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过江·短道速滑(92)
最后的画面是,彩色人被安保带走了。
这可能是出于保护,毕竟周围的k国人都要上演真人快打了,他还能在包围圈里大肆庆贺。
网友:“说实话我有点佩服他。”
“很难不佩服。”
“季锋的粉丝和她本人一样刚。”
“这得多铁的粉丝才能干到这种程度?”
叮——
超话提醒,江为止上线嘞。
下一秒,江为止发微博,配图。
【自拍.jpg】
【恭喜季锋加冕!请查收您的年度总结:
每一个训练日你都早到迟退,平均每天加练2个小时。
你受过五次伤,做过三次手术,其他大伤小病无数,但你还是顽强地扛住了恢复期,每次涅槃都有了不起的提高。
你用掉了两卷绷带、九瓶碘伏、膏药贴无数,今年你使用最频繁的单品是热帖,因为你的脊椎真的时常发病犯痛,但你从来没有耽误过训练;
10月9日晚上你好像心情很差,在冰场加训到了凌晨两点钟;
你喜欢吃食堂的水芹菜,平均每周吃三次;
年假的时候你去看望了自己的启蒙教练,给母校捐赠了专项助学金,这是你连续捐钱的第五年,虽然你不会公开说;
11月2日早上五点钟你似乎状态很好,训练时速撼动世界纪录,可惜这只是个队内比赛,你说没关系,以后还会有。
是啊,如你所言,你又一次滑出了世界纪录,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我祝贺你,也感谢你。因为你的存在,才能让我不断往前走。
PS:你刚才采访时说,感谢为你加油的人——感谢我收到了,我会继续追随支持你,继续为你应援。】
自拍里的江为止,带着红色的口罩,彩色的打扮,背后扛旗,手持条幅,他的镜头一隅,是领奖的季锋。
江为止,为本次应援负责。
第60章 三万高空的橘子
季锋在很多年之后, 回忆自己少年得志的那段时光,总带着一抹遗憾。
所以总觉得不够畅快。
冬奥会结束的时候,短道速滑队风光回国, 记者挤满了机场。
所谓的王牌之师,其实已经很久不曾这样荣光。
那一年在K国举办的冬奥会, 十足十地被打了脸——素来引以为傲的女子长距离中, 1500米的金牌被季锋收入囊中,小将韩锦心在各种判罚犯规取消成绩之后递补到了第三名。
1000米的赛场上, 季锋得到一枚银牌。
500米的金牌、铜牌则是被池圆圆、叶又绿分别拿走。
女子接力金牌, 距离上一次女接夺金已经有八年之久了。
季锋一出关, 就被簇拥而上的闪光灯刺痛了眼睛。
好闪。
她从来不曾成为人群的中心,然而此刻,所有的鲜花和掌声都涌过来。
隔着人群, 她看到离去的江为止和其他男队选手。
老陈教练站在季锋的身侧, 轻声说:“他没事的。”
“你好好接受访问。”
是。他会没事的。
季锋并不是个长袖善舞的人,但是人们对新科冠军总是怀有无限的包容。记者只希望她多说一些, 再多说一些,春节期间的比赛成绩如此斐然, 任是不懂、不关注短道速滑赛事的人也觉得喜气洋洋。
季锋规矩而无趣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末了, 她想,若是江为止在此处, 应该会有很多乐子。他那么会讲话……
她礼貌地道谢,然后欠身。
这场简单的访问结束了。
她推着行李箱和队友们一同走出去。
老陈想,还好没出什么乱子。
但怎么会没有呢——
“季锋选手, 我是1台记者王弘。我想请问, 江为止在女子1500米赛场上为您加油的出格行为,是否影响了他本人的竞技状态、进而导致成绩不佳?”
季锋豁然回首。
王弘的那张脸, 看起来是那样洋洋得意,就像是嗜血的怪物看到了浮尸遍地。
再扫过去,其他记者虽然有些吃惊,但也都不露声色地打开了本要关闭的录音笔和镜头盖。
流量啊。
这是自媒体刚兴起的年代,谁都背着KPI指标。
他们不敢问,但是王弘敢。
王弘衣冠楚楚,举着话筒,面含微笑。
季锋血气上涌,几乎要克制不住。
老陈紧紧地拽住季锋,挡过镜头:“我们今天的采访结束了,运动员还需要调整休息,抱歉!”
队医也反应过来,立刻拉过季锋就要走。
任谁都知道,季锋和江为止关系匪浅,她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反击。
“别回应!队里会给个解释的!别让老陈难做。”
队医小声地提醒着。
然而,众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季锋身上之时,谁都没料到叶又绿会开腔。
“你好像看到男队失利很得意?”叶又绿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随手抢过一个话筒就开麦,“我们给队友加油是正常的行为,又不曾占用任何训练时间,按你这么说,以后大家都不敢再给队友喝彩了。”
“你是很希望短道速滑队彼此互不关ῳ*Ɩ 心吗?”
叶又绿本来就生得极其漂亮明媚,现在带了怒气,眉眼之间更是凌厉。
“男子接力的失利,谁都清楚罪不在己。你现在说这种话,到底是想给谁扣帽子呢?我呸,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天天举个摄像机到处博流量,影响我们训练不说,现在又跑来带节奏。”
老陈闭闭眼睛,姑奶奶哦,你是真能叭叭叭。
心一横,撒开抓季锋的手,赶紧去扯叶又绿。
一行人匆匆离去,王弘却刚反应过来,他追上去,仍然是咄咄逼人又礼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