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不从玉(17)
可怜策略还是有效的,李豫没有再开口赶他走。
不过再继续装可怜下去就不妥,他见好就收,决定转移话题。
“不过,我必须承认我走到今天是极其幸运的。
我博士时期有位同届的同乡,他很聪明。不过他一直说自己搞学术的运气不好,后来他放弃了博士学位转行金融。现在他一年的薪水可能是我的几十倍,你的一百倍吧。但如果说他比几十个我,几百个你更加聪明,也不是的。我们普通人的选择,有时候运气占的成分比较大。”
李豫稍微动摇些,说道,“你们天才总喜欢自称普通人。”
唐宋推着她来到客厅,俩人在沙发上坐下,“我哪里是天才。论智商,你、我、我的同乡,我们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周围的天才,我只见过一个,是做天体物理研究的。”
李豫问,“你们学校的?”
唐宋心里暗喜,新话题李豫感兴趣,有聊天的欲望,“不是。普林斯顿的,我那位同乡的好基友。”
李豫听明白了,是那个运气不好放弃博士却又运气很好挣大钱的普通人。
真是不爽,年薪是她百倍的普通人。
她把不爽表现在语言上,“那你的同乡岂不是双重痛苦,与天才做好朋友被碾压智商的痛苦,和你这个普通人相比运道不好的痛苦。”
唐宋盯着她,没错过她的任何表情,说,“他呀,有个相恋十二年的爱人,这些足以抵消你说的痛苦。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用我的运气去换。”
李豫瞪了他一眼,“不,唐宋你不会的。你只是说说而已。”
唐宋笑起来,说,“是呀,我只是说说。我会庆幸自己在喜欢的领域有几分天赋有几分运气。为了不辜负这份天赋和运气,我得加倍努力,不是么?”
李豫继续瞪他,“张扬又欠扁。”
唐宋放松下来,把身子向后靠在沙发上,“不要嫉妒我,李豫你也有张扬的资本。”
“唐宋,你要点脸吧。谁嫉妒你。”
话题变成插科打诨,也是唐宋最擅长的领域,也是李豫不设防的领域。
他说,“李豫你就是口是心非。我们很幸运从事的研究是自己感兴趣的,做的工作也是自己擅长的。我从实验室出来会觉得困,会觉得乏。但这些都是身体累,心还不累。你不也是么?
百万年薪固然诱惑人,不过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假如我现在打电话问老陈,他是愿意做科研还是愿意干金融,老陈一定会毫不犹豫选科研。没办法,因为他喜欢。只是他运气不好而已,现在没得选。”
李豫同意他说的身累心不累,目前自己对科研还是抱着十分的热情。尤其是这一趟西行,更是让她坚定了走科研的道路。她点点头,“是,不敢说我会一直保持这份热忱,至少现在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份喜欢比不上你们的热爱。我当时去读博是屈从现实条件的。我们专业读master没有奖学金,只有PHD才有奖学金。”
唐宋决定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一下,“李豫,你不坦诚哟。去美西读博不是因为傅从玉在那边吗?”
他边说边观察她的反应,见她没躲闪,又不敢让话题在傅从玉身上多停留,遂又问起来,“美东几所藤校的经济学不比你们学校排名靠前?还是给藤校给的奖学金比你们学校少呢?不应该呀,私立大学怎么也比公立的慷慨。”
李豫说过在感情上move on,的确是move on。她根本没在意唐宋言语中的试探。
此时,她需要陈述一件事实,“唐宋,你以为藤校是随我挑拣的呀。太看得起我啦。美西的offer是我收到的唯一一个美国本土高校offer。你能随便拿offer的藤校把我拒了。全部都是拒信,八大皆空。申请季快要结束时,还是我导师慧眼识珠,从万千申请人里选中我。我是Larry的天选学生。没有Larry,我可能会沦落到去夏威夷大学念书。”
唐宋很惊讶听到这段往事,“什么?李豫你还申请夏威夷大学?从藤校到夏威夷大学,申请季没有做过规划吗?我记得那段时间,傅从玉帮你整理过美国各大高校经济系的申请信息。怎么会?”
李豫玩着自己的手指头,回忆起那段时光,“跟你没法比。我无突出兴趣爱好,性格不突出,不擅长表达,大学时只顾着考试,也没有大牛帮着写推荐信。
夏威夷大学真的是在我拿到美东学校拒信后,心灰意冷申请的。
那会儿,我的同学们要么已经保研,要么工作已有着落。
我这不是心里烦躁嘛?随便就找了一家没有截至的大学,申请材料用的还是你们学校的,一字未改。
不过,如果没有好的offer,我也不会去留学的。
毕竟老李供我读书不容易。我当时想,大不了毕业后重新考江大博士。”
他轻轻抚摸着她的头,问,“等结果那段时间紧张么?”
李豫点点头,“紧张且焦虑。那时候只要焦虑,我就去体育场跑圈。最后Larry决定录取我并给我奖学金时,你不晓得我的心情。说来也好笑,在等待offer的过程中,我居然培养了一项兴趣,跑步。尽管这是一项很普通的兴趣。”
唐宋想拥她入怀,他的手臂抬起又放下,现在的氛围太好,他舍不得破坏。“跑步哪里普通。金融圈和IT圈都以跑步为潮流。”
李豫哭笑不得,“我又不在这些圈子里。”
唐宋还是把手臂放在她的肩上,“兴趣是为了取悦自己的,不应该分三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