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被美惨强反派掰弯了(113)+番外

作者: 衾寒月暖 阅读记录

就此,一名其貌不扬的铁匠被武安侯悄悄地送入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一向是不过问女儿的事情的,倒是喧和召见那铁匠的时候,让经常来访的定远侯见着了。

他总觉得那铁匠有种军中之人的气息,似乎是出身行伍,因为他视喧和为亲生女儿,所以为了她的安危,就拦下了那铁匠,问了几句话,试探了一番。

果不其然,此人对军务十分了解。

定远侯不动声色,当时并未表现出什么异状,只是私下派人盯着那铁匠。

喧和郡主要订做的□□需要的制作时间较长,所以并未留那铁匠住在府上,只是让他自行在家中打造,等制作好了,再送到长公主府。

正是因此,那铁匠自以为行踪无人注意,去了一个极隐秘的私人铁器制作营。

南凌的铁器是受到监管的,私人不允许经营制作大量的兵器。

很明显,这个制作营违反了南凌的法治。

定远侯派人观察了半个月,发现此处竟然是忠亲王府所有,忠亲王府私自制造大量的兵器,这是要做什么?他如今在边疆与北燕对峙,一应的军需都由朝廷提供,实在犯不上私自屯兵。

除非,他意图不轨!

若是以前,他定然第一时间请求入宫面圣,将此事禀报给陛下,但如今朝中局势不明朗,太子与左相的争斗逐渐趋于白热化。

为了长公主与喧和后半生能够过的顺遂,他必须要谨慎,选择一方依靠。

太子此人,性子阴晴不定,他会是一名合格的帝王,但绝对不会是一个仁善之辈。

左相顾成言,定远侯跟他相处过一段时间,此人温和良善,心中有正义,颇有君子之风,是值得信赖依靠的人。

比起太子,他更愿意靠近这位左相大人。

于是定远侯去了顾府一趟。

年关将至,忠亲王请旨回京,要为太后祭奠。

皇帝感叹道:“忠亲王自幼生母亡故,是太后将他一手养大的,太后驾崩时,北方局势凶险,他没能赶回京亲自上一炷香,如今你弟弟顾成新也算是得力,便让他暂时接手边疆的大军,让忠亲王回来一趟吧,朕也许久没见过他了。”

顾成言应下。

边疆的大军换帅,陛下亲自下了圣旨,跟圣旨一同送到顾成新手中的,还有他大哥顾成言给他的一封家书。

忠亲王卸下主帅之职,本应有些愤懑,但事实恰好相反,他对新的主帅顾成新还是很亲近,一连多日,都邀顾成新去他的帐篷里喝酒。

酒后,一直回忆往昔。

“当日,还是本王将你从景州城带到身边的,你是个好苗子,武艺高强,脑子机灵,是天生适合战场的,果不其然,你一步步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成长到足以接手本王的位置了,很好!”

顾成新眼中十分动容,“成新永远感激王爷的知遇之恩!若是没有王爷的扶持,成新也不能得到那么多立功的机会!您永远是成新心中唯一的主帅!”

忠亲王拍了拍他的手,似乎是不经意地问道:“成新,假如,本王是说假如,有一日,本王需要你的帮助,你会不顾一切帮本王吗?”

顾成新眨了一下眼睛,跪地拱手,坚定的说:“成新愿意牺牲一切支持王爷,只要臣的家人安好便足以。”

后半句话说的时候,顾成新傻笑着抚摸自己的后脑。

让人不自觉只听到他方才所说的前半句。

忠亲王听罢,极为满意。

“本王明日便要归京了,有什么事,会让人拿着我府上的令牌找你,时间也不早了,去休息吧!”

“是!”

顾成新离开忠亲王的帐篷之后,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他想起大哥家书中暗藏的玄机,闭上眼,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大步离开了。

随着新年临近,众臣突然发现,太子与左相竟然十分罕见的不再争斗了,这突然偃旗息鼓,倒是让大伙儿松了口气,纷纷感叹到,总算是能过个好年了。

皇帝也有了心思,召见了两位预备成为太子妃的小姐,让喧和陪着她们说说话,考察考察脾性才能。

喧和很守信,说了那武安侯府家的小姐不少好话,当然,右相程府小姐她也夸了不少,这也不算是违背了对武安侯的承诺不是?她确实在陛下跟前美言并且举荐了武安侯家的小姐。

只是陛下心中究竟是如何选择的,这就不是她能够得知的了。

皇帝见过那两位小姐后,也并未宣布要立谁做太子妃,反倒是一心期待着忠亲王归京。

驿站来报,说是忠亲王先行改道,去太后的陵墓祭拜了,怕是要晚几日才回京。

皇帝听罢,倒也没有生气,反倒对顾成言说:“他就是这个性子,他素来尊重太后,定是在心中怪朕不顾及太后的颜面,处置了宣威侯府,让太后走的不安生,他眼里,只有朕的皇兄,凌辰先太子,才值得他真正的臣服,朕虽然做了皇帝,他心里大约也是不服气的。“

顾成言看着皇帝苍老的背影,有的时候,他觉得皇帝虽然病重,但他似乎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犹豫了片刻,顾成言还是将定远侯前几日对他说的事情,一并告知了皇帝。

皇帝低声笑了。

“他屯兵一事,朕早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借机卸了他的主帅之位,顾卿,朕临死之前,忠亲王是一定会反的,不然等朕死了,他这辈子的不甘心找谁去呢?”

“陛下圣明,只是定远侯告知臣此事后,臣派人去查探过,那兵器的数量着实不少,但并未找到任何直接联系到忠亲王身上的线索,所以臣并未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