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病弱,废土拾荒运道嘎嘎旺(127)
而这些被人类摘回到家里的蚕茧,树叶全都已经被扒开,而且也已经干枯,完全起不到防水的作用,如果直接把他们往树上一放,那它们的命运只能是被风刮落。
然后被暴雨淹死。
冷轩可还指望这些小家伙繁衍后代,从而使她明年也能有个好收成呢。
因此对待它们是十分尽心。
做完这些,冷轩看看还有时间,因此叫冷爸跟冷易爬到大树上休息,自己则扛着猎枪再次进入森林。
冷轩只不过是想起,湖泊东边那里地势平坦,树林也比较稀疏,如果有人进入那片树林拾荒,很有可能就会误打误撞摸到湖泊这里来。
为了能够使湖泊的秘密隐藏得久一点,冷轩决定一但有时间,就挖一点荆棘苗栽种到那片树林当中去。
等荆棘苗长起来,绝对能够有效降低湖泊暴露的风险。
冷轩一边移栽荆棘,一边查看湖边痕迹,这两天湖边完全没有了野猪蹄子印。
连续下雨,山中到处都是水洼,动物们不缺水喝,自然不必跑到湖边来喝水,因此冷轩也歇了打猎的心思,老老实实移栽了一个多小时的树苗。
一点钟的时候,她回到湖边,老爸跟冷易已经吃完中饭,冷轩也就着净化水塞了两个包子。
起网。
大网收紧,冷轩一眼就看见二十多头大鱼群众,最起码有3条身上带有红布条的。
看来今天被重复捕捞的鱼再次增加,湖中大鱼资源经不起几天的捕捞了。
今天统共下了两次大网,收获7条百斤以上的大鱼,5条50斤以上大鱼,10--50斤的有11条。
10斤以下的冷轩也来不及数,直接装进两个大桶带回家养着。
今天,5条50斤左右的大鱼里面有两条鲶鱼、两条黑鱼、一条大草鱼。
冷轩把它们全都留了下来,事实证明,这些鱼在净化水中养着,真的很难被养死,因此只要她有足够大的鱼池,那就可以养得久一点,多一点。
她决定回家之后,在祁煦家灶屋也砌一个大鱼池。
这两天尽量把内城区的房子买下来,这样自家的房子也可以改造成鱼池。
今后尽量把收获的鱼全都养着,主要依靠售卖低度辐射的鱼类生活。
因此,今天冷轩只找胥嫂子出售了两条个头最大的鱼,同时又对昨天的鱼进行一番检测,果然又有了将近三十万的出货率。
第108章 观望
饭后,冷轩跟冷妈询问起房子的问题。
冷妈摇摇头,现实没有有想象的那么好,内城区现在人心惶惶,有人担心暴雨持续下去,会导致山体滑坡,从而损毁内城区的辐射净化装置。
那个净化装置十分昂贵,十年前的暴雨就将其击溃了一次,基地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凑够了修复的钱,那三年里,明月基地内城区的房价只有5万左右。
如果山体滑坡真的发生,那么明月基地内城区的房子无疑会重新跌回白菜价,显然现在购买内城区的房子是十分冒险的行为。
冷轩眉头紧锁。
这种事还真的不能拿来赌,一旦赌输了,很有可能把辛苦赚来的钱都打了水漂。
研究过后,母女俩一致决定暂时先观望一阵子。
但棚户区肯定是不能住了,他们决定先到内城区租一套房子,不管山体滑坡会不会来,但决堤的风险却是很大的。
一旦决堤,棚户区位置低矮,被淹没的概率很高。
那她养的鱼可就全都泡汤了。
因此,冷妈第二天的任务就是到内城区租一个合适的房子。
暴雨再次下了一整夜,兵团在河边筑造的堤坝岌岌可危,所有人都停止轮休,时刻守在堤坝旁边。
棚户区那些地势低矮的房屋已经被淹,基地政府派出救援队忙了一整夜,才把那些被淹的百姓救了出来。
不出冷轩预料,那些被淹了的群众依然没有资格进入内城区,而是被安置在了东山顶上,基地为灾民搭建的临时避难所中。
临时避难所墙体就是钢板夹着一层泡沫,白天还可以忍受,一旦到了半夜,气温降到零下四五十度,人们在里面恐怕会被冻死。
因此这些人想要活命,那就必须在每个深夜都醒着,然后在房间里烧火取暖。
房间里没有炉子,没有烟囱,只有一扇窗一扇门。
开窗冷,不开窗全是烟。
好在基地政府每天会为每个居民提供两袋营养液,这些人只要保证自己不生病,不被冻死,就能够活下去!
今日进山的许多道路也都已经被大水淹没,各个路口都有佣兵看守,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再进山。
冷轩自然也歇了心思,安心跟老妈进入内城区去找房子。
中介按照要求,为他们找出几处处符合条件的院子,顶着小雨看了一上午,冷轩跟冷妈全都选中了位于城区边缘的一处废弃厂房。
那厂房无论院子还是房屋,面积都足够大。
曾经是基地一处钢架厂,后来厂子倒闭,这房子跟院子就一直空闲在这里。
无论租还是卖,都不划算。
租一个百来平米的房子,一年的价格大概在十五万左右。
普通老百姓居住足够了。
而租这个厂房一年就要100万,不开工厂的话,谁家也用不上这么大地方,而且那大院子也根本用不上,毕竟这个世界里,除了冷轩,再没有其他人会醉心于种田跟养殖。
一百万一年的租金看似很高,但冷妈跟冷轩偷偷算了一笔账,他们家养的那些鱼,一旦数量上来了,一天的工夫就能赚回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