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别处(34)

作者: 江渔白 阅读记录

“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挺好的。”李牧并不是真的羡慕。他只是猜测到文箬的父母关系不睦,母女、父女关系也有些不同寻常,他想通过别的方式安慰她。

“你没有吗?表兄妹、堂兄妹、或者其他形式的玩伴?”文箬问他。

李牧解释说,“我父母都是独生子女,我没有表兄妹,也没有堂兄妹。我爸妈好朋友家的哥哥姐姐,几个月才见一次面,并没有那么亲近。”

“同一小区邻居家的小孩儿呢,你们一起上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那种。”

“没有。我们家住的地方有些特殊,周边邻居家的孩子们都很大了。”

文箬听完后,招手示意李牧弯腰低头。李牧不明所以,倒是照做了。

她拍了拍他的发顶,“可怜的娃!”

“文箬,你刚才吃完桃,没洗手。”

“我擦手了!”

“没擦干净。手上黏黏的,弄得我头发都黏乎乎的。”

“才没有。李牧,你上午在店里搬货,头发出汗出油才黏乎的。少冤枉人。”

“……”李牧弯腰从番茄架上摘了颗红透的小西红柿,趁文箬不注意,塞进她嘴里。

“啊…李牧…”声音又起。李牧只见文箬皱着鼻子,脸部肌肉左拧一下,右揪一下,酸得说不出话。

等她消化掉口腔中的酸味,开始了报复。田垄上,菜田里,「李牧」声此起彼伏。

第17章

嘻嘻闹闹着,第一周过完了。李牧收获了许多在大城市里从未有过的体验,他发给家人的照片越来越多,小视频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第二周的清晨从一窝燕子的叫声开始。天蒙蒙亮,邻居家的公鸡还没打鸣,村头的小猪肯定也没开始哼哼叫,大金二金小金的啁啾声就已经此起彼伏了。

李牧起床,开启了一天的饲养员生涯。他已经养成了惯性,早起帮忙打好水,再去市场买新鲜的肉禽鱼虾。他的爷爷、姥姥和姥爷起床都早。周一早上,他去菜市场的时候,与他们视频连线,带着三位老人一起云游乡村的集市。

听不懂当地方言没关系,集市上摆摊的摊主也不是要做一锤子买卖。更何况,李牧去了几次,大家都知道他是林扬家的亲戚。价格公道,称量也公平,他也不会讨价还价。

三位老人是既欣慰又心疼。

爷爷说,你爸爸在你这个年龄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历练了一周,差不多了,要不回来吧。

姥姥说,你妈妈从来没吃过苦,她都不知道菜市场在哪里。

姥爷问,上周你爸妈去看过你吗?他们也太狠心了。

李牧原本是想让他们放心的,结果又引得老人们挂心。他不得不逐一安抚。

文箬没有见到吉他老师,开启了自学之路,只是第一周进度缓慢。她安慰自己说,慢点好,慢点可以把基本功扎硬实了。周日下午经过文笠的开导,她主动跟妈妈通了电话。虽然没有说上话,不过她也没前几天那么纠结。

晚上,她又收到覃延发来的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四人合照,一张是抱吉他的单人照。这张单人照里的人,比起被妈妈撕碎的那张照片里的人,更年轻,也更有活力。

她不知道他曾经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怎样的遭遇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所有去流浪。她盯着照片,想象着如果照片里的人是自己,又将会怎样。可惜,文箬太年轻了。十五岁的姑娘,想不通成年人在人生每一个节点上的选择。

夜里,文箬抱着手机睡了过去,梦中并不安稳。一会儿梦到风在冰盖上呼啸,一会儿梦到一个人在黑色的北冰洋沉浮。在梦里,她看不清楚那人的脸,只能看到和北冰洋一样颜色的黑色头发。

迷迷糊糊间,她听到了鸟叫,听到了开门和关门声。睡不着了,艰难睁开眼皮,她穿着拖鞋,下了楼,坐在竹凳上发呆醒神。

李牧从菜市场回来,在文箬眼前打了响指,倒是把她吓了一跳。

李牧问,“想啥呢?没睡好?”

文箬皱皱眉头,“头疼。我做了一晚上噩梦。”

李牧笑着问,“什么噩梦?你可是连蛇都不怕的人。”

文箬隐去了梦中人,只讲述了场景。“梦到掉海里。”

李牧打开冰柜,把牛肉和整只鸡放进去。隔着院子,他说,“这个简单。我教你游泳,下次再做水里的梦,就不算噩梦了。”

文箬笑了。“我会游泳,不用你教。游泳池里扑腾两下还成,真掉海里了,游泳扑通只会更绝望。”

李牧关上冰柜,弯腰把河虾倒进水桶里,提到文箬眼前,说,“看虾扑通吧。活虾,越扑腾越好吃。”

文箬嫌弃了,抬脚佯装要踢他,“滚!”

李牧跑去院子外接电话了。他的手机一直震动,他爸爸打来的电话。

他爸爸的声音传来,“李牧,你大早上干啥了?你爷爷和姥爷轮番给我打电话,让我接你回家。”

李牧问他爸,“那您来接吗?覃叔前天都来了呢。”

沈教授反问他,“如果我去接,你回吗?”

李牧拿乔了,“我考虑一下。”

他爹在电话里直接否定了前提。“不用考虑。我不去接,你妈也会不去的。你该干活,干活。该反思,反思。”

李牧诚心求助,“好吧。爸,辛苦您帮忙劝劝我姥姥他们吧。我上周发照片和视频少了,姥姥说没看到我的消息,睡不着。我今儿早上开了视频,带他们云逛了集市。爷爷、姥姥和姥爷又心疼我了呗。”

沈教授大早上被自己亲爹和岳父岳母轮番轰炸,心烦。“你自己的爷爷、姥姥、姥爷,自己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