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117)

大明有吗?

刘盈不知道。

先秦有很多纵横家,大汉有汉使,大唐有唐使。汉唐之后,还有没有能分裂敌人的外交家,他就不清楚了。

反正,他这个被俘虏的皇帝已经尽力,大明的诸位,剩下的交给你们了!

“系统,我现在做的事,会影响下一个副本吗?”

【不会。副本独立存在,没有后续发展。】

“没有也无所谓,我舒畅了就成。”

刘盈笑呵呵离开副本。

刷了这么多次副本,他终于笑出来了一次。

在刘盈努力通关副本的时候,刘邦搭建好了祭坛,要正式昭告天下,他起兵了。

像他这样已经起兵,才正式宣告自己起兵的人很少见。

不过起兵时还宣告一声自己起兵的人已经很少见了,秦末的造反大舞台就是一个大大的草台子,没人在意这些细节。

刘邦还挺在意的。

他们换上最好的衣服,先祭祀华夏的始祖黄帝,又祭祀主管兵事的蚩尤。

毛亨和浮丘主持了这场祭祀。

儒家脱胎于周朝主管祭祀的官员,祭祀是儒家的老本行。

两位大儒将祭祀流程执行得一丝不苟,看得刘邦的一干兄弟都神色肃穆,大气都不敢出。

烟雾袅袅,上接云层。

好像祭坛真的沟通了一条天人之路,让先贤能够俯视这群胆敢反抗帝王的泥腿子。

刘邦心情不由沉重,好像有什么重担压在了他的心上。

他亲自斩杀了牲畜,将血液涂抹在战鼓和旗帜上。

《左传》曰:“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

后世评价刘邦起事,虽未称王,但“纯乎帝王,无一毫草泽气”。

祭祀之后,刘邦派兵卒联络附近的起义军首领。

至此,虽然已经把沛县令的职位给了雍齿,仍旧被人尊称为沛公的刘邦,终于正式出现在了秦末所有逐鹿者的桌案上。

刘邦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蒙毅的桌案上。

蒙毅回到朝堂,得到了胡亥的热烈欢迎。

但欢迎归欢迎,蒙毅向赵高夺权的行动却步履维艰。

赵高奉承胡亥,无所不用其极;蒙毅即使想要助纣为虐,也难以突破道德底线。

赵高能让胡亥用奴隶玩活体解剖;蒙毅即使可以为了取悦胡亥杀几个奴隶,但自己上手或者让胡亥上手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有了赵高提高胡亥的阈值,蒙毅在胡亥那里的宠爱程度直线下降。

幸亏他之前在胡亥心中留下了“帝王制衡”的种子,胡亥被赵高捧得开心,但也知道赵高需要其他大臣来制衡。

只要蒙毅不规劝胡亥停下徭役和享乐,胡亥暂时没有听信赵高谗言,杀掉蒙毅的打算。

赵高见胡亥暂时没有动蒙毅的想法,便想了另一个阴招。

他将平定叛乱之事悉数交给了蒙毅,并派人急召蒙恬带着百越兵团回来平叛。

但他又自己负责平叛将士所需要的钱粮发放,给百越军团的诏书中也没提赏赐。

赵高琢磨,有自己卡着钱粮,又让去百越兵团宣召的人态度差一点,蒙毅的工作一定不会顺利。

等叛乱的时间拖长一点,赵高就上奏胡亥,说蒙恬在百越不回来,恐有自立之心。蒙毅一直不能平定叛乱,一定是养寇为重,想要和蒙恬里应外合。

他就不信了,这样还扳不倒蒙毅。

蒙毅在已经知道赵高在和他政斗的前提下,很容易就看出赵高的小心思。

但他看出也没有用。

胡亥站在赵高这一边,除非他能换一个皇帝,否则只能被赵高卡住要害。

蒙毅一边暗地里积攒力量逼宫,一边艰难做出应对。

蒙恬那边很好办,他只要自己派出使臣,告知蒙恬真相即可。

钱粮那里也勉强有解决的方法。秦国在各地都有粮仓,秦军取用这些粮仓中的粮食时无需经由朝廷调配。

他又命令秦军就地取粮。特别是已经叛乱的原六国地区,既然黔首支持民贼,那么黔首也该为背叛大秦付出代价。

秦军自开始争霸起,因以斩首为军功,便以残暴著名。

只据有史可考的记载,自秦献公起,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秦朝斩首逾一百六十万。

秦始皇统一天下时,虽然打出了“义兵”的旗帜,考虑到了与六国仇恨太大,统一后不好管理六国的旧地盘。但秦国的军功制如此,一旦战事激烈,就难以避免屠杀。

在灭魏和灭赵时,秦军分别斩首三万和十万。

秦军的残暴在六国人心中留下了仇恨的种子,秦始皇又未休养生息,仇恨的种子发芽长大,终于在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基时开花结果。

但蒙毅相信,仇恨也是恐惧。

只要秦军拿出当年扫灭六国那所向披靡的势头,软弱的黔首们自会重新匍匐在地上。

秦国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虽然蒙毅没有在秦国开疆扩土中上战场,但他的祖父蒙骜曾夺取韩国、赵国、魏国近百座城池,父亲蒙武曾随王翦灭楚。家学渊源,让他对秦军深有信心,对黔首对秦国的恐惧也深有信心。

“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那些草莽自会土崩瓦解。”蒙毅为章邯送行时道。

章邯也是如此相信。

在送别章邯后,蒙毅从最新的军报中看到了刘邦的名字。

他脑海里出现了刘邦和刘盈的模样。

那个戴着竹冠,愿意为黔首推磨的刘邦,和他手捧麦饭,期望他向君上进谏的儿子刘盈,居然也谋反了?

蒙毅摇了摇头,苦笑。

上一篇: 沈医生他不对劲 下一篇: 凤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