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温僖贵妃(279)+番外
但不知道康熙出于什么想法,一直留他在身边伺候,有时候,还会与他说几句让他胆战心惊的话语。
这些话,即使是胤祀,他也没有露过一丝半点,到他闭上眼睛的那天,他也会守口如瓶。
“又出去溜达了?”
梁九功听到上首康熙的话,忙行礼,陪笑着说道:“奴才见您忙着,就出去闲晃了一会儿。”
“你着这老东西,愈发皮厚了。”
梁九功陪笑着,给康熙重新沏了杯茶:“也是您体谅奴才,奴才才能出去松快松快。”
康熙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后,叹了口气:“朕是真的老了,朕御极五十二载,忧国忧民,整个大清在朕的手上发展壮大。”
他阁下茶盏:“但这其中有三分是瑾华帮的朕。”
话是好话,但这语气却不对,梁九功极力维持面部表情,低着头安静的听着。
“朕一直对她有些忌惮,她早几年拿出了那么些好东西,被人为难算计的时候既没有要朕做主,也没有对动手的妃嫔下手。”
“朕冷眼看着,她是个好的,只是,她对胤祀的影响的终究是太大了。”
梁九功放缓呼吸,不敢搭话。
康熙轻叹一声:“罢了,横竖朕还能再看几年。”
看几年,看什么?
看瑾华对胤祀的影响会不会减少,还是看胤祀合不合适继承大统?
还是······
胤祀得了梁九功的消息后,去了一趟永寿宫。
他将事跟瑾华说了:“是儿子鲁莽了,那时候,终究有些不忍心,哪里知道没有用上,还引出了皇阿玛的心思。”
瑾华沉思了一阵,安慰道:“你别自责,你做的是对的,便是那时额娘在,也会支持你的决定。”
“额娘,儿子都被您宠坏了。”胤祀难得跟瑾华说了句俏皮话。
“没事,只要额娘在的一天,就偏宠你一天。”
胤祀笑着说道:“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将目光放在您的身上。”
瑾华笑着摇头:“很难说,额娘刚入宫的时候,为了早日立足,很是拿出了一些稀奇的东西。”
她叹了口气:“那时候,额娘明面上身份贵重,入宫位份也不低,但那都是你皇阿玛为了安抚朝中勋贵老臣作出的姿态。”
“你外祖与鳌拜是挚友,先皇后更是认他为义父。”
瑾华长叹一声:“额娘一直不敢深究,先皇后有孕,被乌雅氏冲撞后流产,抑郁而终的真相。”
瑾华将琅华曾经信中的内容大致与胤祀说了:“虹绫曾跟额娘说起过,那时先皇后去赏景,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你皇阿玛早几日在她耳边形容过御花园的春景,她这才起了心思的。”
“虹绫不曾跟额娘说这话的时候,额娘一直很奇怪,为何乌雅氏害了先皇后还能全身而退,后来,就有了些猜测。”
“你应该听说过,早几年,额娘在宫中受了不少委屈。”瑾华豁达一笑,“额娘知道,你一直为额娘抱不平。”
“只是,有了某些猜测后,有些委屈额娘不得不受罢了。”
“额娘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你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但你要稳住自身与身边之人。”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①。胤祀,额娘希望你能时时谨记慎重二字。”
胤祀听完瑾华的话后,在出宫的路上沉默不语,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路走来,运筹帷幄,顺风顺水而略有浮躁的心一下子沉淀了下来。
到底是有两世经历,还曾当过帝王的人,他一下子就知道了康熙曾经没有留下先皇后子嗣的用意。
母族势大!
康熙那时还没有如今这般将权力牢牢掌控在手中,若遏必隆因为琅华产下皇子而起了心思,后果不可估量!
毕竟有个鳌拜的前车之鉴在,康熙并不敢拿身家性命与大清江山作赌!
先皇后身负一干勋贵重臣的期盼,与元后争夺皇后之位失败后,香消玉殒便是她的归宿。
便是锦华,若没有一直以来表现的豁达宽容,又不时给康熙带去惊喜。
到后来,康熙手握权柄,可能也不会有胤祀的存在。
如今经过这么多年,康熙对瑾华与胤祀终究是多了一丝顾惜的。
加上遏必隆这么多年以来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给康熙填私库,做足了以康熙马首是瞻的样子,又有明珠在旁相助,提点疏漏之处,终于在康熙心中留下了忠臣的影子。
可以说,胤祀有今日这番造化,是众人诸多隐忍退让,诸多苦心孤诣,诸多阴错阳差,又经过众人多年经营努力之下推上去的。
想通这一切后,胤祀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着,自己跟康熙比起来,还是多有不及,于是愈发沉下心来,安心办差,又做足了对康熙孝顺的样子,但关于要不要给康熙荣养丸的事情,便没有再在心间萦绕了。
五年后,康熙已经六十有五了,随着身子一日日衰败,再加上胤祀各方面表现都远超其他兄弟。
五十七年九月,康熙正式下旨册封瑾华为后。
至此,瑾华名正言顺执掌后宫,胤祀成为帝后嫡子。
前朝后宫,形势瞬间明朗。
同年十月,康熙于颁金节当日正式下旨册封胤祀为皇太子。
大清朝堂新的格局逐渐成型。
作者有话说:
稍后还有一章哦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①:出自《尚书·旅獒》——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第164章
胤祀成为太子之后,携妻儿搬入了毓庆宫,虽然与自己的府邸相比,毓庆宫稍显狭窄逼仄,但其代表的政治意义完全可以抵消种种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