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129)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张跛子闪了闪眼皮,身子微微侧倾,登时蔫了半截。

“滚。”

萧野语气很轻,几乎只是对张跛子比了个口型,张跛子便逃命似的跑了。

张跛子从李美娘的家里离开了,这画面看着多少有点诡异。

“美娘,我们能进去坐坐吗?”花芜虽然说得客气,却不是商量的语气。

李美娘没有回答,只是默默转身,引着他们往里走。

一到屋里,花芜便问,“你适才说的,这个村子里的男人都死光了,是什么意思?”

“大海,大海他……托梦给我了,说他不会回来了。”李美娘忽地呜咽啜泣起来,“不知是在外头真真的挣了钱了,还是死在了外头。”

第82章 当我夫君

当年李植多方辗转,为了保护南溪雪而刻意低调。

没想到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多方辗转反而致使所托非人,刻意低调反而叫人忽视亏待南家的女儿。

那时候李美娘觉得小楠那个丫头定是死在外头了。

她做事总是那么笨,还不爱说话。

她没想到,竟然还有一天能够再见到她。

若不是先听到了声音,她决计不敢上前相认。

此刻,李美娘呜咽,可她心里其实是清楚的,李大海向来顾家,只要能脱身,他一定会回家。

他没回来,那就是铁定是回不来了。

想起李大海,李美娘心里一酸,眼泪也是真的,她是真的舍不得那样一个任她欺负的好人。

去年,村子里被招出去做活的人家,才第一个月就各自寄回了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啊,够他们家吃上一年了!

她家的李大海踏实肯干,身子健朗,还不能比其他那些个小身板厉害!

先去试试嘛。

若这活计不好赚吃,那就干上个完整年,一年就回来。

那也够他们好一段日子吃穿不愁了,再说妞妞如今也长大了,就要嫁人,虽说他们这里嫁娶办得简单,谁也别互相嫌弃。

可到底,女人啊,要挺直腰杆说话,还不得靠这点黄白玩意儿。

李大海原本还不愿意去,是被她逼着去的。

第一个月五两,第二个月只寄回了三两,后来便什么也不知道了,人也回不来,联络不上。

就这么到了今年开春,之前来招人的那位又回来了,亲自给出去的人挨家挨户地发银子。

还各自带回来了一封家书。

五两银子,一封家书。

主事人还说,到了中秋还会有银钱寄回。

李大海不识字。

那个人说这些书信,都是由村民口述,再由专门的代笔写出来。

真是笑话了。

李美娘也不识字,这整个春见村就没几个识字的。

这些村民拿到信后,便只能一窝蜂地挤到村里唯一的信客那里,央他一封封地念出来给大伙听。

可李美娘不去找人读信,因为她知道,李大海不可能给她写信,更不可能让别人代他写信,他就是亲自画只乌龟王八回来,他也不会去整这玩意儿。

李大海究竟去了哪里,他还能回来吗?

李美娘手里拽着刚到手的五两银子,终究是没有问出口。

省着点用,应该是能挨到中秋的吧。

-

“那些信里写的都是什么?”花芜问。

李美娘说完这件事的前后,夜已过了大半。

“也是后来听邻里说的,五十几封信,五十几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同样的话。大意都是:我在此处很好,吃穿不愁,活计尚且能够应付,得的银两多是寄回家里,家人不必担心。等这项大活做完,便能返乡,一家团聚。”

李美娘叹了口气,“这些话很笼统,村民们都没什么心眼,另一方面也是念着亲人的安危,不愿多想,还有那五两银子佐证,便都信了。”

那可是五两银子啊,倘若当真是人出了事,又何必多此一举?给他们送这钱过来。

再说了,那可是五两银子,这春见村大多数村民的一辈子能赚几个五两银子。

说句不好听的,五两银子,来买他们的一条命,那也值了。

花芜在这里生活过,大约能够猜到李美娘的意思。

心中不胜唏嘘,想起她在客来香花了十几两银子吃的那顿饭,那时觉得不心疼,这会儿却也蓦地心虚起来。

原来那一顿饭,也许可能就是他人的一生啊。

“当初那边来招人的时候,就没说过这是一项什么活计?究竟需要历时多久吗?”花芜问。

“好像是说过的,只是咱们也听着含糊,那头说多了咱也听不懂,他也不肯让人细问,来的时候说了,一经报名录用,便先给了二两银子。有了银子作保,谁还计较那些。张跛子原也想去,可因为跛脚的原因,人家也看不上。谁知后来,整个村子,就他一个男人留了下来。”

“就没人怀疑过吗?”

“怀疑什么。”李美娘心中情绪复杂。

花芜反应过来,是啊,怀疑什么?

怀疑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吗?

“李大海的那封信你还留着吗?”

“留着做什么?”

那封信或许只是一件跟李大海全然无关的物件。

噢,也不对,那是李大海拿命换回来的一件死物。

“我去烧点水吧。”

李美娘不耐烦地说着,起身去了外头的灶台,随后却又折去了里间,里间即刻传来零碎的翻找声。

须臾,李美娘便带着那封书信出来了。

花芜将信纸展开,竟然只是一张极为普通的生宣,薄得根本不像一封家书,倒更像是练字的稿纸。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