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别处(21)

作者: 江渔白 阅读记录

李牧用手机查询到幼鸟的品类,金腰燕。他拨打了林业局的电话,咨询动物学专家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电话里的专家听了他们所在的环境,给了建议:“捉蚂蚱、蟋蟀或者蛐蛐喂幼鸟。每只幼鸟,每天大概需要十几只蛐蛐,先养四五天,等它们可以自行进食,才能放飞。”

李牧站起来说:“回吧。去村子里找小朋友收蚂蚱和蛐蛐。每天收五十只。这些貌似不太好捉,一只一块钱吧。”

文箬跟在他身旁,惊呼一声:“李牧,你败家子呀。五十只可以在集市上买两套新衣服了。宠孩子也不是这么个宠法。”

李牧昨天去过集市,今儿早上才去过菜市场,知道这里的物价,类比后觉得自己似乎出了天价。“也是,三只小不点,一天吃五十块太贵了。每天吃十块钱吧,照这个价格谈。”

文箬这才满意,说:“行,我们把生意给大福家的男娃娃吧。那小孩儿平时没事挥动着网兜捉蜻蜓,让他捉蚂蚱,蜻蜓也能自在几天。”

大福鸡腿包的店铺和林扬的店在同一条街,在村子的东头。青和山在村子西边,幼鸟叫得实在可怜,俩人也跟着有些着急,怕到村东头来不及。

幸运的是他们一下山碰到两个在路边玩闹的小朋友。文箬捧着鸟巢,李牧上前搭话,他许诺给两个小朋友买烤肠,小朋友帮他捉蚂蚱。

小朋友指着旁边杂货铺的烤肠箱说,要先吃烤肠,再去捉蚂蚱。

结果,烤肠一到手,两个小朋友眼神交流对上暗号,朝两个方向跑了。其中一个小朋友跑进马路边纳凉的人群里,靠在他奶奶的怀中冲李牧扮鬼脸。他奶奶摸着小孙子的头,夸他聪明。

文箬扯住李牧的衣角,说,走吧。与他们理论纠缠,不会有结果的,还浪费时间。

受过一次挫折的他们不再节外生枝,直接朝村子东头的大福鸡腿包店奔去。

李牧这次学机灵,直接和小朋友的爸爸谈生意。大福店铺的老板姓唐,唐大叔见是李牧,大手一挥,不要钱。自家娃,随便他来用。只是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希望李牧每天穿他们家的宣传T恤去集市上溜达一圈,当是为店里新品打广告。

唐小朋友没有激励,没有动力,挥动着蜻蜓网兜有气无力。李牧没辙,只好继续用钱换蚂蚱。小朋友不知道行情,只知道钱越多越好,狮子大开口。五十只蚂蚱要五十块。

文箬瞪着小朋友,怎么不去抢呢。

双方讨价还价,价格从五十块杀到八块。三只幼鸟总算吃上东西,文箬没敢多喂,剩下的蚂蚱蛐蛐装袋里提回家。

林奶奶踮着脚整理被风吹掉下来的丝瓜藤和葡萄藤。李牧快步跑了过去,一只手臂挂着装满蚂蚱的白色塑料袋,另一只手臂抬起,散落的藤曼又重新缠绕在竹架上。

阿奶冲他比划着大拇指,转头跟旁边的文箬比划,燕子的巢要挂在屋檐下,遮风避雨,还能躲开爬上爬下的小野猫。小伙子个子高,踮起脚就能放置好。

文箬不舍得这么早放自己的鸟儿子们去屋檐下。她一直捧着鸟巢,李牧手腕上挂的白色塑料袋也交接到她手上,方便时不时投喂幼鸟。

李牧和阿奶去菜园子扶黄瓜架和豆角架。文箬蹲在菜畦边,指着空中飞舞的小飞虫跟鸟儿子们说,快快长大,一周后它们都是你们的盘中餐。

当然,阿奶帮她捉了几只菜青虫,说这些给幼鸟补充蛋白质。幼鸟和人一样,晚餐主打一个营养均衡。

文箬回房间前,指挥李牧把鸟巢放在自己房间的门框上。

“二楼的门框太窄,放不稳。那边挨着林老板的房间,明早鸟叫会吵到人。”

“李牧,要不我们换房间住?”

“不换。不放一楼堂屋檐下,会吵到林奶奶。放大门口。”

文箬依依不舍和鸟儿子们告别,上楼之前跟幼鸟说,明早她会五点半起床喂它们。如果鸟儿夜里饿,可以给她托梦。

李牧回自己房间给爸爸拨了视频过去,视频电话被挂断。爸爸发来消息说妈妈太累了,刚刚睡下,明天再联系。

他抱着手机重新打开下午没看完的视频,顺带着把今年获奖的四位数学家的宣传短片都看了一遍。每位数学家五六分钟的短片里总会分配两三分钟讲他们的家庭。

他记得十二年前的夏天,他爸爸告诉他因为妈妈拿了一个国际上的大奖。所以会有几位叔叔阿姨来家里给他们拍照片和录视频。

他问爸爸,拿了奖,是不是要升国旗奏国歌?

他爸说,这个奖没有你说的环节。

他回复爸爸说,那算了,不升国旗不奏国歌没有意思。我们幼儿园玩游戏赢了,还会奏国歌升国旗呢。

他爸为了说服他出镜,给他买了一顶国旗纪念款的帽子。VCR设计了一个场景是她妈妈辅导他做数学功课。他的功课一向是爸爸辅导的。总之,母子俩人辅导的过程不是很愉快,最终剪辑完的视频里只出现了一个用帽子盖正脸的小朋友。当然,帽子正前方的国旗,在视频里格外醒目。

后来,他爸妈的同事们没少因为这事儿调侃他。

听着视频的声音,李牧睡着了。

第11章

咚咚咚-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李牧的梦。门开了,门口的人是文箬。

“几点了?”他迷糊中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双眼无神,一脸茫然,整个没睡醒的懵模样。

“隔壁的公鸡打了三轮鸣,村头的小猪早醒哼哼,你还在睡。快点,快点,金子们一直在叫,我够不着它们。”文箬如约五点半起床。可惜她个子有点矮,踩着板凳也够不着大门的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