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九千岁(168)
他恨的不是让陈熙年丧命的大渝皇室吗?
-
他们一路走得慢,日暮之后,才赶到了另一处村镇。
萧野下马,扯了李成蹊一下,看他像流沙一样滑下马背。
李成蹊的胃垫在马背上,颠了一路,脸色都有点发青。
萧野从随身的行囊里掏出一个碧绿色的瓶子,单手起了瓶盖,对花芜道:“手伸出来。”
花芜愣了一下,乖乖伸手。
萧野抖了抖瓶身,一颗黄豆大小的药丸子从瓶子里滑出来,仔细去嗅,还有股淡淡的薄荷香。
“给他吃了吧。”
诶?
花芜心里麻了一下。
所以萧野一直是有解药的?
那李成蹊这一路的颠簸,岂不是凭白受的?
第108章 抱得动你
李成蹊摇摇晃晃了一路,做了一场很长的梦。
也不能算作是完完全全的一场梦。
梦境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叫他分不清楚,也不想分清楚。
今年赴京科考是他一意孤行,并没有得到父亲李植的支持。
自从那些事之后,李植无意官场,只想在浣州安稳度日。
李植甚至曾劝他不要参加科举。
京都的漩涡从没有一刻止歇过,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除非死了,或是幸运点,和他一样,成为一颗永远的弃子。
而李植觉得,儿子和他一样,有才华有抱负,可就是心不够狠,没法成为那个踩着千万尸身而过的上位者。
李成蹊的梦里没有萧野,只有他和南溪雪,他鼓足了勇气才牵起了那双久违的手。
他满心欢喜,可两人走着走着,不知为何就走到了悬崖边。
他突然一脚踩空,赶紧放开了手,自己掉了下去。
他以为命要没了,可突然有只手抓住了他。
坚韧而有力。
悬崖上趴伏着南溪雪。
他的身体在悬崖下不受控制地晃荡,可他看得那么清楚,听得那么清楚。
她伤心地喊着另一个人的名字。
她的眼里,也只有那个人。
-
李成蹊没想到睁开眼的那一刻,看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他。
暖黄的烛光将清冷的侧影映在墙上。
“接下来的路,是继续同我们一起,还是交由玉翎卫单独护送,你自己选。”
李成蹊没想到睁眼的第一瞬会看到萧野。
而萧野也没想到,李成蹊是彻彻底底抛弃了君子之风。
死乞白赖地跟着他们。
只是上路之后,李成蹊才发现,得不到,还得眼睁睁看着,那才是真的苦。
花芜一路对他很照顾,萧野也任由着,不争不抢,没有半点怨言。
可越是这样,李成蹊越是看得明白。
就跟他被下迷药时,做的那个梦一样。
那个趴在悬崖边上的女子,眼里心里只有别人。
心里最难受的时候,他才明白萧野那日问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是自己走,眼不见为净,还是跟着他们,直到心思麻木,亦或者,幡然醒悟。
李成蹊也没急着走,而是强迫自己留了下来。
他想,等哪一日心真的麻木了,就会彻底不再执着了吧。
现在,他就是想再看看她。
而这几日,花芜也发现了萧野的一点反常。
像是身上有什么锐利的东西突然被剥掉了一层。
投店之后,两个人又到镇上走走逛逛。
此时已临近京都,花芜想起王冬之前提过一嘴的当地熏鹅,便带着萧野半夜去了那家祖上三代都在卖熏鹅的铺子,央请他们演示一遍。
萧野给了几颗金豆子,大意就是买下了这个祖传的方子。
那家人原本不肯,后来看到玉翎卫的信物,得知他们不是同行,便也松了口。
不过他们坚决表示示范整个腌制的过程可以,但只做不说,在制作熏鹅的过程中亦不会回答任何问题。
能不能记下,事后做不做得出来这个味道,全靠悟性。
花芜没有异议,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煮胚的过程大同小异,就是在鹅肉已经煮熟,但骨头还没熟的时候,及时捞出、晾干。
最讲究的是预备熏鹅的锅底,最底下铺的是一层糯米,糯米上方铺了一大面切成段的甘蔗,甘蔗上又撒上了一层厚厚的红糖粉。
锅里不放一点水,将鹅胚放进去,盖上木盖子,要捂严实不漏烟,紧接着用小火焖上一个多时辰。
这等待的一个时辰里,花芜和萧野坐在大锅旁,吃着店家自留的半边熏鹅。
佐着一点小酒。
熏鹅的滋味果然很好,混着糯米、蔗糖、红糖的焦香。
萧野左手提着小酒杯,一口一口慢慢啜着。
比起品尝熏鹅的美味,他更喜欢就这么坐着,看她大快朵颐的样子。
他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到底喜欢这个姑娘什么。
一开始是觉得她能断案、聪明。
可后来想想,身处大渝风云中心的京都,又处在那样的风眼位置上,那一个个身居旋涡中心的女子难道有不聪明的吗?
只是她们个个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
萧野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答案。
虽然花芜也战战兢兢,可也难掩身上的随性和烟火气。
就像夏夜里的蟋蟀,秋田里的蛙声。
此时正毫无形象地啃着长长的鹅脖子的花芜,如果知道自己正被心上人比做夏夜里的蟋蟀,秋田里的蛙声,应当不会觉得十分荣幸。
她抬了抬手肘,碰了碰萧野闲着的右手。
“把那个鹅翅膀撕下来给我呗。”
萧野笑笑,正要伸手,花芜赶在他之前拉过那盘熏鹅,冲店家道:“帮我把这半边熏鹅剁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