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二国记同人)[十二国记]宰辅的品格(16)+番外

作者: 我心匪曦 阅读记录

但问题是,明仪为了跟上学业就已经废了大力气,实在是没时间写小说。

正在讨论的两人默默转头看向青柠,红彩和明仪眨眨眼睛,一同笑着走到青柠的椅子旁,殷勤的给青柠捏起肩膀来。

青柠此时左右为女,她无奈的说道:“我还要去打工的,况且我不行的。”

明仪谄媚的说道:“青柠,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另一边捏肩膀这活给明仪抢了,红彩只好给青柠敲腿,“青柠,你可以的,如今我们三人还能支撑一阵,我觉得我们要是能把这小说写出来,一定可以赚很多钱。而且青柠,我听红彩说过的哦!你文笔很好的。”

为了打消青柠的顾虑,明仪又恳切的说道:“青柠,这小说我和你一起写,只是我学业繁忙,可能只能把握主架脉络,而其中的内容就需要你来细写了,我们试试吧!”

这样一说,青柠放心了,她答应了,但是因为明仪是个话痨的缘故,每次一谈起那些历史,她就滔滔不绝,久而久之,红彩和青柠也对华夏历史了解了个大概,她们深知华夏历史有多长,究竟写什么时期的故事呢?

对此,明仪信心满满的说道:“我之前看过那么多小说,就写秦始皇吧!毕竟两千多年过去了,祖龙的人气还是那么高,写他,肯定行!”

于是,在勤劳的青柠的努力下,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秦皇故事》诞生了。

明仪深知小说不是历史论文,总是要有自己发挥的部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朝堂战场,总是要有点爱情作为点缀,可偏偏秦始皇历史上根本没有妃子留下名号,这就给编故事的人难题了,毕竟她不可能搞个什么历史真爱,笑死秦始皇怎么可能有真爱,有真爱那也是大秦。

她灵机一动,爱情部分那还不好写。

之后风靡了十二国的小说《秦皇故事》讲述了秦始皇嬴政从出生没多久父亲逃回秦国,却留下他为质,后来子楚登基接回嬴政,三年后子楚驾崩传位少年嬴政,这时的他外有权臣把持朝政,内有母后意图让情人为王。

秦王年少长成,他平定长安君,嫪毐之乱,打压权相,放逐母亲,之后用了十年灭了六国,称始皇帝,确立三公九卿制,车同轨书同文……

而在秦皇五十年的人生之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女子,期间有和他一起长大互相取暖的小青梅,还有同样饱受赵国人的欺凌的来自燕国的太子和公主。

之后秦王登基,燕国公主被送给秦王为妃,她一心为母国,即使身在秦国仍旧为秦王要攻打其他国家忧心,与兄长合谋刺杀秦王,最后荆轲刺秦失败,燕丹死于父亲之手,燕国公主也在亡国后自尽。

有一见钟情却一心忠于韩国,结果死于宫中妃嫔嫉妒的韩国公主、剑术闻名七国,却不肯侍奉秦王逃离了几次的飒爽女游侠、默默陪伴身侧的将门出生的姐妹、一心权位野心勃勃想做皇后的寒门出身的妃子,出巡刺杀秦王却逃掉,令秦王起了兴趣的亡国女刺客,各色美人最后全是be剧情。

不出意外,当这本《秦皇故事》出世之后,书商们那是加班加点的印书,而且事实证明,不论哪个世界,大家都对八卦更感兴趣。

否则之前庆国予王和景麒的事是咋传遍十二国的。

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这期间明仪和青柠所写的《秦皇故事》火遍大江南北,她们终于赚了大钱,明仪的学习也慢慢的跟上了其他学子,她便想着参加下一次官员考试看看,而被金波宫政务海洋淹没的阳子也终于清闲下来,她也看到了风靡大江南北的《秦皇故事》,因此想起了被她带到尧天的明仪,决定邀请她来金波宫做客。

第9章 塙麟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时逢春日,阳子久违的休息了。

她和好友祥琼、玲三人坐在金波宫深处的花园之中,园内百花盛开,层层叠叠的粉色牡丹,淡紫色形似喇叭的牵牛花,一簇一簇开的正盛的雪白梨花……

正是好风景,三人手捧青梅饮子,正在品味。

祥琼喝了一口,眯起眼睛说道:“阳子,《秦皇故事》的作者怎么还没来,我现在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阳子在这静谧的氛围下有些困倦,毕竟王是真不好当,好不容易休息就有会些困。

她转头看了一眼穿着浅绿色襦裙,手挽蓝色披帛,打扮的那就一个精致美丽的祥琼,笑道:“好久不见咱们孙女史穿这么漂亮打扮的这么正式了啊!”

旁边同样穿着浅绿色襦裙,却清秀美丽的玲也笑了,说道:“阳子,我俩可是要见到喜欢的作家了,能不激动吗?这是我们的尊重!而且我真的好想知道秦皇究竟喜欢是韩国公主还是燕国公主啊!”

看她俩这孩子气的举止,阳子笑了笑,决定给她俩留个幻想,她们俩之前想象的豪情万丈,稳重大方的作者可是和实际上南辕北辙呢!

一想到之前玲对着她说想象中的作者本人,阳子也忍不住笑了。

哎!阳子叹气,这没几个人理解的感觉啊!

三人正说着,有宫人前来禀报,“主上,客人已经到了。”

阳子便让宫人赶紧通传。

只见一个梳着双螺髻,戴着几朵绿菊绢花,上身一件白色绣菊花吊带抹胸,下身穿着淡绿色八破裙,外罩一件淡黄绣菊花大袖襦的青发少女分花拂柳而来。

越走近,便觉得这少女气质娴静如同花照水,姿容之美,世所罕见。

正在三人愣神间,少女已然走进了,眨着一双青紫色的杏眼浅笑拱手作揖:“明仪见过景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