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475)

“待匈奴不再阻拦道路,小王会亲自向大汉的皇帝朝拜,到时一定能大饱口福。”大月氏国王试探道。

刘盈颔首:“若你的目的只是匈奴不阻路,待寡人走完了西域这段路,返回长安时,你可与寡人一同返回长安。”

大月氏国王惊讶:“匈奴难道已经俯首?”

刘盈微笑:“他不会俯首,也不敢把脑袋仰得太高。”

大月氏国王看着大汉太子脸上毫不掩饰的对匈奴的轻蔑,终于彻底信了冒顿单于的脑袋乃是大汉太子亲自砍掉。

他言语中略带了一丝急切:“太子若想覆灭匈奴,小王定为太子鞍前马后!”

刘盈坐在现造的太师椅上,示意大月氏国王坐在旁边的凳子上。

“中原人可能不知道中原之外有多广阔,大月氏的国王不会不知道。就像是匈奴无法彻底覆灭你们,大汉也无法彻底覆灭匈奴。”刘盈随手拿起手边的石头,丢向河流,就像是撒了一堆饵食时。

这时候他撒鱼饵会更有逼格,但带来的粮食要省着用,可怜的鱼儿被石头砸就够了。

大月氏国王若有所思。

刘盈又打量大月氏国王的神情,对这位在史书中一笔带过的小国王的评价,终于提高到“可用”的程度。

大月氏国王很清醒,不是会故意找匈奴死磕的人。那他的战死,大概是为了掩护大月氏国民西逃,断后战死了。

老上单于谨慎,只要杀了大月氏的过往,就不会追杀逃走的大月氏部族。

唉,游牧民族就是这点麻烦,很难斩草除根。

我中原王朝杀了那么多单于可汗,什么匈奴突厥蒙古不还是轻轻松松卷土重来?不过是换个部落老大当整个草原的老大罢了。

草原贵族和中原王朝,注定要缠缠绵绵到一块儿共赴黄泉,真是太浪漫了。

大月氏国王叹息道:“小王明白。小王可为大汉边塞防线!”

刘盈心道,赶走了匈奴,扶持一个大月氏,难道大月氏不会成为第二个匈奴?现在大月氏没有野心,只是因为你们弱。

再者,大月氏太弱了,扶植也不可能打赢匈奴。

刘盈又往河流里撒了一把小石头:“不用,你们好好守住现在这块地。大汉即将与西域通商,你们依托大汉,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至于边塞,只要匈奴多分几块,他们自会老实。”

多分几块?怎么分?大月氏国王眼皮子直跳。

他明白大汉不会支持大月氏占领匈奴的地——其实他本来就不抱希望,只是随口一说。

大汉凭什么信任大月氏?他自己也是国王,能猜到大汉皇帝的想法。

但大汉太子的话还是让他过于惊恐。

多分几块,和分尸似的,不愧是擅长战场厮杀的大汉战神太子。

大月氏国王不敢细想,别别扭扭学着中原人拱手道:“一切依照太子的命令。”

刘盈看着大月氏国王谄媚的太子,心头直乐。

史书中战死的勇武国王,现在真像个软弱的谄媚小人。

不错不错,是个聪明人。

“此行之前,父皇已经写下诏书,封国王为大汉的诸侯王。”这时候有没有父皇的称谓,刘盈才不管呢。他只是认为现在称呼阿父为父皇,会吓到人。

大月氏国王听到“父皇”这个称谓,果然对大汉皇帝刘邦多了几分敬畏。

这称呼一听就很厉害!

他丝毫不顾脸面地跪下道:“谢大汉皇帝……谢陛下宏恩!”

刘盈从怀里拿出现写的诏书,递给大月氏国王:“先把诏书给你,等寡人到了大月氏,寡人会在诏封典礼上将王印赐予你。你随寡人回长安,父皇会亲自再诏封你一次。长安也会给你留下府邸。待你自觉年老,将重任交于子嗣时,若想享受平安富贵,可来长安养老。长安的气候,怎么也比西域温和些。”

现在刘盈没给大月氏国王王印,是因为诏书好写,印还没刻。

大月氏国王接过诏书,心情复杂。

到长安养老?是当质子吗?

不对,自己都卸下重任了,哪能当什么质子?自己是儿子的质子?太荒唐了。

再说了,没死的王,怎么会卸任?

不过大汉太子的话是表示对他的亲近,赐予他的府邸可以让大月氏的使臣居住,还是很划算的。

至于说什么感激,大月氏国王脸上表现得再谄媚,心里都不可能对大汉的皇帝和太子真的有什么君臣感情。

大月氏虽已经退到沙漠另一头,匈奴仍旧对大月氏虎视眈眈,想把大月氏赶到更远的地方。

大月氏国王只是希望借大汉这头老虎的威势,来让国民有喘息的机会。

此时刘盈也知道。

他们共同演了一出“你信我信”的戏,好像已经结识许久,早就私下定好了国与国的大事,所以这诏封诸侯王的行为才如此轻描淡写。

诏书给了大月氏国王后,刘盈说起了正事。

他记得史书中对此时大汉西域诸国的介绍,但汉武帝时期的西域诸国,与现在的西域诸国地理位置和环境可能差别不大,□□势却肯定有差别。

大月氏国王从河套平原迁徙到真正的西域,和西域诸国有过不少战争,肯定对西域诸国颇为了解。

刘盈此番出行虽没带多少人,但大月氏国王只要出钱出粮,他帮大月氏打下一片能立足的国土还是轻而易举。

刘邦以为河套平原的尽头,就是刘盈此行的终点。

大汉君臣都是这么认为。

死亡沙漠对如今的大汉而言,就是一片完完全全的神秘之地。虽然他们从西域商人那里听说过死亡沙漠和死亡沙漠那头的故事,但没有亲自踏足过的土地,都是神秘之地。

上一篇: 沈医生他不对劲 下一篇: 凤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