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每次开战不仅要死许多人,而且耗费许多钱财和物资,尤其塞北遥远,大规模远征后勤补给无法长久支援,就是有再多的钱,也经不住这样消耗。
她不懂战事,只能多在其他方面给与帮助了。
沙盘其实秦朝就有雏形,所以刘瑶做起来,没什么忌惮。
至于阴山的地貌,她有曹襄、霍去病。
所以次日,曹襄、霍去病就被刘瑶喊进宫了,刘瑶将他们带到一处清理出来的空屋子里,中间放置着一个支撑起来的木平台,地面则是堆放着泥土、沙子、石子、石头、带着叶子的枝杈……除了这些比较原生态的东西,还有一些被染色的沙子有黄的、有绿的,刘瑶让工官做的,用作区分沙漠和河流。
那边在平台一角,在堆长城的刘珏满手泥土,热情道:“两位阿兄,我做的长城像不像?”
她没出过长安,自然也见不到长城,不知道像不像。
霍去病、曹襄看了看角落里摆弄沙子、石子的刘琼、刘据,又看了看刘瑶。
霍去病满眼都是“你不会让我们陪这三个小孩玩吧?”
曹襄则是认真道:“很像,阿珏做的是哪段长城?”
刘珏闻言,高兴道:“当然是朔方郡那段啊!”
曹襄与霍去病面面相觑,阿瑶到底想干什么。
刘瑶指了指平台,吩咐道:“你们都去过阴山,这里东西足够,你们将阴山给弄出来。”
她接着解释了一下何为沙盘。
曹襄与霍去病对视一眼,面露惊奇,也没有犹豫,一人占了一角,开始用沙土重建阴山附近的地域。
两人忙了两个时辰,连午膳都顾不上。
……
刘彻午间休息时,听闻曹襄、霍去病进了宫,一直待在椒房殿那边,顿时笑骂道:“进了宫,都不来看朕,朕白疼他们了!”
莫雨笑道:“两位郎君肯定不会忘记陛下,可能有事耽搁了。”
若是只有曹襄进宫,他会猜测是想与长公主多待一些时间,现在曹襄与霍去病一起进来,估计是长公主有什么事想要麻烦他们。
刘彻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性,用完午膳后,起身撑了一下懒腰,“朕也去椒房殿凑一下热闹,看他们在忙什么。”
莫雨:“诺!”
到了椒房殿,卫子夫带着刘珏、刘琼、刘据三人来迎他。
刘彻没看到其他人,纳闷道:“阿瑶呢?”
卫子夫知道刘瑶他们在忙什么后,也就没派人打扰,指着西侧宫殿道,“都在那里忙着呢!”
刘珏兴奋道:“阿父,阿姊他们在里面打仗呢!”
刘彻:?
打仗?打什么仗?霍去病、曹襄胆敢对阿瑶动手,他们的皮痒了!
刘彻当即挪动步子,顺着游廊往西侧殿走去。
才到门口,刘彻就听到霍去病道:“曹襄,你在阴山主脉藏的匈奴本部被我找到了。”
曹襄接话:“ 霍去病,你高兴尚早,我这里还备了右翼增援,你确定能战胜匈奴本部六万大军,外加一万支援。”
霍去病:“你有增援,说的好像我没有似的,我也有前军和后军可用。”
刘瑶则是插嘴,“霍去病,你若是打算正面应战,六万对六万,匈奴对阴山更熟悉,而且你的增援有反水逃跑的概率,不一定哦!”
霍去病:“说不定匈奴的增援惧怕大将军,不敢来呢?”
毕竟去年右贤王可是逃了。
刘瑶:“生死之战,你觉得对方会如何?”
……
刘彻扬手制止内侍出声,不动声色地走进殿内。
霍去病与曹襄说的起劲,没注意到他。
刘瑶看到他了,不过也不担心,这本身就是她的用意。
刘彻一眼就放到正中央的沙盘,上面则是分布着山峦溪流、茂林草原、城池营寨……听刚才他们的谈论,这应该是阴山一带的缩小图。
这二人用棋子充当兵力进行部署对战,确实有意思。
不知过了多久,霍去病、曹襄察觉刘彻,连忙行礼,解释了一番事情。
刘彻听完摆摆手,眼神有些哀怨地看着刘瑶,“阿瑶,你怎么没喊朕?”
刘瑶眨了眨眼,“阿父又没去过阴山,你怎么做这些?”
刘彻:……
第94章 阿姊,当公主好难!
刘瑶可没有说错,就算她不懂,也知道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阿父攒了一年的家底,可谓是兵强马壮。
就算不说现在,就是历史上汉武帝打的那场仗也算是富裕仗,若不是准备充分外加是卫青负责打仗,那场战役的胜利成果能保留多少,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现在最好能尽量克服缺点,使马上马上要发生的阴山战役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这样才有利于大汉。
刘彻无话可说,装作没听见,指了指沙盘中他们正在展开激战的阴山主脉,问道:“你们打了这么长时间,觉得这里可以留下匈奴主力吗?”
霍去病:“陛下,别说六万,就是匈奴将全部主力压在这里,我觉得大将军也能将他们留下,就是担心他们跑了。”
刘彻:“按照你这样说,若是布置多路大军,就不怕匈奴主力跑了?”
曹襄摇头,“陛下,那样兵力会分散,最好的办法,是借机将匈奴主力吸引进我等的包围圈,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牵着鼻子走?” 刘彻觉得这话有意思。
曹襄拱手道:“阿瑶说的。”
刘彻欣慰地看着刘瑶,“阿瑶居然还会看兵法?”
刘瑶可不担这个虚名,“不会啊!这不是人之常情吗?消灭敌人的时候,若是敌人太强,那就分散击破,如果能吃得下,那就拢在一起,有什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