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179)

事情是这样的。

秦二世虽然对赵高偏宠偏信,但他牢记蒙毅说的话,不能让赵高独揽大权,需要制衡。

蒙毅就是他用来制衡赵高的人。

赵高仍旧搞了个指鹿为马,被蒙毅骂得狗血淋头,瞬间破防。

破防的赵高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兵马,发现自己已经可以逼宫夺位。

他也是嬴姓,虽然是赵王那一支的嬴姓,但八百年前和秦王是一个祖宗,四舍五入,怎么就不算大秦宗室了?

这秦皇之位,自己也坐得。

于是赵高让女婿带兵入宫把秦二世杀了,又去杀蒙毅。

蒙毅却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经带着家丁出城,领着明面上已经病逝的公子高杀了回来。

秦二世以其余兄弟为人质,逼迫公子扶苏自尽殉葬后,就将其他兄弟贬为庶人,全部流放。

流放后,秦二世还是不放心,便派人去追杀这些兄弟。

在蒙毅的操作下,除了一些体弱的人,被流放的秦公子大多找了替死鬼。在秦二世眼中,这些人都是病逝或者被杀了。

蒙毅早就想过,要不要给大秦换一个皇帝。

只是秦二世刚登基第二年,天下就大乱,他不敢在咸阳掀起内乱。

陈胜吴广都打进关了,若咸阳生乱,王翦在世都救不了大秦。

但得知赵高有反意后,蒙毅就不得不动手了。

如果是秦始皇,他和赵高没有一个人能动手。兵权在皇帝手中,他们连带甲的家丁都没有。

现在,不仅赵高和蒙毅能拉出千余人对冲,其余秦臣家中谁没有几百甲士?

蒙毅虽然赢了赵高,但心里十分苍凉。

王离和章邯还在南边,刘邦已经快打入关中,此刻咸阳内乱,谁输谁赢,都等于大秦回天乏术。

诸位秦公子都知道这一点,所以除了年轻的公子高,无人回来。

他们会隐姓埋名,远遁避祸。谁愿意当这个亡国之君?

“本来应是我殉葬,扶苏兄长替了我。”公子高回来时如此道,“那我就要替他守好大秦,哪怕只能守几日。”

蒙毅跪在公子高……不,跪在秦三世面前,直呼自己对不起君上。

他不该让君上回来,不该啊。

秦三世嬴高只笑了笑,披甲领军,前往霸上,约刘邦决一死战。

他的兵卒很少,远不是刘邦的对手。

刘邦却暂时安营扎寨,同意秦三世的约战。

刘邦不是贵族,但此刻,他愿意以春秋那老掉牙的贵族传统,给秦三世一个体面的退场。

“此战之后,朕只求将军一件事。”秦三世向刘邦作揖,“朕……我秦皇一脉,愧秦人良多。请将军不要行屠城之事。”

刘邦挠了挠头,把秦三世扶起来:“我做不来屠城之事。要是我敢屠城,我家小祖宗肯定笑我无能,我可禁不住他念。对吧,竖子刘盈?”

刘盈抱着手臂昂首:“叫乃公作甚?”

刘邦指着刘盈道:“这就是我家竖子。我以他发誓,绝对不屠城。”

秦三世低头看向刘盈。

刘盈对秦三世回了个十分精神的笑容。

秦三世笑了笑,点头:“我相信你们。沛公入秦后,所到之处从无劫掠,是忠厚长者。”

于是秦三世驾车离去。

蒙毅也离去。

离去之前,他看向刘邦和刘盈,默默无言。

刘邦和刘盈也认出了他。

父子二人用眼神交流。

看,当日那人果然是蒙毅!

啊?难道另一人真的是秦始皇?他那么无聊,居然还给你这个竖子买吃的?

刘邦大为震惊。

之后,刘邦和刘盈父子冲阵,斩杀秦三世。大秦百官在蒙毅的带领下投降,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

与此同时,项籍……项羽之名也响彻诸侯。

世上再无敢呼喊“项籍”之人,项籍便只是项羽了。

第58章 明君昏君对照组

在刘邦西进灭秦时, 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即主将,项羽、范增为副将,援救项梁。

虽项羽和范增都为副将, 但范增为项梁家臣, 事事以项羽命令为主, 所以在军中的实际地位, 项羽为次将, 范增为末将。

楚怀王虽为项梁拥立, 但并不甘心成为项梁的附庸。

项梁大概也真的对楚国很有感情, 给了楚怀王许多便利。楚怀王身边有许多为他出谋划策的楚国旧贵后裔。

项梁被围困, 楚怀王积极地营救项梁,也趁机拿到了更大的权力。

他以项羽经验不足为借口, 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分走了项家部分兵权;又给陈胜的继任者吕臣升官, 连吕臣的父亲吕青也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即相国,作为交换, 收走了吕臣的兵权。

从此, 楚怀王有了可调动的军队。

其余投奔楚怀王的将领,如英布等人, 其麾下兵将都有部分调动。这些人都表示出臣服楚怀王的态度,服从楚怀王的指挥。

楚怀王借救援项梁一事, 展现出他并非无能昏庸, 不是一个傀儡诸侯王的形象。

所有投奔楚怀王的将领,唯独武安侯刘邦麾下军队丝毫未动。

楚怀王让刘邦自将其兵,除了给刘邦提供了部分粮草、军备支援, 他还正式确定了刘邦对砀郡和部分泗水郡的统治地位,对刘邦拉拢之意溢于言表。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刘邦定是楚怀王在灭秦之后,所分封的第一个诸侯王。

楚怀王的手段不能说不高明。

即使项梁被救回来,项家也不复以往对诸侯的统治地位。

而楚怀王对救项梁也非常积极。

项梁对楚怀王有拥立之功。楚怀王为了大义名声,就需要对项梁有救命之恩。

上一篇: 沈医生他不对劲 下一篇: 凤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