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回同人)德拉科今天也在当咒术师吗(35)+番外
喝了复方汤剂的其他人。
“我当然是。”德拉科打断,可面色肉眼可见并不太好,一看就是因为刚刚哈利所说的话倍感震惊。
“最近需要处理一些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作为食死徒,怎么敢跟救世主称兄道弟?”
远远望见从哈利身后走来的金妮·韦斯莱,心中有些惊异,但仍了然。或许现在该叫金妮·波特才对?
没想到波特居然会跟韦斯莱家的在一起...而且他对自己的态度居然好的不得了。
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哪一步出了问题?
“真没想到你居然会跟韦斯莱家的红发小女儿在一起。”
“我也没想到你会跟亚洲男人在一起。”
他们就这么对视数秒,最终还是哈利率先移开视线,“没什么,祝你们幸福。”
“...你也是。”德拉科略显僵硬地轻拍了拍哈利的肩膀。
他对哈利·波特的印象算不上好...可经过几个月的沉淀,如今倒也算不上坏。
可能因为他太耀眼了,所以德拉科自见他第二眼起就并不喜欢他。自大、自以为是、自认为自己多么勇敢而又善良的人。
...不得不承认,他同时也拥有着...自己从未够到边的勇气。
鲁莽的家伙。
“现在不是想这些有的没的的时候。”德拉科长舒一口气,将神拉回来,“我不想用尖酸刻薄的话描述他。我只能说他蠢得让我勾不起讨厌他的兴趣。”
五条悟侧眸看着这样的德拉科,没将这个话题再继续下去。
“我更想知道他为什么说你算是参与过大战?十年前...按理说你应该不会出现在那个时候才对。”
德拉科耸耸肩。
他居然会对此毫不在意——就连自己都没料到。
在回过神来之后对于这件事意外的平静,他只是用「今天天气真不错」的语气回答:“可能跟我之前穿越回去见你一样...吧,我猜。”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德拉科叹了口气,突然不想说话,“回去吧。”
“哎——?!你大老远过来就这么...就这么结束了?还没去魔法学校呢?”
“下次再来。”
“下次?!”
“连环失踪案比较重要一些...”
“你看着我的眼睛再说一遍!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德拉科心虚地移开视线。
“...啧。请你去咖啡店吃甜的。我改主意了,我现在来霍格沃茨也没什么用。
——毕竟,该来的总会来的。”
第33章 因为你是你
第二天,晚上九点。
**咖啡店。
“你说,咒灵能够诱导人杀人、抢劫?”
德拉科咬了一口苹果派,以怀疑的眼神看向已经吃完五个巴腾堡蛋糕并点评其「跟大福比还是逊色一些啊」的五条悟。
“咒灵本身就是因人们负面情绪而诞生出的生命体。它自己能杀人、放火,自然也能教唆其他有负面情绪的人杀人。”五条悟倾身拿过德拉科的苹果派咬了一口,若无其事地评价:“这个不行啊,不甜。”
德拉科对此甚至已经习以为常。
“既然凶手已经找到,那么直接杀死它...和它操纵着的那个人不就行了。”
“哎——没经验。”五条悟伸出一根手指来回晃。
“杀人犯法。这就是这种任务不好完成的原因。你现在知道高层那群烂橘子为什么指定你了吧?不仅是因为这是你故乡,更是因为难度系数五颗星。就连我都要耗费两天才能完成。”
“——当然,其中四十五个小时在路上。”
“...三个小时完成任务?”
“怎么,不信我?”
德拉科点头后面露难色着摇头,“那么就假设我相信你?”
五条悟不满足于他的态度,但还是撇撇嘴:“你知道我的外号是什么吗?”
德拉科配合地说了句不知道。
“最强咒术师。”
“...这不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吗?三小时能完成任务的事情除了你以外没有别人了吧?”
“我的意思是,你要和我一起——成为最强。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以行动打他们的脸。把烂橘子踩在脚下,让它们「扎拉」的一下。让他们以后不派这种任务单独给你。”
德拉科归根结底仍旧不认为某个地方的高层会刻意针对一个底层的、对他们没有威胁的学生。从哪里讲,这都不合理。
“可为什么会是我?”
五条悟的表情分明没有变化,可德拉科从他的嘴角处看出欲言又止。就像在面颊前忽然停住的一缕风。
“你一生受过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德拉科沉默半晌,自嘲般轻笑,“不到三个月前,父亲入狱,我没钱了,还被一群人不人鬼不鬼的指定要求去杀我们学校的校长。”
五条悟低头咬住吸管,他那双眸被墨镜挡的彻底。
“——因为你成为了你自己。”
“哈?什么?”
这人又在说什么没头没脑的话。
“我是说,因为你和我一样,成为了有灵魂与思想的个体。”五条悟语速缓慢,甚至带上了些德拉科读不懂的意思。
“上面那群烂橘子们总想着控制别人。让所有咒术师都成为他们的傀儡,听他们的话、做他们要做的事,给他们带来无尽利益——就像个别禅院家和加茂家里的孩子。”
“就连我也不例外。那群腐朽到顽固的家伙们...可别忘了我可是五条悟,那个轰动全咒术界的六眼。我六岁的时候就能从容不迫地应对随时可能会到来的杀手和诅咒师,七岁的时候能分辨出我所吃的每一份食物里是否添加毒品或其他药物,八岁的时候已经能做到以一敌五个赏金猎人,九岁...算了。顺便一提,我的十二岁生日是和炸弹、匕首、数不清的毒药一起过的。总之,如今...我的悬赏价格每一天仍在飞速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