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青柠(88)
在老师的组织下, 高一高二的学生全部去到了高三教室的对面。有人在击鼓,有人在挥舞着手上的小校旗和写着“附中·2024·高三”的小年级旗。
“最高品质!附中高三!”
“师大附中!全都高中!”
“金榜题名!附中必胜!”
广播里的歌还在继续, 气氛被烘托到了极点。教室的走廊外,附中小分队的几人正站在一起。
“你们紧张吗?”林予然看向小分队里的其他三人。
顾词哲回答说:“有点。”
许程洲说:“还好。”
迟夏接在后面说:“还行。”
“你们都不太紧张,那我也就不紧张啦!”林予然说。
耳边的欢呼声还在继续,高三年级的老师敲响了战鼓,年级的大旗帜也在鼓声、音乐声和欢呼声中不停地挥舞着。
他们的身影紧靠在了一起。
在一个没有人注意到的时刻,他们在走廊上偷偷牵起了手。
在手心相碰的第一秒,迟夏下意识地看向了身边的许程洲。在人群的呼唤声中,在被人海的拥挤里,她没想到他也看向了她。所以,视线又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碰撞。
然后。
她听见他说:“高考加油。”
她回应:“高考加油。”
2024年6月7日就这样在万众瞩目和无限期待中到来了。
江川师大附中和江川一中这两个考点交换了一半的学生,去对方学校考试。迟夏和许程洲被分在了本校,顾词哲和林予然则被分到了江川一中。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语文作文。今年新高考一卷的题目还算常规,借用人工智能的情景,以“答案能够很快得到,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展开思辨讨论,相较于前些年的题目,不算太刁钻棘手。
数学难度算是意料之中但又情理之外的。前面的小题不算太难,但解答题却陡然增加了难度,给没有细心写题和慌张紧张的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按照许程洲和迟夏的理解来说,这套数学试卷想考高分是有点难度的。
“衬衫的价格为9磅15便士,所以你选择C项……”
这是最后一遍以考生的身份听到这句话,有关高中青春的一切,在这句话的回声中渐渐落幕。再也不用去写难以抉择的历史选择题,再也不用去日日夜夜地反复背诵哲学和逻辑的大题,再也不用去在地理中感受无限的离谱。
许程洲和迟夏的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时候,窗外正是晴空。试卷清点完之后,考点的门打开,无数学生奔向了校外。
而他们也在人海人潮中,牵紧了彼此的手,一起奔向了学校外。
至此。
高考结束。
许程洲和迟夏搬离了柠川巷,这个承载着他们备考回忆的地方。他们清楚,那个小小的房间里,其实不止有他们准备高考的一切,还有一些关于彼此的悸动记忆。
回到了原来住的地方,他们再次住在了一起。不过,这次不是别墅。
他们成为了上下楼的邻居。
许程洲住在楼上,迟夏住在楼下。
那天在楼上整理高中书本的时候,许程洲偶然发现了一个草稿本。在他的印象中,自己高中时期好像没有买过这种封面的草稿本。刚把这个草稿本拿到手上,还没翻开第一页,许程洲的手机就响了。
拿起书桌上的手机一看,是顾词哲打过来的。
“嘟——”的一声后,电话接通了。
“在哪呢?”电话那头的顾词哲询问。
“在家收东西。”许程洲说。
“准备的怎么样了?”顾词哲说,“我和林予然到学校了。”
“差不多了。”
顾词哲说,“理由我都想好了,就让林予然给迟夏打电话,说林主任想让你和迟夏负责毕业典礼的主持,想问问你们俩有没有时间来学校。”
许程洲把拿在手上的那个草稿本放到了书桌的台灯下,“你这个理由找的好啊。”
“林予然想的。”顾词哲说,“到时候你就说,我和林予然在学校里面等你们。”
“OK。”
接完顾词哲的电话之后,许程洲就去衣柜前找衣服去了。十五分钟后,他出现在了家楼下。
他没直接去敲迟夏家的门。
而是去到了楼下一个能够看见迟夏家书房的地方。
他拨通了迟夏电话。
对面很快就接通:“喂。”
“在家吗?”
迟夏“嗯”了一句:“你要来找我吗?”
“你要是在书房的话,就往下面看一眼。”
听到的,迟夏不禁露出了疑惑地神色。她从书房书桌的电脑前站起身,扯着脖子往楼下看了一眼。
“你在楼下干嘛?”
“等你。”
“为什么不直接到我家门口。”
“想换个方式等你。”
迟夏笑了一下:“找我有事吗?”
“没事就不能找你了?”
“当然可以。”迟夏说,“不过,我倒是在期待你有事来找我。”
“噢?”许程洲说,“现在确实是有事,不过……可能不是你心里想的那件事。”
“说说看。”迟夏说,“也许是我心里想的事情呢?”
“你一会有空吗,林老师说叫我们去趟学校,说毕业典礼想要我们做主持人。”
“这件事啊?”迟夏在窗前点了点头,然后用一种故意的语气说,“和我心里想的那件事是一样的。”
这倒是在许程洲的预料之外,他张了张嘴,不知道下一句话要说什么。他以为她心里在想高考前就说过的事情。
“那你快下来吧。”许程洲说,“顾词哲说他和林予然在学校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