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季锋过江·短道速滑(33)

作者: 九杯青柑 阅读记录

真的是一输到底。

季锋这个赛季,成绩高开低走。她刚在冰迷心里建立起来的信任也已经崩塌。

虽然粉丝还在鼓励她。但是,贴吧和论坛里对她的争议也不少。

有个帖子,写得很尖锐。

“长距离后继无人,最强新人季锋已废,可以抬走了。”

帖子里把季锋的比赛复盘了一遍,下了定义,说她是一位遇强则软,遇软才强的选手,只会比内战,出去比赛就跪了。

软脚虾。

季锋看见帖子的时候,不可能毫无波动。

但是,她不在意。

因为她会赢,她要赢。

陈教练淡淡地说:“我看得出来,你有思想包袱。不过,我坚持让你这次打满全场,也就是想告诉你。”

“输就输,谁也不是常胜将军。”

“否极泰来这种话,不仅仅是指运气,也可以指心态。”

“输到底了,无路可退了,这就叫破釜沉舟。”

“我给你换了一个分管教练,回去把你的动作再磨精细些。”

“你准备吧。世锦赛我还会带你去,名额还是你的。”

“不过你也要记住,成绩,我要成绩,你必须交成绩给我。”

陈教练说得斩钉截铁。

季锋点点头。

这才是真正的,最后一战。

队伍可以容忍她的失误和状态不佳,却不会一直放任她这么烂下去。

世锦赛之后就是选拔赛,马上就是冬奥。

世锦赛就是她最后的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

回国之后的生活又归于平淡。

训练,按摩,和江为止瞎聊天。

江为止已经调回 a 队——为了备战世锦赛。

冰联已经正式决定,把男女混合接力新增为短道速滑的比赛项目。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提前训练、磨合阵容。

中国队的混接,现在有两套比较稳定的阵容。其中,陈业昂和齐择是男队的主力,池圆圆和刘子阳是女队的主力。他们四个是比较固定的搭配。

而江为止、苏豫负责打男队轮换,如果两个主力出现了什么意外或者需要休整,就视情况将他们俩调整进队伍。

女队这边,却是僧多粥少,季锋、叶又绿、陈依依、凌素,总共四个人打替补。其中,除了季锋是长距离选手,剩下三名都是主攻 500 米。

中国队的短距离一向比长距离要好。

因为爆发力强、训练方法得当,现在的后备队员里,练 500 米的苗子比比皆是。

不过,女队里,除了池圆圆的成绩比较亮眼,其余的运动员都大差不差,没有什么碾压的实力。

因此竞争也就更激烈了。

而季锋这个练长距离的,颇有点局外人的意思。她的主项中,没有什么人跟她竞争。唯一算得上是前辈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成绩下滑严重,已经掉到 b 队去了,不具有竞争力。

另一个前辈就是陈依依。

陈依依是个大队员了,当年经常给孟橙打配合战术。

虽然,陈依依的年纪比孟橙小一些,但是,她的伤病情况比较严重,这两年成绩不算亮眼,只能算个经验丰富的选手。

不过,她是个万金油ῳ*Ɩ 选手,能力均衡,从 500 到 1500米,她都能滑出不错的成绩。

也正因如此,每每遇见大赛缺额的时候,总是陈依依补上。

她能掌握三种起跑姿势,分别用于 500 米冲刺、长距离起跑的赛场。

不过,就像木桶理论一样,成绩太过于平均,就很容易单项平凡。

陈依依没拿过全能王,也没拿过单项金牌。

但是,在接力中,她像粘合剂一样,能很快适应大家的节奏,并且滑商高超。

很适合滑接力的选手。

所以,混接名额中,女队两个人是定下来最快的。

季锋对此没什么意见,只是加大了训练量。

一年之后才会正式开放男女混接赛场呢。

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

也许到时候,季锋能突飞猛进,成为主力呢。

因此,现下,季锋虽只是个打替补的,但是她也得跟着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这天下了冰,季锋急匆匆地回宿舍,洗了个澡,换了身很少穿的大衣裙子。

正要出门,忽然摸到发丝有点湿。

又要被江为止念叨了。

季锋无奈地想了想,还是折返回来,拿吹风机,耐心地吹干。

嗯,吹得很彻底了。

季锋围上围巾,出门去。

江为止正在楼下等她,他正在饶有兴致地踩着一片片落叶。

等待季锋的时间并不会无聊。

麻雀叫,白云飘,春光好。

只要是等她,就都很好。

季锋跑出来,她穿着一件白色的大衣,系红色的方格围巾。

头发虽然没有做过造型,但是天生就是漆黑而垂顺的发质,硬硬的,垂在肩头。

看着很乖,像是正在念书的小孩。

季锋若是去读书,大约也是沉静型的小班长,或者是什么沉默寡言的优等生。

而她此刻,正奔向他。

江为止伸出手,像迎接她的骑士——

嗯,下一秒,就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检查头发是否吹干,已经成为江为止的一项重要工作。

“嗯,我们季锋同学现在很听话嘛。终于会吹头发了,真了不起。”

季锋斜他一眼。

他们两个一起往外走去。

今天是个很重要的日子。

因为江为止的父母来北京探望他们啦。

季锋特别想他们。

虽然只相处了几天,但是,这半年来,江妈妈在给江为止寄东西的时候,总是不忘季锋这一份儿。

上一篇: 残疾哥哥太爱我了 下一篇: 伪装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