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衙门对街小饭馆(91)完結

作者: 莲子舟 阅读记录

“若不是本官,若不是本官......”

张伟扶着门框低声抽泣,手捂胸口,“钱满贯就不会变成这样,胡峰还会与她的娘子好好恩爱下去,他们一家人应该很幸福的,都怪本官啊,都怪本官!”

“你可知那侯三到胡峰尸体旁,喊得那一声,将本官的心都要喊碎了。”

侯三未叫师傅,未称姓名,喊的是......

爹。

“不怪张大人,能替胡峰沉冤昭雪,张大人已经做得很好了。”

沈雁回见谢婴拍肩膀,她也顺道拍了拍张伟的肩膀。

“真的吗?沈姑娘......”

张伟一抬眼,泪眼朦胧,“你对易达真好。今日易达就想问你,你有没有心......”

“雁雁,想回去了。”

谢婴一把将沈雁回拽到身旁。

“怀风兄,不留下先用了饭吗?”

“不了。”

“不了张大人。”

沈雁回轻笑,并没有抽回自己的手。

“秋日,青云县的木芙蓉该开了。芙蓉花开,可缓缓归......谢大人,你说这世上,真有黄皮子报恩吗?”

“也许,回家。”

第40章 荸荠,蛋饺,说书人

不知不觉, 已到晚秋。

睡觉时,能听见北风刮过窗沿簌簌的声响。到了深夜时,脚也有些发冷。

好在白日里阳光好。

“雁雁, 家里的笼子都快不够啦。”

沈锦书蹲在鸡窝旁,趁着母鸡去院子里啄虫散步之际,将手伸进鸡窝里掏鸡卵。

短短几日, 她摇身一变, 成为了农场主。

“凤姐儿小心些手, 才下崽的兔子凶着呢。”

“知道啦!”

先不说原本王翠兰送来的兔子,趁着大家不注意, 咬端了扎兔笼的麻绳, 钻进别的兔笼里,又给偷偷下了好几窝。就凭沈雁回从铜锣县带回来的鸡, 都不够沈锦书忙活的。

沈雁回与谢婴回铜锣县时,雇的还是车夫老李。只不过这次他好好打扫干净的马车,俨然成为了一辆鸡车。

前面奔跑的马儿身上挂两只鸡笼, 谢婴坐的前室旁摆一只鸡笼,就连马车顶上,都用麻绳捆了,摆了三只鸡笼。

鸡车晃晃悠悠一晚上, 老李也听“咯咯哒”听了一晚上。

等到了青云县,老李打着哈欠回头一看, 那真是一马车顶的鸡屎啊。

可他身旁坐着的谢大人,却相当“坐怀不乱”, 只是闭目养神。

难道谢大人听不见鸡叫声吗?难道谢大人闻不见鸡屎味吗?

他驾车时, 偷偷瞥过谢大人几眼,似乎嘴角弯起, 像是在笑。

老李实在有些不懂这些大人们的特殊癖好。

好在谢大人还给了他一笔洗车的费用,他美滋滋地给媳妇儿与女儿买了包香糖果子。

他希望谢大人天天出门,这样就可以天天用他的车了。

这鸡谢婴三笼,沈雁回三笼,单一笼里头就有五六只。

只是一天,沈锦书就能挎着竹篮,从鸡窝里捡七八枚鸡卵。

鸡也并不拿去卖,而是隔一阵子便给有身子的沈丽娘炖一锅鸡汤。说是给她炖,实在每每炖完,一家人都能喝个肚饱。

农场主沈锦书每日的工作量可真不少。

晨起用完朝食后,便去鸡窝里摸鸡卵,而后再从院子里拔些干草喂兔子,有时会奖励它们几片菜叶与萝卜根,最后呢,用高手明叔叔教她的方法,去菜地里抓几条地龙来给下鸡卵的母鸡们,作为褒奖。

当然,桃枝巷里有农场主沈锦书。

县衙里也有农场主明成。

他拍了拍脑袋,一声叹息。为何谢大人与沈小娘子每次破了什么案子,都能带些动物回来。

这是什么招动物的体质。

听着沈小娘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铜锣县发生的案子,他非常庆幸这二人没有带几只黄鼠狼回来。

用不了多久,他便再也不是汴梁明少爷。

而是踏实肯干的老明。

希望下次的案子,与猪无关。

沈锦书蹲在兔笼胖喂兔子,沈丽娘也并不得空。

沈丽娘的身子恢复得不错,眼下还并未显怀。只是总是躺在藤椅上,或是坐在小凳上打打络子,对她总是走好几里去瓦子里卖刺绣络子的人来说,难免有些无趣。

前两日有挑着担子卖鹅毛的脚夫路过桃枝巷,沈丽娘买了好多斤,挑挑拣拣,挑出最细腻的,想要给家里的人翻几条鹅毛被褥。

毕竟天气越来越冷了,鹅绒的被褥盖在身上才暖和。

光是布料,她就选了好几块。

外头那层可以用麻布,像雁雁与凤姐儿的那条,可以绣些她们喜欢的动物,里头盖着那层,必须用些柔软的料子。

料子都是沈长生去买的,他长期在外跑船,这趟回家知晓了自家娘子有了孩子,多呆了好几日。

别说是布料,各种各样的吃食都成堆成堆往家里买。

东市的烧麦,西市的金橘蜜饯与酥酪......连山楂蜜饯全都仔细去了核。

“买那么多东西,我如何吃得完?”

沈丽娘望着堆在她床上与桌上的一大堆吃食,心疼地用手指点了点沈长生的额角,“沈长生,你莫不是当水寇去了,发了横财?”

“为了娘子,别说水寇了,叫我当山大王去,我也当得。”

沈长生将沈丽娘抱在怀里,反而用额角去蹭她的手,“眼下娘子一张嘴吃两人的,自然要多吃些。”

“哦,你这意思莫不是说,我若是没有孩子,你就不给我买了?”

沈丽娘嗔怪。

“哪能啊,都给娘子买,我都给娘子买!”

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对金玉兰耳坠,替沈丽娘坠上,“新给娘子买的耳坠子,娘子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