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九千岁(92)
萧野陷入沉思,那一年的事,他因受伤在家修养,并无亲身经历,永定侯也不过是个空有其位的闲职,并没有真正搅到朝堂最深的那层旋涡里。
若要从头到尾彻彻底底了解当年之事,那么就只有……
从圣上那请得紫来阁最顶端的库房钥匙,查找当年玉翎卫的办案卷宗。
第59章 来之则安
迟远看着花芜离开紫来阁。
忽地觉得怀里的另一件东西有些烫手。
他小跑至萧野身侧,想先看看主子的眼色,可主子愣是没给眼色。
他也不知该如何,只要按照原定计划将怀里的另外一份调查拿了出来。
“爷,这是……”
萧野斜眼一睨,“你看过了吗?”
“我?!”迟远瞪着两颗圆溜溜的眼珠子,“我哪敢啊。”
“嗯,放着吧。”
迟远原本对着里头的内容还有些好奇,这会儿也得悻悻地放下,悄悄地离去。
你看过了吗?放着吧。
这里头的潜台词绝不是,待会儿一起看。
而是:放着我待会儿自己看,你识趣地退下吧。
这么些年,迟远很识趣。
直到屋里再没第二个人的动静,萧野才搁了笔,捏起案上的信封。
薄薄的牛皮纸,里面藏着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整整二十年的秘密。
他对花芜感兴趣,不仅仅是对现在的他,还有他的所有过往。
在花芜要求他调查杜莞棠之前,其实他就已安排了玉翎卫对花芜的暗察。
只不过,这条线做得极其隐秘,由他萧野亲手设计调查事项和分工,并由迟远亲自安排主导。
最后再通过这些零碎的片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事实。
如今被萧野捏在手里的,正是这些极待拼凑的信息碎片。
-
花芜蹦蹦跳跳地用前脚跨出紫来阁,一迈后腿,脸上的神色就换了个样。
不再吊儿郎当。
其实她和杜莞棠两个人,命运是何其相似,可后来的境遇却又不同。
花芜十分感慨,所幸在庆平十七年她遇到了愿意冒险救她的世伯,尔后虽然被寄养的那户人家苛待,但出逃后却也遇到了善良的花爹爹。
杜莞棠其实也是身不由己,被命运所迫害的可怜人。
“骄奢淫逸”案的四名死者,又有哪一个没有恶名在身。
善恶好坏实在难分。
不过是命运交织起来的一张网,缠住了所有人罢了。
此时外头暮色沉沉,晚霞也褪去了不少颜色,如同迟暮的美人,垂垂老矣。
日落后日出,那便又是崭新的一天。
时光如梭,可有些经历,却不是三年五载就能轻易忘却的。
自八年前从井里被救出来以后,她先是在父亲挚友李伯父的全力疏通下,被接回李家。
可紧接着李家恐她父亲的案子再生变故,便把她偷偷寄放到乡下,掩人耳目。
李家人则买了一个身体羸弱的同年岁的女童,养在家中,半年后,女童病亡,李家便对外声称,那个接回来的孩子福薄,已不在了。
李伯父为了不让人寻到她的行踪,刻意没有和乡下来往,只在暗中银钱支持,但也不敢给多,怕引人注意。
这事做得隐秘,辗转几道,故而那对寄养夫妇也并不知她真实身份。
恰恰正是因此,那家人经常苛待她,不仅指使她干粗活,还用着李家送来的银钱将自己的女儿娇养起来。
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却把带来这笔财富的人当做了家里的粗使丫鬟。
不过这些,花芜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决定出逃,还是因为有天夜里意外听到了那对夫妇的谈话。
那段日子,花芜连着好几天夜里冻得睡不着,便在烧火做饭时故意留了一点火星子,想着夜里偷摸着去暖暖。
路过主卧的时候,只见里头还燃着一点昏黄的灯,她猫着腰打门口经过时,却感觉到了一股热气正在往外涌。
于是她便蹲在门缝边,没想到那股热气竟还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
花芜觉得奇怪,李美娘不是说他们家冬日里从不烧炭,全靠活络身体硬扛过来的吗?
在她提出想买个小碳炉或是汤婆子在睡前暖身的时候,李美娘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她。
“小丫头,在咱们家,可没有燃炭的规矩,你们城里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叫既然来了,就安安分分的,别一天到晚给老娘整这些幺蛾子。”
李美娘瞪着眼咬牙,指尖使劲戳了戳她的脑袋。
花芜懒得纠正,那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
不过李美娘的话的确也不错,既然来了,就安安分分的。
别添乱。
好歹这里,还有四壁,还有床榻,还有人能陪她说说话。
或许,还能有几分盼头。
李家伯伯总不能真的对她不闻不问,把她忘了吧。
后来李美娘还叮嘱她,若是真的睡不着,就起来跳一跳蹦一蹦,身体活了,便不会觉着冷。
嗐!
可怜花芜白日里连口热汤都难得喝上,那个年纪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她每天都要忍着饥饿入睡。
当她听了李美娘的话勒紧腰带,蹦了两下时,只觉得指尖发抖,双腿无力,胃疼得难受。
这还怎么活?
都快饿死了!
于是她也学会了偷偷摸摸。
清早起来偷鸡蛋,飨食歇火后便偷偷留着一点火星子,把清晨偷到的鸡蛋塞进柴堆里,晚上便偷着吃。
有几次实在太饿,又太紧张,做贼没个经验,总是提心吊胆地怕被发现,吃快了噎到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