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对街小饭馆(149)完結
沈雁回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卖你作甚,浑身一点肉都没有,人牙子买你去都亏本。”
阿福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卖你作甚,浑身一点肉都没有,人牙子买你去都亏本......
是初春吧,他认识刘成,也是这样一个初春。
码头上的风很大,可那日是他记事起,最温暖的日子。
眼泪大颗大颗地往碗里掉,他抽泣道,“谁说会亏本,我,我可能干活了,是,是你不识璞玉......”
“小小年纪,若真想当璞玉,便跟雁雁姐姐好好挣钱,说不定日后还能上学堂呢。”
面前之人言笑晏晏。
恍惚间,阿福似乎又见到了那个成日里叫他呆瓜的身影。
“阿成!”
阿福扔下碗,扑到了沈雁回怀里痛哭,“你在哪里啊,阿福好想你,你不要阿福与牡丹姐姐了吗,阿福好想你啊......”
初春的码头,风大。
是时候该离开了。
“雁雁,其实我也备了花。”
忙碌间,沈雁回出来喝水,无意识地拿起谢婴的茶杯便饮。
“大人,您到底买了多少花啊,累死小的了......雁雁,赶紧给牛捕头整俩馒头,不行了,饿晕了。”
牛大志与一众捕快风风火火地从外头闯进来,人人手上都捧着各种颜色的花。
“好漂亮的牡丹。”
各色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紧密贴合,开得极旺,娇艳又富贵。
张伟欣赏着面前牡丹的艳丽之姿,“青云县竟有人能在初春育出这样的牡丹,那本官也要买几株带回铜锣县。”
“青云县哪能啊。”
牛大志疯狂地嚼着大肉馒头,“是咱们大人从汴梁买来的,算着日子,今日一早到的码头,咱们哥几个朝食都未用,去扛的。富贵的牡丹,左扛右扛都不行,只能捧来了,那花盆与土比花重不知多少,给哥几个累得够呛。”
“辛苦各位,今日本官请吃饭。”
谢婴转身朝着沈雁回一偏头,似是讨赏,“雁雁喜欢吗?”
不知何时,谢婴总喜欢偏头。
“喜欢。”
这也太太太太富贵了!沈雁回自己也没有见过品种这样多的牡丹,艳丽且张扬。她叫人小心地抬到一旁,心底暗暗发誓,日后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这牡丹。
“为大人做事,小的们义不容辞!”
牛大志与捕快们异口同声,美滋滋地去跑去看悬着的菜牌。
“怀风兄真是大手笔,易达自愧不如。”
蝴蝶兰在几盆牡丹之中霎时失了颜色。
“只要雁雁喜欢,牡丹与蝴蝶兰,并无区别。”
谢婴给张伟倒了一杯酒,“易达兄一路前来定是疲累,打算今日何时启程啊?”
“今日吗?不回去啊。如今铜锣县十分太平,易达也已将琐碎的公务全然整理好。”
张伟嚼着卤鸡腿,将谢婴倒好的酒痛饮下,赞叹一声。
“所以,易达准备在青云县,呆上个十天半个月的。”
第57章 熏豆茶,砂锅鱼
“软绵绵, 不准跳到桌子上去!”
沈锦书一边蹑手蹑脚将身子往前一扑,一边嘟囔,“这是阿福早上才擦干净的桌子。”
“没关系的, 我再擦一遍!”
小饭馆位置朝南,窗户都支开着,恰逢辰时, 堂内亮堂干净, 且花香四溢。
牡丹与蝴蝶兰互为斗艳, 晨起的风吹过悬着的菜牌,一派欣欣向荣。
沈锦书嘴里叼着只枣泥馒头, 正与软绵绵嬉闹;沈丽娘搬了个凳子坐在一旁, 绑了攀膊揉面;陈莲手中正拖着两只梨,琢磨着今日的果盘要雕成何模样;阿福拿着抹巾, 一遍又一遍地扫过桌面,非要将上头擦得闪闪发亮才可。
沈雁回,正杵在柜台发愁。
这两日如意小馆的生意不错。每逢饭点, 整个馆内便座无虚席,这叫沈雁回一个懒觉也没的睡。
小饭馆尚在试营阶段,需得卯时初刻起身,去集市的菜摊上挑选最为新鲜且价格尚可的菜。待终于将菜给拉回后, 还要备菜。即便是只备一个中午的菜,细细算来, 至少也需一个时辰。
初营时,尚且还有祖母与舅母打下手, 可若要如意小馆长长久久地开下去, 必须得招些伙计。
沈雁回本想自给自足,开个似面铺那样的就好, 只需她一人再招个伙计即可。
谁知小食摊帮她积累了一批食客,开业时分发了不少“宣传单”上头的条件吸引人,那两位县太爷也给足了她面子,让她的小饭馆生意实在是红火。
实在红火,也实在疲累。
才备好一堆菜,又拿着算盘仔细盘算账目的沈雁回头有些发晕,恨自己没有长上八只手......
缺人!缺人!缺人!她昨日就写好了聘单,在街口的告示处贴着,定要好好招两个伙计才行!
“今日软绵绵怎这般好动,换作平日,这个点它还在凤姐儿怀里睡着......”
沈锦书叼着馒头,话也说不利索,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四处乱蹦的软绵绵给捉住,将它使劲地搂在了怀里。
“凤姐儿没听见吗,厨房热闹着。软绵绵的鼻子灵,闻到味道了。”
沈丽娘手执擀面杖,将揪好的一个个剂子擀成薄饼皮,又在两面刷好油,五张为一摞,放在扁箩内。
大堂并不吵闹,能清楚地听见厨房内传来的阵阵泼水声,正是鲜鳜鱼在木桶里头扑腾。
“软绵绵,你可吃不下这么肥的鳜鱼,它们可是比你的肚子还要大呢,不可以贪心。”
沈锦书一手拖着软绵绵,一手去接嘴里的馒头,“这是雁雁今日要做菜的鱼,晚些凤姐儿剥两只水煮虾子给你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