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雨落下(46)
她很少羡慕别人,在许多时候也谈得上落落大方。
只是在景栩面前,她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草木皆兵,一举一动都要仔细斟酌,深怕一不小心露了怯,连说句话都要酝酿许久……自卑敏感又胆小怯懦。
可也因为他,她从树阳那个小县城,孤身一人,一步一步走到了堰青。
温夏苦涩地抿了抿唇角。
喜欢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让人勇敢也让人怯懦,明明知道是飞蛾扑火,会被灼痛,甚至被焚烧至死,也要赌上一切。
从不给自己留退路。
她微叹了口气,拿出手机,登录了Q/Q。点进高中班级群,找到景栩,又看了一遍他的头像和个性签名——好像从高三下半学期开始,这成为了她睡前必做的事。
整个假期,她发送过很多次好友申请,可每一次都石沉大海。
第24章 过冬天 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冬天。……
青外军训半个月, 太阳实在毒辣,军训的第二天,温夏就在孙洁妮的建议下买了一款平价防晒。
军训期间, 不少社团招新, 三个室友早早选好了想要加入的社团, 温夏迟迟没决定好。
军训最后一天, 解散后,温夏走到学校的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会议厅前, 听见有人问:“同学, 招新最后一天,律动社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律动社?是干嘛的?”
“架子鼓。”
架子鼓……
温夏忽然想起, 高中时文艺汇演, 班上的同学说景栩会架子鼓弹钢琴。
她见过他弹钢琴的样子,打鼓的样子, 她还没见过。
温夏止住了脚步, 偏头往声源处看去,和手里拿着宣传单的陈朝四目相对。
她走过去:“可以给我一张报名表吗?”
“当然。”陈朝说着,递了一张报名表给她, “看不出来,你文文静静的, 居然会喜欢架子鼓。”
温夏拿起笔, 闻言再度看向陈朝:“……我一窍不通, 可以报名吗?”
陈朝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噎了一瞬, 为了掩饰尴尬干咳两声:“可以的。”
填完报名表后,陈朝把她拉进了社团的群聊。
吃完晚饭,温夏看到群里的公告——社团成员晚上八点在食堂五楼的社团基地团建。
温夏吃完饭就直接过去, 看了看时间,七点半不到。
最中间摆着架子鼓,陈朝坐在鼓前,随意敲了几下。
这会儿来的人不多,温夏找了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低头看着手机。
不知道过去多久,一道清丽的女声问:“同学,这个位置有人吗?”
“没有。”
温夏抬眼,看到说话的女生。女生及腰的长发烫成大卷,妆容精致,眼尾微微上挑,美的很有冲击力。只是笑起来时,颊边有一个浅浅的梨涡。
女生很健谈:“你也是新生吗?”
“嗯。”
“我也是,我法语系的,你呢?”
“英语系。”
“外院的同学啊,好巧!我叫春晓,春和景明的的春,春眠不觉晓的晓。你叫什么?”
温夏还没来得及礼尚往来,春晓已经被朋友喊到另一个座位了。
温夏的目光不受控制地看向她。
脑海里一直回放着那段自我介绍。
春和景明……
听到这久违的四个字,温夏心跳漏掉半拍。
-
温夏的大学生活并不丰富,和高中生活相差不大。
临近十一月的某个清晨,温夏从宿舍去语音教室的路上,看到了第一片落叶。
风一吹,树叶在她眼前打了个旋儿,翩然掉在她脚边。
气温似乎也随着这片落叶骤降。
堰青的冬天,来得竟然这么早。
十一月底,堰青下了一场雪。
温夏练完鼓,从社团基地出来,看到雪洋洋洒洒地飘下来。一晚上过去,地面上的雪积了快半支笔的厚度。
温夏很少参加社团活动。每天食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四点一线。
相对轻松一点的日子,是周末。周末上午,她会步行去青大,在青大待到下午,然后步行回青外练架子鼓。
她一直有种侥幸——万一景栩在青大呢?万一就在某一天,他们在青大的某条路或者某栋教学楼前,就猝不及防地遇见了呢?
而且,他那样的人,即使是在青大这样的学府,也不可能籍籍无名。
如果在青大听到别人说他的名字,她会大胆地向那些人打听他的院系和专业,然后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他“偶遇”。
可一整个学期过去,她都会用架子鼓演奏简单的曲目了,还是没见到景栩。
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
-
和卢杭加上微信好友后,两人一次消息都没发过。
直到考试周。
考试周的最后一天,温夏收到卢杭消息,问她什么时候考完,要不要一起回树阳。
温夏:【今天上午就考完了。】
温夏:【我申请了留校。】
卢杭很快回复:【嗯。】
寥寥几句后,聊天就结束。
一放假校园里就冷清下来,寝室里就只剩温夏。
和黄筝约定好常联系,可只有高考后的那个暑假联系频繁。
上了大学后,也不知道是各自都有事,还是彼此默契地彼此疏远……总之,两人就这么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落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