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做妾了,哪有不疯的?/侧妃间歇发疯,王爷日常哄人(345)
他当然没有忘记,当初来零陵郡的时候,想要清丈田亩、重造皇册的初心。
一旦时机合适……
清丈田亩的零陵郡就是他收买天下人心的马骨,没有兵马怎么了?全天下的百姓都会为了土地而支持他。
这个想法,梁毓景没跟任何人说,包括元香雪。
甚至连他派去摸底的手下,因为任务过于分散,也不清楚那些数据用来干什么。
只有梁毓景知道,那些旁人看了杂乱无章的消息,汇总后有多么惊人。
奔赴各处摸底的手下,转战各地行刺的刺客,暗中发展壮大的商人……
梁毓景开始思考:日后的皇宫要建在哪里?
第249章 就很难评
三月里,发生了三件大事——
其一便是齐王遇刺,命悬一线,最新的消息称:齐王府的人请了无数名医前来诊治,都毫无办法。
其二则是苍月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了新兴郡,至此边境最边上的三个重郡都被夺走。
其三就是巴蜀眼见苍月国如此顺利拿下三郡,也蠢蠢欲动起来,且又恰逢齐王受伤、无力阻挡……
以上三件大事,其实都与元香雪脱不开关系。
齐王遇刺就不用说了,她亲手“发明”的火铳果然很好用,齐王的人压根连刺客的一根毛都没找到。
而新兴郡……驻守此处的将领就是齐王一系,城门被攻破之时,群龙无首——因为擅离职守的将领去了深山为齐王求医。
至于巴蜀……如果苍月国没那么容易拿下三郡,如果齐王没有命悬一线,巴蜀怎么可能付诸于行动?
偏偏巴蜀一动,处于交界处的样珂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庐陵郡、建安郡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不过新仇加旧恨,巴蜀还是选了西边齐王汉嘉郡的方向进攻,于是样珂郡就这么遭了殃。
但巴蜀不比苍月国有精兵悍将,他们只肆虐抢砸一通样珂郡后,便被反应过来的郡兵打退了回去。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怒,本来对战苍月国一再失利就很头疼了,现在南曦国的巴蜀还来搅浑水?!
必须收拾!
但苍月国的局势不好妄动,因此商量过后,朝廷没有抽调将领兵卒过来,而是让组建了水军的恒王直接顺流南下,与零陵郡的梁毓景形成两面夹击的攻势。
朝廷甚至还将样珂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庐陵郡、建安郡六个大郡的郡兵指挥权都交给了梁毓景。
瞧着特别大方,但这六个郡的都尉才是真正的发令人。
不管梁毓景下达了什么命令,没有这六个都尉同意,根本行不通。
当然了,零陵郡的都尉,作为参与了海水珍珠这个生意的一员,当然是对梁毓景的命令无有不从。
可还有另外五个呢!
命令能不能畅通无阻暂且不提,偏偏这事情也不好办,因为侵袭样珂郡是南曦国的巴蜀部。
众所周知:南曦国由三部组成,百濮部安安分分种甘蔗、熬红糖,富得满嘴流油;百越部更是开放了海域、大家一起捞蚌壳开珍珠……
且这两家,梁毓景做白砂糖是从百濮部的源头低价拿货,与百越部的海水珍珠生意就不用说了,一起赚钱的都是朋友。
那就只能打巴蜀部了啊。
但巴蜀部那地界儿,有瘴气啊!还山多林子深,属于非常典型的穷山恶水。
不然为什么百濮、百越不闹事儿,就巴蜀一个劲儿闹腾呢?因为它穷,没办法,只能搞搞抢掠以贴补家用。
梁毓景愁的,正是因为巴蜀穷,朝廷又没有兵饷,那去打巴蜀,啥也得不到啊。
兵卒们又不是傻子,生于边境、长于边境,谁还不知道百濮、百越富得很,要打肯定打他们才有搞头嘛。
那么问题就卡住了——
打巴蜀是正事,但无人响应。
打百濮、百越,人人响应,但梁毓景不能打。
为今之计,就是不打,并且让南曦国公开道歉。
之后更是要管好巴蜀部,不要再放出来乱咬人。
可惜,梁毓景这边倒是能谈好,可顺流南下的恒王如何能同意?
他组建了水军,正愁没地儿练手呢,光是开船运货有什么意思?
于是乎,场面就很搞笑了——
梁毓景与南曦国这边刚商量好化干戈为玉帛,恒王那边就从海上抢了南曦国的货船……
恒王当然收到了梁毓景的信,但他凭什么要听?
反正问起来,他可以推说没收到信,也可以推说朝廷的命令就是打,都很有理。
……
梁毓景简直无语至极,索性直接撂挑子不管了,上书朝堂他管不了,重新派个人来。
相比起当个有名无实的将军,梁毓景觉得还不如保持住和南曦国的关系。
说真的,梁毓景这行为……就叫人很犯嘀咕啊。
起码对于那些觉得他一旦摸到了军权就会牢牢捏住的人来说,非常意外。
而且,这次提出让梁毓景代掌六郡郡兵的大臣,也是存了试探的心思,就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不争不抢了。
结果……梁毓景这阴差阳错的,倒是“证明”了一波自己的人设。
剩下的也没什么好人选,朝廷便把自荐的平王派了过来。
平王一来,便直接坐镇武陵郡,直接朝着百越部去了,毕竟百越卖海产的,那是真有钱。
至于结果……
大梁这边伤亡数百人,百越那边据说没死人,就伤了几个。
财物倒是损失不少,一些百姓家里自用的珍珠不翼而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