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过江·短道速滑(106)
“我的学费是你缴的,生活费也是你给的,你每天早上三点钟起来摆早餐摊,中午去给别人做家政,晚上放学在学校门口摆小吃摊。
你一个人就赚了很多钱。
陈叔叔只是每天躺在家里,守着他家祖传的小卖部。
到底是谁在养我?
妈妈,是你在养我。”
那次争论被弟弟的哭闹声打断了。
是的,蒋琳已经给第二任丈夫生下了一个小孩。她的身体因此更加虚弱,甚至落下了病根,几十年了都不曾治好。
季锋不能理解母亲的人生。
蒋琳一生都刚强,她寒冬腊月去捡烂菜叶子,三伏天背着大箱子卖冰棍儿。
她什么苦都吃下了,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扛。
可她永远不相信自己能自立。
所以她也不相信自己的女儿。
女儿能成为她的依靠吗?
不会的。
蒋琳本能地去把希望寄托在丈夫和儿子身上。
至于季锋?
她和女儿都是这个家里的出气筒。
她如此过活,女儿也应该如此吧——她的母亲,她的妹妹,她的姑姑婶婶,大家都是这样过活的。
而现在,她的女儿,长大了。
却比谁都有出息。
长大的季锋有着淡漠的性格,她冷淡的神情让蒋琳有点心虚。
心虚什么呢?
可蒋琳就是心虚。
她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脱胎换骨,季锋去了省队,季锋去了国家队,季锋升入一队。
季锋得到世界冠军。
季锋成为奥运金牌得主。
这是她的女儿?
蒋琳忽然意识到,也许女儿是对的。
她们本身也有无限的潜能和力量。
夺冠的视频,蒋琳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
她心底涌现的那股情感,叫做自豪。
掺杂着的冲动,叫做向往。
“闺女,妈的病是慢性的,治不好,也不会马上就死了。”
蒋琳闭闭眼睛,把自己心底的话一股脑儿说出来:“你弟弟不需要你帮忙。那是我和你陈叔叔的责任。
至于家里欠的钱,我们自己还。
你已经飞出去了,就不要回来了。”
蒋琳忍了忍,把眼角的眼泪擦掉。
“我对你并不好,我都知道的。”
蒋琳放开了女儿的手。
寂寥的风吹过了。
母亲的银发随风扬起。
她真的已经年老。
而季锋变得宽容又豁达了,她真的不恨了。
季锋在当天就离开了H城,母亲仍旧不曾来相送。
至于陈远航和继父,他们的态度,季锋并不放在心上。
她坐在火车上,静静地想,当一个人站在20层楼往下看的时候,地面的人的辱骂,被风一吹,也就散了。
季锋听不见,也不在乎。
律师和队里的人都在帮她,陈远航的账号很快被封禁。
那些截图都被留底公证,作为证据。
季锋没有正式起诉,捏着这个把柄,陈远航也怕有案底。
协议签订,债务厘清。
在季锋的威慑下,陈远航老老实实地道了歉。
继父咬着牙签下了调解书,还要哄着季锋过年回家——他多少还是想蹭蹭奥运冠军的流量。
季锋走出去,没有再回头。
这样就很好。
大家互不打扰。
母亲仍然选择留在那个家不成家的地方。
那个小小的房子是她一辈子的心结和梦魇。
而季锋轻装简从地离开。
她彻底甩掉了那个不愉快的过去。
——>>>part3:资助人
季锋一个人去了体校。
她是时候应该去看看自己的老教练。
体校此时已经开学了,正是下午吃饭的时候。
季锋走进去,几个眼尖的学生看到,不可置信地低呼:“季、季锋?”
她冲着学生笑了笑。
这群小孩都是练速滑的,全冲上来欢呼雀跃。
老教练闻风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分钟之后了。
他正拎着几个孩子加训,听见领导在广播里叫他,心里还有点不忿:“校长干啥啊,我忙得很。”
李教练走到食堂门口,看到一群孩子聚堆,他皱着眉说:“不想吃饭是吧!等会儿就加练你们——季锋?”
站在人群中浅浅笑着的女孩,扎着一把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张脸不施粉黛。
笑起来露出一点微不可见的梨涡。
可不就是季锋。
李教练陪着季锋在体校里转悠。
他指着冰场说:“喏,咱们现在的冰场,也是有经费支持了,全自动的浇冰机。
怎么样,可比你当年的条件要好吧?”
季锋点点头,确实挺好的。
他们信步走到活动室——从前,大家没有手机电脑,能看电视就是莫大的快乐。
这个小小的活动室总是挤满了人。
不管电视里放什么节目,他们都看得很起劲。
季锋经常挤不进去,听见里面在放情深深雨濛濛,甚至急哭了。
齐择就揉乱她的头发,笑着说:“以后给你买个大电视,你想看什么看什么。”
以后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
但往往没有许诺的以后。
现在,活动室已经扩大了,里面有投影,大家一起看比赛、复盘。
座椅也换成了阶梯式。
空调暖气一应俱全。
体校的走廊里挂着优秀往届生的照片。
季锋和齐择的照片挨在一起。
李教练自得道:“你们俩可是咱们学校最出名的学生啦!”
季锋摸了摸自己的照片,那是她被凌教练挑走去省队时拍的。
她家里条件不好,早年没留下什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