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又被非人类缠上了[快穿](59)

作者: 苏九吾 阅读记录

迟钝得可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

寒冷的天气也逐渐转暖。

只是许家院子里的纸扎人却一天比一天要多。

谢司宁曾懵懵懂懂地问许温森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人人,许温森温润的面容被屋檐下的阴影遮住,他温柔地对谢司宁说:“有人要的。哥哥要努力赚钱,给我们小宁攒学费。”

谢司宁想不通到底是谁要这么多的纸扎人,毕竟他从未见过有人来到许家。

可许温森却岔开了话题,问他上了学,想要什么样的书包。

“要……”谢司宁慢吞吞地说,“像、哥哥一样,好看的……”

许温森笑着:“是吗?”

谢司宁轻轻“嗯”了一声,怕许温森不信,还点了点头。

小小的小孩做这个动作可爱得不行。

许温森手有些痒,不由自主地揉上谢司宁的脑袋,“小宁真乖。”

谢司宁眯着眼睛,边享受,边在心底和8806悄悄说:【我感觉反派把我当成小猫在养了,不然怎么会天天揉我的头发。】

8806:【会脱发。】

谢司宁:【?】我不信。

许是变成了幼崽,谢司宁连行为都变得有些幼稚。

为了身体力行的证明自己不相信8806的话,他抱着许温森的手,踮起脚,使劲儿地用脑袋蹭蹭青年的掌心。

8806:【……】

等停下动作时,谢司宁原本看上去软乎乎的头发炸成一团,看上去像是一只顶着小海胆发型的糯米团子。

脑袋还晕乎乎的,谢司宁脚步踉踉跄跄地扑到许温森怀中。

“好……晕……”

许温森轻笑着。

阳光落在院子里,明明周围围满了苍白的纸人,但温馨感还是无孔不入。

【反派黑化值-10,黑化值:63。】

这些天在谢司宁的努力下,许温森的黑化值加加减减,最终维持在了六十三上。

而许温森口中曾说得“有人要”,这句话在盛夏七月末有了答案。

彼时的谢司宁正拿着一小块西瓜慢吞吞地朝嘴巴里放。

鲜甜的西瓜在切开之前在井水里冰过,吃到口中又甜又凉爽,让他不由眯起眼睛。

连屋外吵闹的蝉鸣都不觉得吵闹了。

也在这时。

一伙人匆匆忙忙地在院子外喊着什么,谢司宁见许温森起身出去,过了一小会儿,青年又回来把坐在堂屋里认真吃着西瓜的谢司宁抱了起来。

谢司宁窝在许温森的怀里,看着一行人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每个人进来都会在一名老人的指挥下,抱起一个纸扎人。

不过片刻,整个院子就一扫而光。

原本密密麻麻靠在墙边的纸扎人如今都在院子外的车上,谢司宁不明白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抬着头去看。

许温森像是怕家里突然多了这么的多人,他会害怕般,从始至终都抱着他站在屋檐下,甚至用手轻轻拍着他的脊背,温柔安抚。

人来了又走。

谢司宁仰起头,看着和他穿着同款短袖的许温森,想了想,喊道:“哥哥……人,走了。”

许温森知道谢司宁口中的“人”,指的是纸人,问:“小宁开心吗?”

毕竟往日,院子里堆满的那些纸扎人,每到晚上,都会围在他们窗前不动,直到第二天天亮。

谢司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尤其是他知道许温森的初始黑化值快要破百。

那些被人搬走的纸扎人,会被送往哪里?

谢司宁的这个疑问,在第二天得到了答案。

傍晚,搬着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的谢司宁遇到了刚从镇上回来的杨婶。

几天不见,杨婶脸上不再是以往爽朗的笑容,眼睛红肿得吓人,手上系着白布,见到坐在门口的谢司宁,她强撑着打了个招呼,“是小宁啊。”

谢司宁反应迟钝的这点毛病许是因为从小营养不良,这些时日在许温森地喂养下,已经好了许多,在杨婶话落后的几秒钟,谢司宁软声喊了一句“杨婶”。

“诶。”杨婶应了一声,从手边的篮子里拿了一颗糖递给谢司宁,“你哥哥呢?”

谢司宁接了过来,抬起头:“哥哥,在家。”

杨婶说了一句“小宁乖”,便提着篮子朝院子里走去。

谢司宁从板凳上起来,也跟着朝里走,他人小,步子也小,等到了的时候,就见杨婶坐在堂屋里,脸上撑起一抹难看的笑容问:“小许啊,你家的纸人,还有吗?”

许温森坐在椅子上,手里的竹片刚刚放下,听闻杨婶的话,他抬起头,“昨天村长带着一群人过来全拿走了。”

杨婶听到后脸色更加难看了,她带着一丝焦急地说:“那、那还有吗?小许,算杨婶求求你,我就小文那一个闺女啊……”她脸上全是泪。

谢司宁站在堂屋外的走廊上,呆呆地看着一丝晚霞照进去的屋内。

第34章 哥哥5 “是哥哥不好。”

经过大半年的摸索。

谢司宁对于村子里的人知道了大半, 其中杨婶家的小文姐更是见了不少面,偶尔在村子其他人口中,也能听到小文姐的动向。

杨婶家总共三个孩子, 小文姐排行老大, 下面有两个弟弟。

出生在沈村这么个贫困的山村里,小文姐的学习成绩很好,甚至考上了县里的初中, 如今高中也在县城最好的一所中学里。

杨婶一家对于小文姐向来是有求必应,没有半点村子里其他人家的重男轻女, 杨婶偶尔和别人提起小文姐,脸上也是笑容居多, 如今,眼睛却肿得不成样子,一看就是哭过很久。

谢司宁想到前些天背着书包, 说要回学校补课的小文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但心脏还是不由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