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66)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虽说如此,但也能从其命名中窥探出当地人对此湖的喜爱。

碧翡湖波光潋滟,水鸟成群,风光秀丽。

周围亦散着一些村落。

夏季雨后碧翡湖中更是积了一层厚厚的碧色浮萍,每到这个时候,便会有村民带着孩童到碧翡湖畔玩耍、打捞浮萍作为家畜的饲料。

裴娘子今日带着闺女和小儿赶在天刚亮时到了碧翡湖。

她带着斗笠,拿着捞具,站在湖畔,让阿姊带着阿弟在一旁玩耍。

“别往湖畔靠咯,两个祖宗。”

阿姊听了娘亲的话,带着小弟去旁边挖蚯蚓。

挖着挖着,阿弟忽然觉得有个地方挖不下去了。

他不服,双手抓着被雨砸落的树枝,在那个地方使劲往下刨。

可深挖下去,越发的吃力,他的木棍像是被什么东西给缠住了。

阿弟觉得不对,探眼往土里看。

怎么好像……

是人的头发丝儿?

“啊!”阿弟一屁股往后跌坐下去,反应了那么一瞬,这才猛地哭叫起来,“阿姊!阿娘!那是什么?是什么啊!”

-

早晨,花芜睁开眼便赖在床上,享受着这场酣眠带来的舒畅心情。

县廨的垂花门外忽地响起一阵脚步声,慌慌张张地由远及近。

她的房门被急切地叩响了。

“大人,大人,碧翡湖旁又死了一个人。官县尉请大人前去一看。”

第42章 碧翡湖畔

这是一具被埋在土里的尸体。

面目被毁,尸身轻度腐败。

花芜和王冬赶到的时候,官锦城正带着仵作在现场勘验。

一旁,三丈开外,另有官差正在给裴娘和孩子们录口供。

裴娘脸色极差,怀里揽着的两个孩子,背对着尸身,可孩子们面上的惊恐却如同凝固了一般,无法散去。

正好也是一对姐弟。

花芜扫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酸意。

几日不见,官锦城明显又添了几缕银发。

幺儿的死和连环杀人案带来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让这个程溪县县尉喘不过气起来。

“花大人、王大人。”官锦城虚虚抱拳行礼,中气不足,“这等腌臜之地,原不必叫二位大人亲自前来……”

“官县尉客气,玉翎卫身为圣人之眼,谛听民意,体察民情,乃是本职。”王冬客气回礼。

花芜点了点头,接过仵作递来的油绢布,蒙住口鼻。

发臭的尸身,又在土里不知埋了多少时候,一场暴雨过后,发散出来的气味,直叫人作呕。

其他人都离得远远的,花芜先是看了一眼被仵作从尸身上取下的绳套。

忽地觉得哪个地方有些别扭。

她再向仵作借了一副油绢手套,摆弄起那件绳结来。

“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程溪县仵作复姓钟离,他看了过来,比对了一眼验尸格,没做调整,“不错,保持原貌,废了好大的劲儿才从尸身上取下来。”

因为在连环杀人案的共同点上曾提到过绑人的麻绳。

仵作自然不敢怠慢。

当然,这属于县衙内部机密,并无走漏风声,故而凶手的这次作案,并没有刻意避开这处关窍。

麻绳上沾着不少泥土,花芜对着麻绳比了几个手势,嘟了嘟嘴,这才将麻绳捡起来,仔细看了看。

“和之前发现的麻绳一样?”她问。

“之前也想从这麻绳入手,看看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钟离仵作无奈笑笑,“可这麻绳,也就是普通麻绳,无论是家中还是街上,比比皆是,并无甚特别。”

花芜并不认同,却不在此处点破。

花芜再进一步,尸身面目被毁,残余的部分呈蜡黄色,头颅顶端浮着一堆乱糟糟的头发,头发上绞着一根小树棍。

饶是花芜胆大,此刻也不愿再看下去,侧了侧身,看向那对姐弟和母亲。

心里头充盈着复杂的情愫,他们并不幸运吧?

可看到他们此刻紧紧地抱在一起,又是何其幸运。

王冬捏着鼻子过来拉她,想叫她走远点,好歹避一避,花芜却没动,转过身去问钟离仵作,“能看出是什么人吗?”

“哎!是件怪事!”钟离仵作摇了摇头,“这是个男人,可是,他下半身的阳物,没了!刚看了他的眼球,有些水肿,腹部有一处明显的刀伤,初步估摸是因腹部的刀伤致使血枯而亡。”

脸色蜡黄、眼球水肿……

花芜脑中闪过一张白皙的脸,脱口而出:

“会不会是铅粉中毒?”

“铅粉?”钟离仵作先是皱眉,随后眸中闪起亮光,露出赞许的神色,“莫非大人也是仵作行人?!”

花芜摇摇头,“并非如此,我只是在小时候见过一个铅中毒的人罢了,邻居家中有个婆娘偷了汉子,便同情郎合谋,将自己平日用于敷面增白的铅粉加入丈夫的饮食中,久而久之,丈夫脸色变得蜡黄,两只眼球肿得厉害,紧接着便失明了,最后,那位丈夫死状狼狈,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屎尿齐流,那粪便还是……还是黑色的。”

“不错不错,大人说得极对,方才所言,正是铅中毒的症状。”

“可是,这人……既然已有中毒之症,为何还被人在腹部捅了一刀?是担心其死得太慢吗?可若是要其立即死亡,给个痛快,又为何要选择下毒?难道这下毒之人和捅刀之人,不是同一个?”

花芜纳闷,刀伤和中毒之症同时存在一人身上,似乎是种矛盾。

“或许是死前才被灌入了大量的铅粉,又或者凶手原本想要将他慢慢毒死,可后来被死者撞破了奸情,便给了他一个痛快。”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