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不从玉(69)
罗教授原本以为说服李豫这个新入职的助理教授很容易,没想到她在这件事情上较真得厉害。他不得不再三解释,“李老师,院长的意思真不是让您去道歉的,只是出席饭局。”
任凭罗教授怎么劝说,她还是没有同意。
李豫挂断电话后,下嘴唇和双手在抖颤抖着。她不得不把面前的电脑合起来,从旁边抽屉里取出咖啡盒,把开封的盒子放在鼻子前。她想闻着咖啡的香气,给自己提神儿。这会儿脑袋发胀,感觉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
这通电话带给她的情绪干扰,比学生投诉和企业家论坛视频加起来都要多。她被这种无礼且傲慢的特权恶心到。
这让她第一次萌生退意,要不要辞职去西非投奔Larry去呢?
李豫很快否定这个念头,不行,不能这时候做逃兵。
她在大学期间只是埋头读书,博士开始期间接触不同肤色,不同思维,甚至不同地区的人越来越多。那时候都有自家导师和同学们站在自己身旁,帮自己遮风避雨。如今工作后,所有的风雨都暴露在面前,自己必须学会面对,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她吐出口中的浊气,起身去洗手间,用凉水拍打着自己的脸颊和额头,直到彻底提神醒脑。
李豫回到办公桌前,打开新一期《经济研究》,翻到自己文章那一页。开始逐字逐句看起来,尽管这篇文章她前前后后看过不下百遍。这一次她看的极慢,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直到看到文章完结的符号。
她再一次确认自己这篇文章是纯理论研究,是在探讨政府的边界,文章没有任何含沙射影的内容。所以,她不接受莫须有的指控。
与上次被学生投诉后,她游刃有余的应对不一样,这次的投诉事件是权力极其不对等的三方在博弈。企业仗着大额捐赠对学院提出无礼要求,学院老师抱着息事宁人态度想要在暧昧中淡化,自己这时候处于三方博弈力量最薄弱的一层。
这次,她打开邮箱,邮件中陈述自己文章的结构和企业投诉的段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邮件的收件人敲好后,在点击发送之前,她手停顿下来。
唐宋课后从实验室回到办公室,在门口捡到看起来失魂落魄的李豫。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
“工作上遇到糟心事儿。不知不觉来到你这儿。”
唐宋领她进办公室,把一杯温水放到她手掌心,低声说道,“给我讲讲什么糟心事儿吧。说出来,我或许可以帮你出出主意。”
她简单概述了一下,问道,“我是不是很天真?毕竟3+3的合同,将来要评职称不仅仅看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还要评价人际关系等方面。这才三个月不到,我感觉要把副院长、院长助理都得罪了。”
唐宋摇摇头,“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但凡你有一丝一毫妥协,他们就会更加得寸进尺。你没有选择接受他们递来的第一层枷锁,而是选择打破它。真是好样的,李豫!”
“我还是有妥协的。我原本还想要求对方向我道歉。我刚才气势汹汹地想要找学院领导们自辩,不过邮件没有发出去,现在在草稿箱躺着呢。”她嘟囔着说道。
片刻后,她继续说,“我还是要多发表一些文章,将来在学院做不下去,还能去其他学校。”
“不会的到那一步的。真到那时候,我随你一起去。”他把她拥入怀中。
“倒也不用。现在交通方便,飞来飞去没有障碍。”她说。
唐宋还是坚决拒绝,“我恐怕不能承受两地的苦。”
李豫捧起水杯继续喝水。唐宋抱着平板阅读她的文章,不像理科论文如果是一个不相关领域的论文读起来会费劲。社科和管理类的论文,对他而言,完全没有阅读难度和障碍。
他读完后,提问道,“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费劲。只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的高管会联想到影射他们老板呢?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
“章副院长也知道,他是我们系主任也是我曾经的老师。文章投稿之前我发给他看过。他是除了我之外,最熟悉前因后果的。”
唐宋继续问,“有没有可能是他说过什么?不一定是故意的,或许是不经意提过。”
她说,“我想想。”
李豫陷入回忆中,她第一次找章老师,自己虽然心里很失望不过并未表现出来。第二次找章老师,还是在他的启发下,文章才修改成如今完稿的样子。第三次还是在他办公室,自己把期刊编辑同意发表的消息告诉他。他当时高兴的说,不错,等正式发表后,咱们学院办的《商业评论》也可以转载。
对的,就是第三次的时候,刘副院长经过章老师办公室,听到他们的笑声,还进来寒暄过几句。章老师说,“小李就前端时间的热门新闻写了一篇批评文章,被最新一期的期刊收录。年青人有激情,有勇气,可比咱们直言不讳多了。”
所以,症结可能在两位老师这里。
42|第42章
李豫想通这点后,拿起手机对唐宋说,“我先回学院。晚上回你那儿再向你更新。”
她到办公楼先来到章老师的办公室门前,里面没有亮灯,敲门声也无人应答。回到办公室后,她鼓起勇气拨通章老师的电话,电话很快被接起。她在电话里又将事情陈述了一遍,章老师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说,“不想去就不去。没事,老刘那边我和他说。”
“章老师,我是不是给您添麻烦了呢?”她弱弱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