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60)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刚才王冬和你说了什么?”

萧野看着眼前人,双肩窄小,随便伸手一勾,就能轻松揽住,不禁皱起了眉头。

花芜的心思还在柳絮和萧野昨日的风情中没转出弯来,猛地听到萧野提问,头脑一热,冲口而出:

“他要喜欢男人,我才不喜欢呢,我还等着九千岁帮我娶一门媳妇。”

萧野:“……”

第38章 身有反骨

花芜随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的马车一直跟在官佑廷的马车后面,比起她和萧野一人占着一处车窗,看外头的风景,前面那辆载着四人的车厢里,则显得略微拥挤。

一盏茶的时间后,他们到了程溪镇的一处郊外。

一片参天大树的密林紧临着一处碧如青玉的湖泊,名为碧翡湖。

仵作和衙役指了指林中的一棵大树,“这是第一起案子的凶案现场。”

只见树下插着招魂幡,摆着鲜花供果、三茶四酒,三荤四素,香宝蜡烛和馒头,树的四周撒过一些东西。

还能隐约看见一些痕迹,是几枝泡过的茶叶和一些米饭。

树上贴着用朱砂所书的黄色符条。

再看官佑廷的神色,花芜猜想,这些应是官家人所为。

“乃是家父听了大人昨日所言,特请术士为亡弟所设。”

官佑廷站在树前,口中念念有词,“太上敕令,超汝孤魂,脱离苦海,转世成人。鬼魅一切,四生沾恩。敕救等众,急急超生。”

官佑廷念完,朝花芜苦涩一笑,“这是往生咒,家父有命,叫家里人晨昏必诵,其实,程溪县之前一直不风行这个,故而在大人到来之前,我们并没有人想到过这一层。”

花芜点点头。

其实,这三起案子已过去有些时日,如今并无法从现场再寻出什么特别来,花芜不过是想走一走,找一找这其中的联系。

而与这树隔十里之地便是第二起凶案发生的地方,碧翡湖浮尸。

再到第三起命案里被焚尸的地方,竟然也只隔了几里远。

“是不是因为这三处凶案现场离得近,故而也作为并案处理的一项依据?”花芜问。

“是。”衙役答道。

如此一来,花芜愈加疑惑,既然如此,为何官镜廷的案子和往后两起案子会有那般区别?

若真是同一人所为,结合卷宗里的那几处描述,那倒真像是……

像是赶工做的。

返程的路上,再无需官佑廷的马车引路,给萧野拉车的骏马矫健,一路奔在前头。

午后阳光热烈,花芜口渴,微张着唇,配合着对案件的思考,时不时轻咬一下。

丝毫没有察觉到对面之人的心正在被火烧火燎。

萧野的心没被烈阳烤得烦躁,却禁不住花芜这几个无意识动作的撩拨。

此刻,他们之间并无矮几。

可却多了一道鸿沟。

萧野不知道昨夜是如何说服自己的,有个人似乎能治愈他的顽疾。

即便这个人是男人,是太监,那也胜过他一辈子软不拉耷。

喜欢一个太监,总比对谁都提不起兴趣要好吧!

说不定,这只是开始,有了这一次,以后他就正常了呢?

可这个小太监今天说什么了,说他不喜欢男人,还说想娶一门媳妇。

那他萧野这辈子,岂不是没盼头了?

萧野总结了这些时日和这小太监的相处,得出一个道理:这人身上有反骨。

小事顺从,好拿捏,可在大事上,却有股反劲儿。

萧野伸直了长腿,交叠隔着,几乎就要碰到花芜身下的矮凳,像是刻意在侵略小太监的领地。

他右手抄于胸前,左手肘抵于右手腕上,食指在唇边轻轻摩挲,克制着体内呼之欲出的冲动。

不能急,必须徐徐图之。

——他在心里这么告诫自己。

皂顶马车在程溪县的一家汤水铺子面前停下。

花芜在车上便闻到了一股香甜清凉的气息,她本就口渴,还想着回了县廨之后再约王冬一同出来饮茶。

这会儿,倒是不用萧野解释,寻着味道就自己跳下了车。

土包子进城一般,在汤水铺子前东张西望起来。

“怎么,你的那本杂记里,没提过程溪县的夏日汤水?”

花芜愣了一下,狡黠地摇了摇脑袋,“还真没有。”

也听不出真假。

各色各样的汤水上头吊着木制的牌子,分写书着:“酸梅汤、甘草汤、药木瓜、姜蜜水、江茶水、香薷饮、紫苏饮、漉梨浆、凉水荔枝膏、雪泡梅花酒”。

花芜站在盛放这些汤水的长条食案前,只觉得脚下不断地冒着凉意。

一仔细看,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食案,而是红砖垒成的长条形凸起。

萧野凑了上来,“就跟热炕一样,这叫冷室,里头放的是冰砖。”

“冰砖?”

花芜没多想,只道原来富庶的城镇就是这么避暑度夏的呀!

真羡慕!

“用硝石所制,应当是从府衙里偷偷买出来的。”

萧野刻意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不得了的秘密,因而,也靠她靠得极尽,像是怕走漏了风声一般。

“什么意思?”花芜也学着他的模样,踮起脚尖,将唇往他肩上凑了凑。

萧野心里似有一群浮蝶飞过,正想抓住点什么,花芜已缩回了身子,站在那儿,盯着一大盆药木瓜发呆。

那药木瓜是用蜂蜜同几种药材先将木瓜腌制一番,搁滚水里煮到发白,再捣成泥,最后与冰水混合。

“想吃那个?”萧野问。

花芜的确想吃那个,闻起来最香,可此时也只能忍痛,违心地说了声“不要不要”。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