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长公主(117)

张苒连连点头。

刘瑶翻了一个白眼,吓唬小孩子,小心老天爷打雷谴责你。

傍晚的时候,刘瑶原打算派人将张苒送回家,回来人禀报,说是出宫就见到张苒的兄长带着两名忠仆守在宫门口等着,询问刘瑶人还要不要送。

刘瑶:……

既然家长来接,她还能说什么,听闻张贺他们带的有马车,刘瑶才放心。

……

因为张苒的缘故,张汤时常被刘彻想起,交给了他好几个案件,张汤也不负众望,做的都很好,所以到了元光二年三月,张汤就由御史提升到廷尉左监,乃廷尉副手,秩禄千石,这速度可谓是飞升,让不少人眼红,暗自懊恼自家为什么没有抓到这个机会。

元光二年,三月底,匈奴再次派使者讨要赏赐。

刘彻:……

去年才来过,今年又来,真当他好欺负啊!

朝中了解刘彻的大臣也暗呼不妙,去年好不容易才将陛下的念头打消了。

匈奴现在过来,是觉得陛下刺激的还不够,嫌弃自己的日子过的太好,所以来找打吗?

刘彻也知道即使他们已经被匈奴欺负到这个份上了,但是对于朝中许多年没和匈奴打过仗的大臣们来说,现在还是不宜动手。

就在他烦躁时,事情有了转机。

王恢献上了一计。

确切来说,不是他想的,而是雁门郡马邑的一名豪绅聂壹献上来的计策。

马邑曾经是韩王信的国度,后来因为受到高祖的猜疑,被逼投降匈奴,马邑也成了匈奴属地。

地处雁门郡,马邑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刘彻登基后,就发兵将马邑夺了回来。

但是匈奴并不甘心,总想夺回来,经常派兵侵扰马邑,虽然不至于成功,但是给守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而聂壹就想利用马邑这一块肥肉,给匈奴设计。

第42章 我反对!

聂壹是马邑当地的豪绅,之前马邑被匈奴侵占后,他一心汉室,帮助汉朝做了许多事,而且聂壹与匈奴有长期的贸易来往,和军臣单于熟悉,算是军臣单于为数不多信任的汉人商人。

马邑被刘彻夺回去后,军臣单于经常派细作去找聂壹打探消息,想要重新霸占马邑,聂壹也与其虚为委蛇,经常给些不重要的小消息。

聂壹的计谋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关门打狗。

就是用聂壹做诱饵,将军臣单于引到马邑,然后将其一鼓聚歼。

刘彻收到这份计策后,虽然心动,不过也没有独自下决定,决定与大家好好商议一番。

不过他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打算自己先将调子定下来,不讨论打不打匈奴,而是讨论如何打匈奴。

省的被大臣们带偏。

“咳咳……”刘彻轻咳一声,“众卿,匈奴实在欺人太甚,朕前两日得到一项良策,大家看看行不行得通,若是行不通,咱们再商讨其他法子。”

殿中的三公九卿抬头看着一脸严肃的刘彻,内心的吐槽都快要冲破天际了。

奈何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

但是不代表他们就要按照陛下的意思做。

首先……

陛下,匈奴能不能打,咱们先要好好论道论道。

于是主战派、主和派之间都快要打起来,双方争吵的声音都快要将屋顶给掀翻了。

主和派以韩安国为代表。

理由还是照旧,匈奴大多是骑兵,来去如风,过的就是打秋风、劫掠的潇洒日子,想要对付他们,以大汉现在的实力,不说倾国之战也差不多了,其中的消耗与损失不可计算,大汉也担不起一场失败。

若是失败了,他们与匈奴就彻底撕破脸,到时候大汉的西北边陲数百万民众的生死谁能保证。

主和派自然是以王恢为主,王恢振振有词道:“大汉休养生息多年,与匈奴的关系也该变一变了,眼看着匈奴的胃口越来越大,难道以后让大汉年年割肉喂鹰,况且这次是诱敌而歼,又不是正面对抗,不试一下,让陛下与我等何曾甘心。”

刘彻默默点头。

大汉建国伊始,民生凋零,百废待兴,而匈奴强悍,以大汉当年的国力无力与匈奴长期鏖战,只能采取主动示弱的和亲政策。

所谓的和亲自然不是真的嫁公主,而是选姿容秀丽的宫女或者民间女子冒充皇家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当然这些不够,还要陪嫁大批的金银珠宝。

先祖若是甘心,也不会连个真公主都不愿意,不就是不想便宜了匈奴。

之前的示弱之策,也是力不如人窘境下的无奈之法。

韩安国:“陛下,此事兹事体大,还请三思,匈奴强悍,开工没有回头箭。”

刘彻神情肃然,冷冷道:“难道你们还奢望朕会与匈奴交好,根据边陲记录,从高祖时期到现在,光是云中郡被杀戮以及劫走的大汉百姓多达上万名,朕不能为了苟且偷生,辜负了百姓的心意。”

他既然打算出手,就已经做了与匈奴恶战的心理准备,他更想知道,经过七十余年,大汉变强了,匈奴的实力如何?

卫青等人神情激动,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刘彻的脚步。

不过一半朝臣仍然反对。

刘彻也不求一日就将他们劝服,过往几十年,大汉对匈奴一直都是防守,现在也是时候改变。

他心中已经定下主意,见主战派与主和派吵的脸红脖子粗,眼看着就要动手,垂眸想了想,给身边的莫雨招了招手。

莫雨诧异,躬身走到他面前,低声道:“陛下?”

刘彻掩住嘴角,轻声道:“你去将阿瑶喊过来,让她帮朕吵架。”

上一篇:衙门对街小饭馆 下一篇:暗卫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