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柯南同人)我的同期们不可能必die(40)+番外

作者: Roshura 阅读记录

——

粗眉毛青年拿着电话机的话筒靠在墙上,眉宇间洋溢着笑意:“有好几个奇奇怪怪但是要好的朋友,等毕业之后带你见见。”

“除了影川君以外,航也交到了值得信赖的朋友吗?”

“教官可为我们头疼了,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大家一起闹得很开心呢。”

娜塔莉也还记得影川朝日,伊达航眉眼间的喜悦愈发真实。

“我也已经被这里的学校招聘,正在学着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对了,等我们工作都稳定以后,就让爸妈都见一面怎么样?”

“好啊,”伊达航浑身散发出的恋爱气息让路过的学员加快了脚步,“我想想,暂时定在一年后吧?”

“还想认识一下你那些不安分的朋友们,还有影川君也有一段时间没见了,唔……你们凑到一起,真是这一届教官的噩梦。”电话对面忍不住笑了起来。

“昨晚就把教官吓得不轻呢……”

……

“航。”娜塔莉在他讲述完昨夜发生的事件以后轻声开口,隔着电话传来的失真声音都能听出她的担忧。

伊达航摇摇头,才想起娜塔莉看不见:“影川没事,我也没事。”

他不会再允许北风英和的事情重演,发现记忆缺失的慌张不安在影川朝日的再三保证下被安抚,他不会让这家伙有抛下自己的机会。

“你们都会平安无事的。”电话对面这样说道,“前几天我去神社求了两张护身符,等我这段时间忙完,我就来见你一面。”

伊达航抬手放在胸口:“好。”

——

“伊达在遇见我之前是附近的孩子王,有一天他约了朋友去神社里探险,传言那里有稀有的冬季昆虫出没,”影川朝日回忆着说道,尽管幼年时兴趣爱好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他并不能理解这些奇怪的爱好,“他一大早就出发了,半路上却发现装备没有带齐,于是折返回去取东西。”

【那是一个满天飘雪的日子,同样的时间,伊达航在返家路上时,影川朝日正兴奋地裹上围巾在门口等待父亲归来。】

“因为那天有点冷,伊达在暖炉旁边烘了一会儿手才再次出门,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即将抵达目的地,神社在一座小山上,他一边注意着树林间的昆虫,一边爬上布满积雪的石阶。”

【哈出的气在空气中凝成一团白雾,十二月底的风顺着袖管、裤管钻入身体,让人忍不住打寒颤。】

“石阶上有几个不同的脚印,他依稀认出其中的小脚印或许是英和的,顺着脚印一路向前,却远远地看到了山腰上升起的黑色浓烟。”

【小朝日等了很久也不见父亲回来,母亲怕他着凉便把他抱回屋里,告诉他:既然父亲答应了他,就一定会回来的,或许只是天太冷、雪太大了,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有点长。】

“发现那串小脚印直直延伸到神社里,他意识到不对劲,想要跑进神社寻找英和,却被浓烟呛得无法再进一步,于是伊达很果断地选择下山报警。”

【母亲打开了电视,为小朝日端上烤好的小姜饼,两人依偎在沙发上。】

“他气喘吁吁地跑下山,穿过两条街来到启治大叔所在的交番,警察一听是山火立刻拨打了火警电话,伊达焦急地希望他们可以先去把英和救出来,可是火势蔓延得很快,谁也不能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火场。”

【电视放送着晨间重播的假面骑士节目,小朝日手中拿着姜饼,却怎么也静不下心。直到他不小心坐到遥控器,将节目调到新闻频道,短发的女主持人正一脸严肃地报导一场车祸。】

“等大火被扑灭,人们只在神社的地下室找到一具已经烧焦的尸体,从尸体身上烧剩的残骸可以基本确定那就是当天出来捕捉稀有昆虫的北风英和。”

【“十分钟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车祸,原因是一名凶犯为了逃脱的追捕连撞三辆车,负责追捕的警官先生所在的车被撞得翻倒变形,目前已经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而凶犯不知所踪。”

画面中一闪而逝的担架上可以看到那名警官先生的肩膀,他的手边正是一块银色的怀表。】

“伊达对此很自责,认为自己如果没有半路回去,或者再走得快一点,说不定就能提前与英和汇合,对方就不会先行探路。因为他们还打算在外面收集一些植物标本。”

【影川光华和小朝日当然认得那块表。因为那就是他们送给影川昭的礼物。】

“他一直看着神社的残骸以及那具焦尸,陷入无尽的自责,也许他只要在来早一点,英和就不会死。”

【母子二人赶到医院,影川昭的生命体征几乎消失,经过长久的抢救无效后宣布死亡。小朝日呆呆地握着沾血的裂开的怀表,靠在母亲的怀里不知所措。】

“可是谁都知道这不是他的错,”影川朝日眨了一下干涩的眼睛,“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因为它不可预见,伊达那时也只是个小孩子,就算提前与英和汇合,更可能的结果是两人一起被火灾吞没,英和的父母和姐姐都没有怪罪他。”

【影川朝日明白没能救下父亲并不是他的错,错的是那个在逃凶犯。但一次又一次重回那天早上,让一无所知的伊达航一次又一次经历失去朋友的痛苦。即使整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人知晓,后来的影川朝日也无法原谅自己。】

“这又不是他能控制的事,”松田阵平抓了抓一头乱糟糟的卷发,“就算能重来又怎么样?按照描述中的火势,他们两个人只会被困在山上,就算提前报警也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