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17)+番外

作者: 沉睡蘑菇头 阅读记录

而非沈荔。

*

还有几日就是中秋,这天傍晚,郭辉预定的宴客日到了。

两人一进沈记,便是一阵浓香扑鼻。

赵二机灵,立刻上前:“客人先坐!今日友人相聚,君子之交,小店送一份冬日甜汤,两位客人暖暖胃!”

很快,就端上一壶红枣黑芝麻糊。

那吏部员外郎闻言一笑:“你这小厮倒是会说。”

并不反驳君子之交的话。

郭辉便知道他的态度了,又庆幸自己带的是坛浊酒,否则岂不平白生事?

赵二一面引他们入座,一面笑到:“知道两位客人都是清廉为官,今日也不过三菜一汤,配一道馄饨。”

他嘴皮很是麻利:“仔姜小公鸡,鸡还没杀,鲜嫩嫩的香辣味道,最是开胃;再就是将排骨塞进南瓜肚里,是为南瓜排骨盅;素菜么,简单的一道猪油油麦菜,为二位解腻。”

员外郎坐下,笑问道:“汤......我猜猜,应季的汤,必然是萝卜了!”

赵二捧他:“大人实在机敏过人!”

两人坐下后,就着温热甜香的芝麻糊谈了起来。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郭辉只想知道自己被分到哪里,听到去处比自己原想的还要好,立刻眉开眼笑。

员外郎吐出鸡骨头,又就着汤吞了口馄饨,只觉得遍体暖意,舒适至极。

他一面赞叹沈记的东西,一面也指着郭辉笑了:“好你个郭辉!若不是有求于我,便要把这样好的饭馆藏起来不成?你得罚酒!”

“罚酒!罚酒!”郭辉哈哈大笑,“我自罚三杯!”

桌上氛围正好,南瓜排骨盅也送了上来。

这菜不如小公鸡下酒,却温和滋补,调味也柔和,更突出了南瓜本身的甜香。

排骨里多余的油脂全都泡进了南瓜瓤里,吃起来竟比吃肉还要香糯。

员外郎比起那仔姜小公鸡,反而更喜欢口味平和的南瓜排骨盅。

吃完还重新叫了一份,用陶盅打包带走。

郭辉留下来结账。也许因为得了好消息,一口气给了沈荔三两银子。

沈荔也不计较。要是按照她往日的收费,这一顿比着大酒楼的价,要个七八两也不过分。

不过郭辉给的价已经按着梧桐街最高级的饭店来了,只能说,这条街的饮食消费本就不高。

人人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却不知她这酒香,何时能飘出这条梧桐街啊......

沈荔兀自在这儿郁闷着,那头员外郎上了自家马车,正慢悠悠往家里去。

前面车夫忽然叫了一声:“老爷,前面好像有上官。”

这些车夫眼睛都利,马车是低调奢华还是徒有其表,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员外郎闻言,立刻叫停了马车,准备在旁边等着上官经过。

可惜天不遂人愿,那马车就在自己旁边停了下来。

员外郎便想,这是有话要说啊!他一撩帘子,正对上隔壁马车的车窗。

只见一张约摸五十来岁的面孔,嘴上两撇八字胡,鬓角微白,面上不苟言笑,很是肃穆。

这人虽然没戴官帽,员外郎却忍不住两股战战:“高、高尚书......”

——来人竟是户部尚书高鉴明!

高尚书目光一扫,立刻锁定了他怀里包着的陶盅。

他抿着嘴不说话,面色极威严。

员外郎也是个妙人,立刻便将陶盅捧着递了出去。

高尚书面色一霁,又牢记着夫人的叮嘱,咳了一声:“本官不白要你的。”

说着,就有侍从上来,一枚二两的元宝交给了员外郎。

于是沈荔这道南瓜排骨盅,又以二两银子的身价,踏上了去往尚书府的路。

一到家,正是晚饭时分。

高尚书叫人把这南瓜排骨盅热了添个菜,自己忙不迭往正厅去了。

正厅里头,高尚书夫人赵琴已经开始用饭了。

“娘子,今日可是运道好!我在路上......”

如是讲了一遍《高鉴明偶遇员外郎、使慧眼买入排骨盅》的故事。

赵琴虽不耐烦听他自吹自擂,却也知道自家夫君在吃这一道上天赋异禀,不由放下筷子期待起来。

很快,南瓜排骨盅热好端了上来。

陶盅揭开,里头南瓜还封了顶。

再把南瓜顶掀开,里面浓郁的香气才飘出来。

排骨软糯,一夹脱骨,裹了少许南瓜瓤,更加顺滑适口。

南瓜则浸满肉香油香,微微的甘甜味充盈口中,竟比排骨还要更诱人许多。

秋天吃上这样一口,香甜滋补,又很是饱腹,实在惬意非常。

赵琴只尝了一口软糯油香的南瓜,便拍了高尚书一掌:“这样好的饭馆,你怎么才找到?”

又剜了他一眼:“枉你整日自夸‘京城好吃客’!”

虽是抱怨,高尚书却听得笑容满面,紧跟着夹了南瓜和排骨进碗里。

——否则,他娘子可半点不会给他留!

其他菜还没怎么动,南瓜排骨盅已经吃得差不多。

赵琴不免要问:“夫君,这菜是哪家酒楼的新品?”

高尚书诚实摇头:“不知。”

立刻挨了一瞪。

高尚书委屈。他半道截了人家的东西,哪还来得及问呢!

他摸了摸肚子,忽然发现面前的陶盅盖子上刻着点什么。

凑近些,隐隐看出那是两个小字:沈记。

沈记?

没记错的话,他那倒霉学生错过了自己的寿宴,后来补上的寿礼便是沈记的栗子鸡?

再一想,那小官的马车打梧桐街过来。

乔裴似乎也提过,沈记开在梧桐街?

若那道栗子鸡也出自沈记,那般的奇思妙想,酥脆多汁的鸡腿排与栗子酱汁的搭配,牛乳在其中惊为天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