境,多帮助一个女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然后希望李莲华能在她身上学到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几人加快脚步往县城走,可惜其他几人都是走习惯了的。

李耀安走得直喘气,王氏赶紧给李耀安喝水顺气。

李梁将自己背着的东西交给了李耀明背着,自己弯下腰,将李耀安给背了起来。

李耀安趴在李梁的背上,嘴角微微勾起,微风吹来,带来一丝野花的清香。

到了县城李梁放下李耀安就快步去了孙氏牙行,说是今天有客户会来。

李耀明也挥手说,自己去去望春堂看看。

王氏带着剩下的人,开了铺门。

李耀安在王氏整理的时候,发现铺子里的成衣和布料、帕子等款式老旧。

虽然摆放之类的看出了些心思,但东西不行,生意就不行。

他娘王氏手艺那么好,却局限于衣服款式图案,着实有些浪费。

因为铺子会记账,准备了纸笔。

李耀安就径自拿了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王氏也没有多去注意,见自己小儿子写写画画,还叮嘱李莲华和李招娣不要去打扰李耀安。

很快,李耀安就画好了第一幅。

没有吃过猪肉,还是看过猪跑的。在现代,他可是看到过街上很多穿汉服的小姐姐。

那些衣服的样式和图案,有些他还是记得的。

要给咱家的铺子做个定位了,首先店名就要换个文雅的。

还有要区分开定制和成衣。

这样富人的钱能赚,穷人的钱也能赚。

李耀安将手里的图稿给了王氏和李莲华看,两人眼中纷纷透出惊喜。

王氏更是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做。

只见图稿上是一件婚服的样子,上面画着朵朵桃花,裙子的边角写着一些诗句。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李莲华疑惑地问李耀安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佳肴做成共饮酒,白头偕老永相爱。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李耀安摇头晃脑地说了一遍意思,直接被王氏拍了一下头道:“你个小孩子家家的,也不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