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79)+番外

作者: 唐轻寒 阅读记录

只要动作幅度大,一准儿打脸。

经过崔氏这么收拾,若是李耀安看了现在的杨西宁,铁定觉得这是杨西宁她双胞胎姐妹。

一点都想象不出,她剿匪的样子来。

杨西定的日子也不好过,回了京城,就不能随便出去打牙祭了。

成日里吃的饭都是清淡的,一点滋味都没有。

崔氏还盯着他跟请来的夫子读书,弄得他想离家出走!

有一天崔氏在杨西宁那边检查有没有什么武器的时候,看到了李耀安画的那张画。

杨西宁和杨西定回京城后,把这幅画给忘了。

现在被崔氏看到了,当即就没收了。

晚上还在自己的书房召见了兄妹两个。

杨西宁和杨西定两个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都在想今天有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

只能硬着头皮进了书房。

一进书房,就看见崔氏拿着一幅画。

杨西宁恍然大悟,连忙说:“阿娘,这是李耀安画的,画的我们两个和三叔。画得可好了,我本来打算回来就给三婶的,可惜我给忘了。”

崔氏疑惑:“李耀安?”

“就是三叔的朋友,云清书院周夫子推荐来帮忙的学子。”杨西宁笑着回了崔氏。

崔氏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们杨家也不知得罪了谁,让你们三叔这个武将去做文官。”

“每年都让人忧心不已,若不是找了个有些名望的举人帮衬你三叔,咱们杨家迟早会因为一些弯弯绕绕的被拉进浑水里。”

“这李耀安,能顶替你三叔那边的举人,倒是个能干的。”

“是啊,李耀安可聪明了。不管扔给他什么活,都干得很好!”杨西宁憨憨一笑,在自己有些害怕的亲娘面前,倒是敢说几句李耀安的好话。

崔氏皱了眉头道:“聪明又如何,他始终是云清书院的学子,也帮不到你三叔多久。”

“看来,我这里还是需要再给你三叔,找个得用的人。”

崔氏第二天就将画给了杨知府的媳妇王氏,毕竟这幅画不光有他儿女,还有杨奎。

若是崔氏留着,始终不好。

等到三月初的时候,崔氏终于找到了一个为人处世都让她满意的举人,让他带着她写的举荐信,去了永熙府。

第83章 李耀明回来了

王氏举荐的举人来了永熙府后,李耀安和他做了个交接。

获得了杨知府赠送的马,就是上次李耀安骑回去的那匹。

在杨知府不舍的挽留声中,李耀安于永熙府春耕后回了李家村。

家里的院子已经建好了,按照李耀安给的图纸建的。

面积是以前茅草房的三倍,李耀安终于不用和他哥李耀明共用一间房间了。

他有了自己的房间,但书房还是一家人共用。

书房里摆放了李耀安画的画,还有一些李梁搜集的书籍。

等李耀安回到家,狠狠享受了一把,新家的便捷。

改变最大的,就是有了洗浴间和男女分开的厕所。

厕所也不再是那种只放了两块木板的那种,天知道,作为一个曾经在现代生活过的人,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如厕!

在家里休整了两天,李耀安回了云清书院。

此时他已经是乙班中的一员,乙班是专门为准备考举人的人准备的。

等考了举人,有了举人功名,才能去甲班,准备考进士。

根本就不存在提前以秀才功名进入甲班的选项。

李耀安还是跟王朝还有李耀光一个宿舍,三个人没有什么生疏感。

李耀安在永熙府忙活期间,也经常收到他们两个的来信。

但内容总是围绕着云清书院,李耀光因为和李耀安是同族,偶尔也会说些族中的事情。

所以,李耀安知道,自己在云清书院因为女婴的那篇文章,小有名气。

也知道有人看不惯他。

李耀安回了云清书院后,开始拿出了备战高考的状态。

他的学习方法就是,做笔记,统计不知道的,找周夫子解惑。

周夫子现在都不抓他的音律学习,也不抓他的画画了。

他像是李耀安的老师一般,事无巨细地回复着李耀安的每一个问题。

李耀安想着拜他为师,结果在敬茶的时候,被周夫子给阻止了。

“我生来不喜为人拘束,脾气也不大好。初入官场,便得罪了权贵。”

“只得来云清书院,既能让自己获得自由,又能扶持你们这些幼苗。”

“希望你们能长成参天大树,报效大昭,护佑百姓,这样才不负我几十年的寒窗苦读。”

周夫子说这话时,右手背在身后,背对着李耀安。

在竹林飒飒声中,李耀安仿佛看到了一丝名士之风。

“耀安定不负周夫子,教导之恩!”李耀安深深行了一个礼。

自此,李耀安就更是缠着周夫子请教。

一天天的,很是充实。

早上洗漱吃了早餐,就练八段锦,再绕着宿舍跑几圈。

下午的时候,会去马场练习骑射和基本的搏斗。

毕竟若是以后为政一方,有可能是要剿匪的。

技多不压身,多学一些保命,还是要得的。

除了基本的吃饭洗漱等,李耀安就在读书、练武、请教周夫子。

王朝和李耀光认命地跟着卷,王朝在李耀安不在的时候长的肉,也在卷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端午佳节前两天,云清书院放假了。

众学子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毕竟这两个月李耀安回来后,学习氛围堪称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