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衙门对街小饭馆(176)完結

作者: 莲子舟 阅读记录

他的身后,跟了一只小狗崽。

沈雁回再次觉得,与读书人说话好累。

一想起日后沈锦书也会变成谢婴与苏玉环,她更累了。

不是一开始是问的在笑什么吗?

如何眼下感觉二人像是锅要炸了般相处。

“在下还是要多谢大人,查明案情,还在下一个清白。”

苏玉环收回折扇,朝着谢婴微微行礼。

“不必客气,谢雁雁就好。”

谢婴往沈锦书身旁一坐,盯了一眼她学的字样,有苏玉环的几分味道,忍不住夸赞,“凤姐儿的字愈写愈好看了,谢大人教你簪花小楷,想学吗?”

“好啊!”

是沈雁回受了原先码头上木箱机关锁的启发,瞧出书房的锁与机关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锁双扣,根本就不是什么密室。

书房梁上有扇透气的天窗,虽不能直接进人,但从上往下看,恰巧能看清正对的桌案。

虽是雨骤风急,却因清明几日下雨,屋檐上生了青苔,印了半枚脚印,并未被冲刷干净。

沈奈本想夜访杨慎行,问问他莲清书院下任山长之事,奈何他来时苏玉环就已经在内。

他生了好奇心思,爬上天窗,想要瞧瞧二人在说些什么。

苏玉环曾与杨慎行吵过几次,并不是因为莲清书院的男女同堂。

他是苏玉环的老师,亦是同意苏玉环进莲清书院当女夫子的引路人。

杨慎行古板了一生,偏偏在授课生涯中遇上了苏玉环这样一个人。她勤学好问,从不拘泥于女子身份,是他带过的女学生中,最出彩的。

百姓中有些钱财的,送自己的女儿来读书,不过读上两年,识得些字,便不再来了。

只有苏玉环,便是一日挖几箩筐的藕,也要继续求学。

若不是他跳下河中,将陷于泥泞中无力起身的苏玉环拉了上来,世上哪还有苏玉环。

怎得是个女子,杨慎行不懂。

“请老师允我继续读书。”

苏玉环凑了秋日的学杂费,跪在莲清书院的门口,不断磕头。

她挖藕挣的钱,根本不够费用。

十二岁的苏玉环,穿了一件薄衫,满身污泥。

她特别瘦,就像她挖的那些藕,细细一截,沾满了泥。

可藕如莲一般,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

比雪犹松在,无丝可得飘。洗干净了,照样是洁白无瑕的。

他怎得同意了,从来都古板的杨慎行有些不懂自己。

再次能进入莲清书院的苏玉环渴望知识,更加出类拔萃。

杨慎行觉得,若是她能走科举就好了。

苏玉环凭借自身,正在慢慢拔出杨慎行身上对男女求学的偏见。以至于后来杨慎行将她招为莲清书院的女夫子,再同意蒙学,继而同意男女同堂,一步一步,将莲清书院变成如今的样子。

他们俩争吵,是杨慎行劝苏玉环走科举。

苏玉环并不依。

“玉环,陛下新政,已经同意女子走科举了,你之才华,不要无端浪费在莲清书院里。”

苏玉环夜访书院,一是还书,而是挑明本心。

“人各有志。眼下莲清书院男女合堂需要玉环,新招了一批孩童聪慧异常,很是可爱。若玉环走了,他们会想我的。”

她宁愿留在小小的县里,当一名小小的女夫子。

自她来了莲清书院,见着他们求知若渴的面容,就已经决定好在这里生根发芽,永不后悔。

杨慎行从来就没有看错人。

他知晓苏玉环不会去,便早就想好山长的人选。

苏玉环走后,戴佳伟来过,不过是为了男女合堂的事劝解杨慎行几句。未果,便只好作罢离开。

戴佳伟此人古板,让杨慎行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但古板归古板,若是有女学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嘴上虽念叨着“区区此种问题,都不懂吗?待你出去了,别说是我戴夫子教过的学生。”,但他还是会指点一二,本性并不坏。

唯有沈奈,虚情假意。

他偷偷在招生时多收钱财,拢共就那么些名额,若是去找沈夫子,给足了银钱,他便能划去别人的名字,改成给钱财的那人的名字。

若不是有人托他的仆从张大,将此事告知他,杨慎行至今还蒙在鼓里。

山长之位,是断不能留给沈奈的,他还准备辞了沈奈。

有德,才配称为师。

杨慎行与苏玉环在书房中商议辞退沈奈之事,全被天窗上的他看在眼里。

待苏玉环与戴佳伟走后,他与杨慎行发生争执,狠下杀手。杨慎行常年操劳莲清书院的事,身子并不好,又因清明之雨诱发咳疾,如何打得过沈奈。

待沈奈将杨慎行打翻在地,便害怕地逃了。而后他愈想愈害怕,若是杨慎行醒来,必会告发他。

雨夜,他再一次回了莲清书院,却见杨慎行因内出血而气绝身亡。

沈奈心一横,索性给杨慎行换了衣裳,整理了书房,模仿字迹写下遗书,制造出自缢的假象。

他只是一个夫子,又怎么会懂这些尸体的门道,自缢于他杀,竟能被沈雁回一眼看出。

在勘察现场时,他趁着戴佳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之际,偷偷将苏玉环的折扇丢在书架下面。

没错,沈奈喜欢苏玉环,偷过她的折扇,也与她诉说过自己的心意。

可苏玉环竟一点儿也不在乎!

说什么要将心思放在学问上,更能说出自己根本不喜欢男人这种愚蠢的话!

什么不喜欢男人,怕是根本就是为了拒绝他沈奈扯得谎言。明明她与山长走的那样近,若非有些私情,如何当的了莲清书院的女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