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31)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没有正经活计。

一家八口人,全靠每月二两银子供着,且不说胡喜身处这样的位置,难免会顺带捞点油水,可再肥的油水,要凑够新月街的那座二进的宅院,还是很难。

“我我、我,哎……”

当了知县管家这些年,胡喜最知人情冷暖,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候拉他一把。

不如索性全都认了。

“不如就从青莲如何成了通房这件事说起。”花芜提议。

“哎……”

那件事发生的时候,胡喜就曾迷茫过,后来事态稳了下来,他的心也不再一直悬在空中,安实地落了下来。

不是有很多人都是这么过的吗!

不过胡喜一直都觉得,徐老爷在对待夫人秦氏的这件事上,不公道,也不聪明。

秦氏出身苏州锦绣布庄,嫁妆丰厚,徐茂虽说是个进士,可官场之道,若非秦氏不吝嫁妆,拿着金砖银砖给他铺路,徐茂指不准还留在京都等官儿做呢。

徐茂不厚道,享受着秦氏带来的红利,却一直嫌弃她的商贾做派,说她不解风情,一点儿也不温柔小意。

只有出身青楼的赵姨娘才是他心中的解语花。

男人嘛,胡喜其实看得明白。

徐茂不喜欢秦氏,是因为秦氏有钱也有手腕,这样的女人难免会让男人觉得挫败窝囊,雄风难展。

赵姨娘得宠,是因为她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对徐茂来说,是种纯粹。

纯粹的崇拜和爱慕。

可连赵姨娘自己都不明白,她的纯粹里,有一半以上是夫人秦氏的功劳。

徐茂想要摆脱秦氏,赵姨娘更想摆脱秦氏,所以徐茂被扯进了河堤款的贪墨里。

这座宅院是秦氏购置的,一众仆从的例银也是从秦氏的账上划,在徐茂和赵姨娘眼里,胡喜是秦氏的人。

于是赵姨娘给徐茂吹了枕头风,说了许多胡喜的不是,还向徐茂推荐了自己老家的表哥。

表面上说是先来给胡喜打下手,实则是为了日后取代胡喜做准备。

这件事正中徐茂下怀。

后来秦氏主动找了胡喜,要他和她站在一条线上,那时候,他家里的两个儿子先后娶妻,秦氏便说她在县城还有一处空宅院,愿意赠给胡喜的两个儿子作娶妻之用。

只要胡喜同她一条心。

他们合谋把青莲祭了出去,可徐茂那个老家伙将嫩草吃干抹净了,可心却还留在赵姨娘那里。

按照道理,青莲也该被徐茂纳为妾室,可偏偏因为赵姨娘不肯,徐茂便将这事儿压了下来,只给了个通房的名分。

赵姨娘为了这件事闹腾,说是本就被人压了一头,如今还要抬个小的跟她作对,跟徐茂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这件事到了最后,反是徐茂为了安抚赵姨娘,暗中挪了一笔银子出来,叫她回老家购置房产,安顿父母。

“赵姨娘从徐府带走了什么?”

“是,是一笔财富。夫人说,老爷给了赵姨娘一笔银子,让她回老家购置房产,夫人心里不乐意,便想把那笔银子讨回来,可因为徐老爷身陷贪腐案,夫人秦氏怕那笔银子被充公,所以才要我们刻意隐瞒赵姨娘的行踪……”

“就这样?”花芜觉得有点失望,这点冠冕堂皇的理由她也能想到。

“是是,就是这样!小人不敢有丝毫隐瞒。”

先后审了两个人,对账本一事却毫无进展,花芜有些气馁,眸光下意识地要去找叶萧。

叶萧的目光却是先一步捕捉到她的。

常远不知什么时候已回了小花厅,正站在叶萧身边,附耳对他说着什么。

叶萧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目光幽幽地回望花芜。

常远说完话后,叶萧对他点了点头,便向花芜走来,“今天先到这里吧,回客栈休息。”

嗯?就这样?

花芜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他们昨夜忙到大半夜才顾得上休息,早晨起来她又和王冬去新月街走了一圈,四人来到徐府时已近午后。

这会儿天都快暗了。

花芜不知道叶萧是什么打算,只能跟着走。

来到福翠楼,堂倌的又说起火田县“无鱼不成宴”的规矩。

讽刺的是,火田县上宴的鱼正是来自决堤河坝边蓄的一个水库。

昨日他们喝了鱼汤,今日便推荐他们试一试另一道“蜜汁煎烧鱼”,再配上一味清淡的石斛老鸭汤。

“师兄接下来是什么打算?”花芜候不住,偏偏回来的路上叶萧什么都不说。

“离开火田县。”

“已经打探到了赵姨娘的踪迹?”

“诶,你怎么知道?”常远抢先问了出口。

“那青莲……”花芜不放心,她答应过青莲要让她和韩洋见上一面。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徐茂之死虽是出自私怨,可他背后的事件牵连甚广,青莲一落网,若是交予火田县府衙,恐怕有人会急不可耐地让她和徐茂充当整件事的替罪羊,最好来个死无对证。

叶萧提前让常远带走青莲,既是保护,亦是表明了态度要在这件事上好好挖一挖。

花芜心事重重,正掂量着如何开口,堂倌来上菜了。

堂倌见他们连着两日都来,又是外乡人,便主动介绍道:

“蜜汁煎烧鱼选用的是河里的鲫鱼,去鳞、去内脏,用醋、蜜、盐浸渍后煮一顿饭的时间,捞出再用猪油煎,一边煮一边将锅里的汤汁用铲勺不停地兜起淋在鱼身上,直到汤汁收干,鱼身沸至色红即成。”

果然,煎过的河鱼外脆里嫩,裹着浓郁的蜜汁酱料,蜜汁的甜味裹着鱼香,还夹着一溜儿酸让人齿颊生涎。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