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将军要追妻(233)
他中了毒,没有死,甚至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带着金羽军数百具尸首,从尸山血海中爬了回来。
在镇北侯府大门外,多少双眼睛,多少束目光在暗中注视着这座侯府。
一个掌管兵权多年的异姓侯府,一旦倾塌,多少门阀等着瓜分势力。
沈星煜踩着冰冷的小路,走上抄手游廊,当他经过某一处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那是一方莲花池,如今已是冬日,水面上的□□已经发黄枯萎,歪歪斜斜地垂在池壁上。
他想起当年自己跟父亲起了争执,被父亲罚跪在莲花池旁整整一日,两个天生的倔驴谁也不肯低头,一时间气氛十分焦灼,急得母亲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那时自己大病初愈,被父亲带到军中还不到一年,少年心高气盛,不懂父亲为何要逼着自己学那么多。
如今回想起来,父亲或许早就知晓一日在此高位,一日难得安稳。
而镇北军,便是沈家最大的倚仗。
只要沈家甘心臣服不让陛下心生猜忌,只要陛下不会听信谗言,北域需要镇北军一日,沈家便安稳一日。
可惜……
寒风吹过莲花池,那些早已干枯的花杆被风折断,飘在水面上,随波而荡。
沈星煜收回目光沿着回廊走向文心阁,身侧的手指悄然握紧,父亲啊父亲,可惜我们俩都错了。
我们俩最大的错处,就是误以为君心永远不会变。
常俞早已在文心阁内准备妥当,他为沈星煜换上一身紫色朝服,又将世子带回来的奇怪鹰羽稳妥收好,一切准备完毕后,常俞试探性询问:
“世子,可要老奴随行?”
沈星煜摩挲着指间的赤金虎符,凌厉的眉间藏着浓重的杀意,片刻后,他沉了沉声音:
“不用,听闻你遣人去买了十盘炮仗?”
常俞点头:“世子平安归来,老爷和夫人心生欢喜,又正巧快年节了,放炮仗也可以驱邪避灾。”
“在侯府门口点一挂,越响越好,炮仗放完了记得给沿街洒扫的小吏,还有周围的百姓们放点岁钱,一并沾沾喜气。”
沈星煜说完头也不回的朝侯府大门走去,常俞愣了一下,慌忙招呼小厮去搬最大的炮仗。
炮仗刚刚购回来,还未来得及登记入库,小厮手脚麻利地从车上搬下来一挂,众人齐心协力地将炮仗挂在侯府门口的粗木梁上。
鞭炮炸响,红纸飞舞,冲天的声响回荡在整个天都城上空!
这里本不是东市繁华的地界,听到炮仗响起,远处坊间的民众纷纷好奇地围了过来,不多时,整个镇北侯府门口便围满了人。
常俞乐得脸上开花,一边从竹筐中抓起包着岁前的红包朝众人撒去,一边高声道:
“二十三,糖瓜粘~喜喜庆庆过大年~”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匹黑色军马穿过人流朝宫城的方位而去,马上的人一身紫色朝服,眉目疏冷,似乎身后的那些欢声笑语与自己毫无干系。
……
“中了血婆娑,他竟然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霓裳宫内早已遣退了其他仆人,一柄精致的匕首狠狠扎在案几上,苏昭月握着匕首柄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变得惨白:
“那群沙蛮子是做什么的?!不是告诉本宫只要中了血婆娑便是死路一条吗,为什么沈星煜没有死,甚至安然无恙地回京述职!”
她的声音因为扭曲而变得干哑,黎婆婆谨慎地扫了一眼紧闭的门窗,走上前,将苏贵妃的手指从匕首上掰下来,压低了声音:
“娘娘,此时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沈星煜活着从北域回来已是事实,陛下肯定会犒劳沈将军和镇北军。”
黎婆婆轻轻拍着苏昭月的脊背,将她的神智拉回:“我们派出去的人手并未露出破绽,如今皇后病重,贵妃娘娘与安妃膝下同样育有皇子,娘娘应当抓紧使劲为四皇子谋得储君之位才是紧要。”
苏昭月恨恨地看着匕首上闪烁的宝石,一双美目中满是恶毒:
“一切都是因为那个来自苍梧山的云医师,既然本宫这一步计划落了空……”
她用力拔起扎在桌面上的利刃,雪白的手指在刃口上轻轻摩挲:
“当年,本宫的族人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所以,不要怪本宫疯魔,本宫只想让你们也尝一尝这亲族尽灭的滋味。”
第120章 师姐叶清
“我听到了, 那么大的炮仗声整个京城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宗启躺在回廊下的竹椅上,身上盖着一张水光油量的狐裘,一边漫不经心地晃着, 一边从小桌上的盘子中捏起一块绿豆糕放进嘴中。
嚼了两下,似乎是太干了, 又抿了一口茶。
看到身侧的人正出神的望着镇北侯府方位的天空, 李宗启放下手中的茶盏, 小孩子一般拉起她一根小手指,撒娇道:
“清清为何如此关注镇北侯府,今日沈将军一回京你便知晓了, 方才的炮仗声不用猜想肯定是那位沈大将军的手笔, 清清这么关注镇北侯府……”
竹椅上的人摇晃的吊儿郎当, 手指忍不住搓了搓她冰冷的指节:
“这样……本王可是会吃醋的,本王先前可是被沈大将军的弟弟一掌拍到了刀伤。”
他说着,见身前的人没有回应, 又轻轻地在她掌心中挠了几下痒:
“咳咳……痛的很, 如今还未痊愈呢。”
李宗启用帕子掩住唇,假意咳了几声, 目光看向身侧那一身冰冷如雪的女子。
叶清早已习惯李宗启偶尔不着调的行径, 她是他的死卫,奉命保护他的安危, 知悉他所有的秘密, 了解他每一步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