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夙敌(双重生)(64)

作者: 两去 阅读记录

“公子不必多礼,不知现下是否和太师说完学问,可有时间让本宫与太师一叙?”

……

宋毓容被宋太师引着在其内走了半晌,几乎书院处处都有三两互相探讨的学子,大家都一心投入学习,便是众人走过也是目不斜视,甚至有几个忘我的彼此争论的脸红耳赤。

书卷更是都被一卷卷摊开在一字摆开的书案上,就是随处可见一个角落都能看见捧着书本不放手的学子。

“臣每日都将不授课的时间留给他们互相讨论,等到课上再分组探讨,几次下来效果颇好。”宋连玉在旁解释道。

他们二人还是走到一处偏僻处才无人。

“殿下您今日来的正好,老臣正想和您说一下近日书院的情况呢。”宋连玉捋了捋胡子,吩咐左右将东西呈上,“这是今日收上来的策论,殿下不妨看看。”

宋毓容接过策论,不过翻了几页便是眼前一亮,此前她便是知晓这些寒门学子颇有才能,不想今日再看却是更胜一筹了!

这些文章拿出去只怕是稍加修改便是可以传世的大作,这实在是大大出了宋毓容的意料之外。

若是都是这等水平,只要正常发挥半月后的考试便是轻松可过。

见宋毓容脸上的惊喜神色,宋连玉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学生当真是不错,其中更是有三五个是难得的贤才,若是多加培养日后必定是朝中栋梁啊。”

“这等文章拿出去十中三四都是要登榜的,您还记得适才碰到的那个学生吗?这元承便是这些学子里面最是有才能的,他写的文章不单是内有钢骨,就是外面的辞藻也是锦绣,真是个难得一见的好苗子!”

“只是……”宋太师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向宋毓容的神色都带了些犹豫。

“太师有话便直说,若是书院有什么需要本宫做的本宫一定在所不惜。”

“唉,倒不是这些。”宋太师将策论一张张翻开,“您看,虽然这些学子诗书都是好的,老臣也自诩有些本事,可以将策论要义点明,但选拔官员终究还是要看这文章是谁写的,也就是说到底还是要看这人的家门。”

只见这户籍上所写的大多是寒门所在,大多祖上都是出过贱籍的下九流。

过往朝代的这些籍贯都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大晟虽然是将这条律令废除,但这些思想还是根深蒂固,不少文人都是以此为耻,就算是文章写的再好几乎是不会选他们的。

宋毓容闻言皱了皱眉,大晟此前的科考确实是遮挡考生籍贯家门的,但自从王昀接管以来便是默认废除了这条规定。

果然宋太师一脸担忧道,“老臣只怕这些学子就是文章写的再好也是会被因此罚下,名落孙山啊……说到底还是怪臣,此前是太过自信了,只想着文章做的好就是好的,可臣如今当了这澍雨书院的先生,自然是不能再去担任主考了,这判卷之人的公平臣实在不敢断言。”

宋毓容明白了宋连玉的意思,他这是怕这些学生学了这么久到头来上了考场也是成了只看门第的考官眼中的下等人,连带着文章也被随意处置。

何况是有赌约在,就算是没有赌约,单纯就是为了给大晟选拔人才,也不能故步自封守着过去的老黄历看。

思踱了片刻,宋毓容便是缓了神色,出言安慰宋大人道:“大人切莫过分担心,这些朝中琐事只放心交给我,您只需在意这些学子的文章写的好坏,其余的本宫都会解决。”

“殿下可如今贡院之中便是崔大人,您此前与他不睦,若是他刻意为难……”

“若为大晟选出些有用之才,就算是本宫何必说是受些气,便是真的让了这批红权又如何!”

得了宋毓容这番承诺,宋连玉也是稍缓面色,稍稍退后一步朝着宋毓容又是行了一礼。

宋毓容连忙就要去扶他,却被宋连玉执意阻止。

“殿下,老臣当日虽然愿意在朝臣面前当众许诺,但其实内心深处除了被当时那些文章打动外还是很怀疑您的,”宋连玉一双满是皱纹的眼睛看向宋毓容道,“毕竟……毕竟您是个女子,别说是大晟,就是有王朝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女子当权的。”

“先帝半路得位,当时我就刻意避世不出,心里其实一直都有些不忿,为何这皇命如此多悬让百姓如此动荡不安,当时先帝临终授您监国之权时臣更是妄自揣测,想这大晟恐怕是又要易主成了氏族的天下改姓了王……”

“但直到现在臣才知道,有您在才是大晟之福。”

第三十七章

◎书院闹事◎

五日后,公主府中

揽翠端着茶来给宋毓容换上,一脸的愁眉不展,“殿下刚才您派去崔府的人回来了,说是崔大人这几日身子不适不方便见客。”

“这可怎么办啊?一连五日这崔大人都不见人,眼见着就要到考试时间了,若是这件事不解决,就是这些书生写出花来也是无济于事啊?”

宋毓容心里也是急的,自从那日她从书院回来后就想当面和崔元讲这件事,但是奈何从那日崔元被当众驳了面子之后这崔元就不曾再露过面,就是早朝也是一直称病不来。

她当日确实是因为崔元的几次三番的前来挑衅颇为不耐,这才用这种他最是在意的办法处理了,如今对方态度摆的如此明显只怕是不能转圜,宋毓容心里暗暗懊悔,但转而一向就算她当日将这口气咽下,只怕对方也会因为立场不同拒绝。

这两项比较之下还是早些熄灭对方的气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