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的白鸽(25)+番外

作者: 顾栀酒 阅读记录

少女像是已经习惯苏江残破的法语点头。

苏江大喜:“方不方便给我一个地址?”

少女给她在纸上写下地址,苏江拿到手后,有些心花怒放,她自己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方案,有工作就有工资,就能活下去,但是那个姑娘,她有些不太放心,苏江听说战后法国疯狂的报复与德军亲近的法国女人,好几次她想要上前提醒她,但是都忍下去,因为忽然跟一个女生说不要和某个男生走的近,好像很奇怪。

“姑娘,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想提醒你,作为法国人,千万不要和德国人走的太近,小心以后会被报复”苏江临出门的时候还是禁不住自己内心的柔软,给了她忠告。

谁知少女委屈的看了她一眼:“我不是他的情妇”

苏江感觉自己果然还是说太多想要解释:“我不是说情妇,我的意思是如果是为了生存,私下和他们亲近日子确实好过点,但是不要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和德军很亲近”

“像你一样?”那少女嘲讽的笑了一下,目光里更多的是看不起她。

“我不是他情妇”

同一句话,同一个意思,不同的人,不同的怒火,但一切却好像说不清。

苏江看了她一眼,很纠结,她本来是好意,但让对方不舒服了就是她的问题,所以她磕盼的道歉:“对…对不起”

说完后她便逃似的出门,她残破的法语被正宗的医院拒之门外,在绝望之际,她去试了少女给她写下的医院,那是一个需要会多国语言的小医院,而她正好就是一个会中英波德和残破法语的人。

她顺利的通过面试,院里给她分配好工作岗位后有人带着她领了一些生活用品。

由于她是个有战地经验的医生,所以还被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宿舍,她被要求尽快填写好自己的简历,好帮她制作相关证明。

在这个年代等待那些没有证明,没有后台的人只有死亡。

苏江在医院食堂喜滋滋的吃完晚饭后着手回去准备搬东西,她内心雀跃到想哼两首歌来表达,但她知道此刻不是在自己的地盘,要懂得抑制。

原来的苏江东西本就不多,收拾收拾竟然一箱都不到,只有那么一两件裙装,这竟然是她的全身家当。

忧愁。

她在房间里提笔写着自己的简历,昏暗的台灯,墙上斑驳着她的影子。

这是她最后一晚住在这里,住在这里也挺好,不用劳动,吃喝不愁,睡的也舒服,不用见血腥,唯一不好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因得罪赫尔曼而死的比较快。

她不知道赫尔曼出于什么理由收留自己,她只能认为两家长辈可能是故友,所以叮嘱过小辈之间要关照一下,她想只有这个理由最合理,不然赫尔曼没理由对只见过3次面的人这么客气。

第二天,她特意起了个大早才勉强在赫尔曼出门的时候遇到他:“那个…我需要去医院工作了,那里必须要住宿,非常感谢您这一段时间的收留与照顾”

她飞快的说着谎话,面不红心不跳。

赫尔曼没什么其他的反应,没有挽留,没有不挽留,只是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仅此而已,非常平淡。

苏江在他离开后,拎着箱子马不停蹄的赶往医院,她知道那个叫赫尔曼的肯定不会后悔,因为他们住在一起的这一段时间,他们就没见过,是的,连吃饭都像是故意避开对方一样,她搬走了,说不定他会拍手叫好。

第18章 剪报

法国的街头随处可见德国的军人与浪漫的法国女人并肩走着,河边有贵族在闭目垂钓,另一个大街有一队穿着灰色军装国防军女助手在为无名的士兵默哀,广场上**乐队演奏着乐曲安抚法国人紧绷的心弦,道路上三三两两来往着带着礼帽的贵妇

苏江自从赫尔曼公寓搬出来后,她看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巴黎不设防,所以没有伤兵,她生活的很惬意,这一切很平静,这让她想到了波兰的平静和敦刻尔克的平静,她明白越是大战前夕,生活越是平静。

她不熟悉历史,同德国人也没有什么过命的交情,现在到了法国也就相当于到了大后方,她不想在跑了,她打算就窝在这里等到战争结束。

反正她是不会去伦敦和柏林,丘吉尔和希特勒,一个在破败的伦敦街头,一个在破败的柏林街头,举办巡回演讲的身影令她记忆深刻。

为什么破败?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德军过不去,于是他们就只有互相轰炸,今天你轰我,明天我炸你,伦敦街头几乎都是防弹设施,完全看不到街景,柏林就不用说了,希特勒直接生活在地堡。

苏江有时候会想如果不是图灵二战是不是还有的打?爱因斯坦的核能也挺重要,苏联的消耗战好像也不能忽视。

以一国之力与世界抗衡,恐怕也只有**这个疯子干的出来。

新的主人们将远离战场的巴黎变成了理想黄金国,那里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他们度身定做的,士兵们每天在香榭丽舍大街踏正步游行,擦得锃亮的靴子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

德国人在法国是野蛮人被传播的名声在外,可是当野蛮人到达的时候,他们却看到他们的举止并不像野蛮人,他们不会吃小孩,他们反而会在凯旋门下为无名的战士默哀。

苏江在医院里还看到过有儿科的孩子在院子里游戏时争着扮演德国士兵,胜利者似乎总是带着光环,她走在大街上看到墙上贴着一个德国大兵抱着孩子在怀里的宣传画,画上写着被抛弃的人们,相信德国士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