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过江·短道速滑(125)
他辞职了,带着前1台记者的光辉,运营起来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公知虽然有点落伍了,但是王弘会抓热点呀。
他的一些撰文都得到了破十万转。
王弘觉得自己还是蛮成功的——虽然被骂了不少,但是,那都是嫉妒呗。
自媒体的精髓就是抢热度。
王弘抓紧时间,飙起了手速,先发出来一条长微博,抨击短道速滑队的排兵布阵。
就得抢先,等结局出来了再跟热点,那有什么意思。
提前发,等验证了长微博的预测结果,那才是他收割流量、封神的好时机。
这会儿看微博的人不多,冰迷基本都在看转播,就只有心理素质不行的小喇叭刷到了这条微博。
“你们看吧,我不看了!都怪我看了比赛,林源才被撞的!我可太晦气了。”
小喇叭心理素质极差,之前季锋的比赛她都不敢看直播,是刷出了结果之后才补的转播。
全程都是在抖上的文字直播看的进度。
刚才林源发生了碰撞,她和几个小伙伴哀嚎,恨不得磕头祈祷老天奶保佑。
现在刷到了王弘的微博,小喇叭一腔怒火终于找到了发泄口。
“博主有病吧!天天就看你一张嘴叭叭个没完!还有,人叫林源,你连名字都能打错成林原,你赶紧把你那个资深体育记者的认证摘了吧,名字都打错还好意思长篇大论呢!
还有,什么叫女人不理性,我感觉你好像自从被短道队集体团建了之后,一直锱铢必较地报复人家呢,你才是心胸狭窄。”
小喇叭噼里啪啦地打字,小伙伴赶紧抽走她的手机,催她看比赛:“啊啊啊快看啊!江为止交接过人了!咱们上到第三位了!”
小喇叭坚定地捂住自己的眼睛,用一种很大无畏的声音说:“我愿意为中国短道速滑的事业做出牺牲!
我刚没看电视,中国队就超成第三了。由此可见,都怪我刚才看电视才让林源被撞了一下。
我正式宣布,我不看了。”
好一个牺牲自我。
你的眼睛虽然没有在看,但耳朵还能听直播姜晓婷的讲解,可怕得很。
“好奇怪,这支队伍好像很有默契的样子。”
解说姜晓婷的声音稳稳传来。
“一般来说,接力是非常讲究默契程度的,除了绝对速度、路线控制,还有交接棒的推拉衔接。
我们可以看到,方才中国队的衔接做得非常好!
江为止被推出去的一瞬间,他的身形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并且抓住了橙队的交接漏洞,像幽灵战术的重现,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超到了第三名,他甚至没有加几个冰刀。”
“稍后我们再回放一下这个片段,真的完全看不出来是怎么做的超越。
现在,我们继续关注一下比赛态势。
季锋现在打的这一棒非常主动,自启动很强,路线控制就不用说了,这是她的优势。”
“有的人会说在混接这种超快节奏、超乱的赛场上,路线控制不重要,重要的是速度。
晓婷在这里也想提一些自己的看法哈——路线控制这种精巧活很重要。
季锋拥有细腻的技术,大家可以看一下,被推出去之后的季锋,前面是k国和红国选手,身后是追击的橙国和匈国,来势汹汹啊。
可是季锋像是开了闪避一样,她不仅能够卡位住身后的人,还能在这么乱的局势中找到穿插路线——看,她已经用两下蹬冰进到了第二位。”
姜晓婷对于王弘等人的看法也颇有微词,抓住机会就要diss回去。
简直是笑话,短道速滑不看技术只看速度?在欧美猛男猛女体力优势之下,还有美丽细腻登峰造极的技术传承。
季锋正在轻盈地滑行。
她穿插其中,乱而有序,方才林源被k国选手碰撞造成的劣势,已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消弭。
最后一棒,冲刺!
第76章 德不孤,必有邻。
冲刺棒, 最后定胜负。
江为止前方还有红国选手——那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欧美猛男猛女的加入,为短道速滑带来了新变化。
内秀细腻的技术流甚至被压制, 因为在绝对速度面前,好像都显得投入不成正比。
在所有人都开始卷体质的时候, 周七河说, 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东西。
技术、路线、经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的代代传承。
中国队也注重体能积蓄, 但并不会放弃技术打磨。
这是他们的来时路。
江为止的身形一丁点都没有变形。
整个队伍的交接棒做得很好, 那是一次次抠出来的细节, 奠定了今天交接过人的神奇瞬间。
被碰撞了,没关系。
队伍站得住。
落后了,也没关系, 他和队友们都可以一点点咬牙追上来。
乱象横生的赛场上, 他们会找到稳妥又快捷的超越路线。
距离一点点缩进。
江为止挂在红国冲刺棒后方,咬得很死, 一寸寸逼近。
红国卷发男仍旧在奋力往前冲。
他脚步带风。
但,江为止追上了。
他们的身影逐渐重叠, 并排。
就像是一根撬棍, 掌握了支点,就能撬动地球。
出弯道的时候, 红国卷发男孩在疯狂地冲刺——路线?最后一个直道了,还要什么路线,冲就完事了。
但你高兴的实在是太早了。
摄影机抓到了卷发运动员激动的神情, 他振臂欢呼。
然后, 就是漫长的回放。
周七河比了个大拇指,帽子都没摘下来, 摄影机抓不到她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