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伊始(29)完結
“哦。”五姨奶奶笑得温和,“原来这么大了。来来,过来让我瞧瞧模样。“
卢玖儿应声,缓缓走近主座,在距三步开外处停下。微微抬首间,只见稳坐中央的女子身着华衣锦服,头戴金钗珠饰,样貌娇美眉眼张扬。她旁边的戚博文被换上了一身光鲜明丽的冠服,正端危坐着,像个小大人般,倒如往常见的感觉不同。他见到玖儿眸子转过来,他身体不偏不动,但眼珠子亮晶晶的,还偷偷地朝她扬唇咧齿。
卢玖儿马上低了头首,顺眉弯唇,眼睛朝着前面的一个点看,以免冲撞了主人家。
“长得倒清秀水灵,难得的是文静乖巧。”
旁边离五姨奶奶最近的婢女掩唇笑了,插嘴道:“刚才听小少爷的说话,觉得该是个十分聪明伶俐的孩子,怎么现在一瞧,倒有点像她爹了。”
这话一落下,只听得几声“噗哧”的忍笑声。五姨奶奶笑弯了眉,指着那婢女骂道:“你们看莲紫说的,人家的闺女长得不像爹娘,那能像话吗?真是皮痒了找打!”
那唤莲紫的婢女自是连连讨饶,笑过后便揭过不说了。
五姨奶奶转向玖儿,重新拾起话头:“刚才听小少爷说起你们数天前遇险落崖,明明该是惊险的变故,他却是兴高采烈地提起,反倒让我越听越糊涂了。玖儿你好好说上一说,当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
卢玖儿应是,心里边赞老爹的神机妙算,边迅速在脑里梳理好准备的说辞,放软了声音,状似回想地慢慢道了出来。还又赞叹又惭愧地说道:“少爷处变不惊,思维敏捷。那时候他还提议藉着崖上的粗藤爬下。事后经验丰富的老柴夫也说此计利于求生,不过当时就是玖儿胆子小,才拖累了少爷陪在崖上等候救援。”
一番话听得五姨奶奶搂着戚博文,又是心痛又喜爱地唤了几遍“我的儿哪”“心肝唉”,让怀里的小少爷红着脸享受着娘亲的温软拥抱。
卢玖儿毕竟是小孩的身躯,时间长了多少是承受不了的。她心下嘀咕着,罚站可是件体力活儿呀,比农忙时干活还累人。又加上说了一大堆话,越来越觉得口干舌躁,头重脚轻起来。也估摸不到主人家还想“闲聊”多久,她捻量了一下,用低声却又能令人听清的声音说道:“阿母,玖儿急,想上茅房……”
黄氏连忙告罪,带着玖儿跟引路的妈妈往外面寻茅房解手而去。卢玖儿跟在后头,临离开花厅时,还隐约闻得五姨奶奶问卢永洪的话:
“你家玖儿,似乎还念过学?……”
第23章 八 内宅的五姨奶奶(下)
好不容易出了来,玖儿哪里还想回去?慢慢地上完茅房,哄着黄氏跟院子里的人讨了茶水,缓缓地饮,缓缓的歇脚。黄氏见她这样子,也不催促,似乎也有点适应不了与主家应答的那种情景。还好歇完脚刚回走到厅门前的梨花树下,便见到卢永洪已经告辞出来了。
黄氏迎上去,低问:“回去了?”
卢永洪不答,只转过身谢过送出来的青衣婢。“不敢劳烦竹姐儿。”
青衣婢竹笙笑道:“卢庄管也是这宅里的旧人了,想必是认得路的,那便不送了。”
卢永洪再次谢过,才领着妻女步出了五姨奶奶的梨花院。一直走到四面开阔的回廊处,望见前后无人,便将刚才临走前受赏的荷包递给黄氏。
她接过打开一看,不免心喜。“赏这么多?”
与黄氏相较,卢永洪的神色却不明地沉郁,只说道:“收好,别让人瞧见了。”
与来时不一样,他们走过一段夹道后,从偏门穿进一个有卵石铺路的庭园里,虽然同样栽有花草树木,但却明显比之前见到的逊色不少。再往前走便是一处连厢的院子,院里有两名妇人在树下萌凉处纳鞋,见有人来了,便抬头观望。其中年纪稍大的那位,讶异地招呼道:“大卢,你怎么来了。”
卢永洪恭敬道:“全嫂子,我顺路来看看卫副管有没有什么需要带回家去的。”
全嫂笑道:“也是,你们两家同住一个别庄,互相照应着是应该的。只是这时辰来得不巧,卫副管不在院子里呢,也不知道在哪处忙着。要不待他回来后,我替你带个话,让他到落脚处寻你去吧。”
卢永洪道了谢,只得带着妻小先行离去了。
待到傍晚饭后时分,卫大海才来到客栈,与卢永洪两人到外头叫了酒水和小食,慢斟对饮。
“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卢永洪苦笑。“自是希望越早越好。本来计划初四便回的,没想到途中出了那等事故,一直拖到现在。”
“那倒没什么,庄里还有我家的料理着呢,十天八天才回,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其它的不说,只担心……现下,只担心无法一家子齐齐整整回去罢了。”卢永洪倒酒入口,一股辛辣顺着喉道而下,却是引出另一番苦涩的滋味。
卫大海了然一笑,拎了酒壶替他满上。“遇上为难事了?那位是怎么跟你说的。”
卢永洪见此模样,道:“原来卫哥早知道,怎么不跟小弟打声招呼……”
“那位的想法,谁能料得清楚,我只是不经意听全总管提到些。”卫大海凑近兄弟,压低声音,问,“那位是怎么说的?是不是,跟你说起什么玄乎的事?”
“也确是玄乎得很。”卢永洪想想,也不自禁地摇头,“她道严嵩寺的高僧赐言‘此番劫难幸得贵人伴身,余下尚有大小孽障不断,应相请贵人入宅,以避凶趋吉,方为保小儿安康之善事’。”自家女儿与主家少爷一道落难,怎么反倒成了挡灾的贵人了?真真是搔破头皮也想不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