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对街小饭馆(117)完結
“这是今日最后一些茭白了,我给三娘炒了,您一并吃吧。”
冬日的茭白鲜嫩,码头上随处可见有卖茭白的。用于油焖,用于酱烧,都滋味鲜美,油香中饱含着一股清甜。
“茭白,好东西。”
荆三娘夹了一块,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我的儿子就很喜欢吃茭白......如今想来,他到底是真的喜欢吃茭白呢,还是喜欢冬日里去泥塘里挖茭白跟那些摊贩去换瓜蒌呢。”
“三娘,您有儿子了?您看起来很年轻啊。”
她怎么瞧,都觉得荆三娘与舅母的年纪相差不了多少。
“是吗?”
荆三娘抚了抚自己的脸颊,“沈小娘子的嘴这般甜,我儿子都很大啦。”
“三娘您生冻疮了。”
沈雁回注意到了荆三娘的手,与她年轻的脸庞大相迳庭。
她的手倒是有些粗糙,手指关节处俨然一片绛紫色。
“冻疮这东西,得过一次便反反覆覆,只要不甚注意,一到冬日里便会得,我都习惯了。”
“若是保暖得当,也能养好的。譬如三娘您方才说那瓜蒌,也有治冻疮之疗效。”
“这个我知晓,我儿以前就给我涂过,确实有效果。不过,我成日都在外头,风吹雨淋的,那也没什么办法。”
荆三娘说到这儿,登时眉飞色舞,“沈小娘子,你没有去过漠北吧,那儿可真漂亮。好大的草原,好多牛羊。在那边,你想怎么骑马便怎么骑马,想骑多久便骑多久,没有人会管你!”
“三娘去过很多地方吗?”
“那是自然。南海,漠北,高山,我都去,好畅快!”
说起这些东西,荆三娘便滔滔不绝地与沈雁回讲起了那些美丽的风光。
“三娘既是喜欢出去闯荡,怎么来我们青云县了。”
二人言谈举止间,沈雁回也被荆三娘所说的大好河山给吸引。
她心中想着,若是以后得空了,她也出去瞧瞧。
大雍疆域辽阔,小小青云县只是九牛一毛。
“找人呐。我初来乍到,对这青云县并不熟识,也并不知晓夜里去哪里歇脚,此番只能向沈小娘子打听打听......”
荆三娘眯起眼睛,微微一笑,“请问这儿的县衙怎么走?”
沈雁回握着锅铲的手一滞。
“三娘有冤情?”
“非也。”
荆三娘摇了摇头,塞了一口饭,一边咀嚼,一边继续攀谈,“不瞒沈小娘子,三娘我此番前来这青云县,是为投靠。”
“不知三娘与县衙里哪位差爷有亲?”
“非也。”
荆三娘继续摇了摇头,凑到沈雁回身边,悄声说道,“沈小娘子,我与你说,不是县衙里的差爷......”
“那便是找的明公子咯。”
沈雁回握紧了锅铲。
“嗨呀,不是的。”
荆三娘咬了一口鸭腿,几乎耳语,“是找你们青云县的县太爷。”
谢婴?
沈雁回几乎要捏碎这锅铲。
她长舒了一口气,仔细朝着荆三娘望去。
她长得很漂亮。
真的很漂亮。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说的便是荆三娘这样的美人罢。
“三娘找谢大人,是什么事啊?”
沈雁回扯出一抹笑容。
“也不是什么大事,左不过是一堆家事罢了。”
说起谢婴,荆三娘像是在攀谈一位故人,十分熟稔,“我初来乍到,没有地方去,只能去投靠他了。”
家事。
很好。
沈雁回使劲咽了咽口水。
“家事嘛......那三娘与谢大人,是什么关系?是姐弟?”
也没听说过谢婴有姐姐啊。
“这不方便说罢。”
荆三娘饮了一口梨汤,嘴角含着浅浅微笑,冲沈雁回眨了眨眼,“毕竟眼下我初来乍到,不愿将我与他的关系分说,若是传来传去,怕是影响不好。”
明成不是说谢婴从未娶亲?
这便是,从未娶亲......
沈雁回只觉得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酸楚,似是在上面压了一块大石头。
是谁日日过来说她的饭做的好吃。
是谁牵她的手,牵一日都不愿放开。
是谁将她小心抱起,在她耳畔说再给雁雁掷一百个。
谢婴,你这个骗子。
今日的冬雪,好冷。
“沈小娘子,你怎么了?”
荆三娘伸手在沈雁回的面前晃了晃,“怎的像是要掉眼泪似的,莫哭。三娘不该说这些的,三娘逗你呢,莫哭莫哭!”
谢婴,你这个大骗子。
她再也不想理他了!
都生儿子了,都生儿子了......
下次谢婴再来,她就在他饭里下巴豆!
沈雁回用手狠狠地抹了一把眼角。
真想把自己好好骂一顿。
她为什么要喜欢谢婴。
他可是探花郎啊,说实在点就是圣上都承认的好皮囊,所以当年定是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榜下捉婿。她那时还在跟着老师在现代勘察现场,什么大雍,她来都没来。
也不知谢婴有多少红袖添香。
美色误人!美色误人!
竟是一位有了儿子的父亲......她可不好这口。
沈雁回又抹了一把眼角。
她一定要好好挣钱,日后再找个比谢婴还要好看的。
“沈小娘子,莫哭!”
荆三娘从凳子上连忙起身,急得就差没伸手给沈雁回抹眼泪了。
“我同你说沈小娘子,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实则谢婴,呸,谢怀风,他是我......”
不远处露出一个莲青色的影子,撑着一柄青伞的谢婴从积了雪的青石板上快步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