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524)

这时没人会阻止乱民出城。

刘盈离开长安城时,回头深深看了长安城一眼。

他亲眼看着长安城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看着长安城一户又一户人家安居乐业。

虽然这不是他的长安城,但他曾想过,能不能在最开始扭转一些悲剧,不让这座他寄予了深厚感情的城池被毁掉。

刘盈收回了视线,继续往荒野奔去。

经历了多次汉末乱世,他已经明白,什么是有心无力。

无论是长安,还是已经面目全非的沛丰。

沛丰都在徐州,在那多次被屠的四战之地。

乱世人命如草芥。和秦末乱世不同,秦末乱世揭竿而起的是他的父亲刘邦,做抉择的也是刘邦。刘盈只需要选自己喜欢的事做。

破城,杀人,抢掠……所有深藏在仁厚名声下的暴虐之事,都是刘邦做决定,和继承人刘盈没关系。

他不需要做选择,不需要承担责任。

“所以,我才不想当皇帝啊。”

刘盈自言自语。

他这么聪明,早就知道这件事。

就算他不想知道,在副本中当皇帝的时候,特别是当隋炀帝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若阿父不当皇帝了,自己担子真的就重了。

他要接受许多选择,选择了多少,就放弃了多少。

放弃什么?当然是人命。

“喂,我要投黄巾去,你们真的要跟着我?”

找了个地方下马,刘盈对身后的人道。

他身后的人面面相觑。

刘盈静静地等他们做决定。

他的脸已经被烟熏黑,哪怕是伺候他的宫人,也不会认出这个人就是痴傻的小皇帝。

很快,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留下。

留下的人问道:“你可知去哪里投奔吗?”

刘盈笑道:“我要投奔的可不是普通的黄巾军,我要去汉中,找张鲁。”

宫人不知道谁是张鲁,但他们知道刘盈有确切的目的地就够了。

因为他们没有目的地。

刘盈带着他们,踏上了去汉中的路。

系统在辅助功能上做得很好,有详细的地图和“NPC”分布,就像是刘盈当明堡宗的时候御驾亲征时一样。

外挂在手,即使还不太适应这个身体,刘盈也很快成了这群人真正的老大哥。

他还收留了一些青壮难民,敲诈了不少富户,甚至攻入县衙,抢了兵器和粮草。

虽然刘盈还留有一丝道德底线,但这点底线,也足以让许多无辜的人在他手中丧命了。

就像是他夺丰邑时,虽然他自己只杀了一个秦吏,但韩信等人要占领整个丰邑,杀的人可不少。

谁好谁坏,谁忠谁奸,乱世逐鹿,谁会分得清?

只是身为大汉皇帝,却袭杀至少口号上还是喊着为了大汉的县官县吏……刘盈清点了战利品,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县城。

每当打赢一场仗,他都会回头一次。

“老大,不留在这里吗?”有人依依不舍。

刘盈笑道:“就我们这点人,还不够剿匪的人塞牙缝。”

有人问道:“老大这么厉害,为何不投奔一方诸侯?”

刘盈好奇地看着面前的人。

居然能说出“诸侯”,这个人看来读过书啊。

“因为我们出身太低,诸侯不会重用我们,顶多把我们当消耗品。”刘盈继续笑道,“我们得去找不在意我们出身的人。不过如果你们想要投靠谁,和我说一声,我赠你们马匹和兵器,送你们离开。”

又有人意动,有人离开,而一些人则继续坚定不移地跟随刘盈。

当初跟随刘盈离开的宫人,除了战死的,都留在刘盈身边。

他们似乎知道了什么,但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刘盈的脸已经洗干净了很多次,他们也应该知道了。

刘盈很好奇,这群人为何不去找诸侯告密。

后来,他听闻公卿拥立了新的皇帝,便明白了。

就算知道了他的身份和动向,公卿也会当作不知道。

“汉献帝”这个身份,已经是别人的了。

“秘密”没有了价值,宫人又见过了自己的忍辱负重,见过了自己如何从傀儡皇帝变成一方贼老大,或许认可自己的本事,将自己当作归宿了吧。

刘盈什么都没问,跟随他的宫人也什么都没说。

他们只是像普通的主从,终于来到了汉中。

刘盈口中的张鲁,并不是黄巾军,而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之一。

只是他懒得和人解释五斗米教和太平道的区别,便笼统这么说了。

张鲁原本不是民贼。

张鲁是益州牧、大汉宗室刘焉的属下,受刘焉之命杀汉中太守苏固,截断入蜀通道,袭杀朝廷使者。

刘焉借口“米贼拦路”,正大光明和朝廷断了联系,开开心心据守益州,偏安一隅。

可惜刘焉胸无大志,也就会这点小伎俩了。

他一死,张鲁就不听命令,成了汉中实际拥有者,直到投降曹操。

刘盈到来的时候,正好是张鲁领刘焉之命,杀汉中太守苏固的时候。

这是刘盈来汉中之前一年的事。

刘焉派来的人除了张鲁,还有张修。此时张修才是五斗米教的领导者,张鲁位于张修之下。

刘盈却没有投奔张修,而是投奔看似很低调,并对张修很忠心的张鲁。

他投奔张鲁的借口是,自己乃是张氏族人,前来投奔族兄。

刘盈还带来了族谱,以证明自己确实是身在长安的张家族人。

张鲁自称留侯张良的后人,但他其实没有族谱,也只是随口说说。要等几年后,他杀了张修,成为五斗米教新的教主,才开始给自己写族谱。

上一篇: 沈医生他不对劲 下一篇: 凤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