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长公主(471)

“边市啊!朕也曾想过开,可现在……”刘彻面色为难。

商人重利,谁知道开放边市后,会不会有人为了重利铤而走险。

刘瑶:“可是阿父,若是他们买不到,就只能铤而走险抢了!而且开放边市不急,最起码也要等到儿臣将京观构筑好了以后才行!”

刘彻双眸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让人传出消息,鼓励那些归降的匈奴别部、蛮部来做这事?”

若说对待边市一事上,谁最上心,就是那些归降的胡人了。

刘瑶伏地叩拜,“阿父英明!”

刘彻打开卷轴,默然看了一遍,沉眉思索片刻,“既然这样,那就再加码,以二百钱每颗,搜集五十万头颅构筑京观,但凡不是归顺我大汉的子民,其头颅皆可换取钱财,其余的钱朕替你出了。”

若是顺利,此番不仅可以让那些匈奴别部、蛮部子民迅速归降,也能震慑西域各邦。

刘瑶愣了一下,面色有些纠结,最终叩拜道,“阿父英明!”

……

出了未央宫,子燕就见刘瑶肩膀垮了下来,担忧道:“主人,你这是怎么了?陛下不是答应了吗?你还在担心诸邑公主?”

刘瑶闻言,失神望天,“子燕,一千万钱啊,飞了!”

子燕:……

刘瑶唉声叹气,“还以为阿父能将这个事揽过去,这样我就不用出钱,也能出气了!”

子燕嘴角微抽:“那要不与陛下再商量一番?”

刘瑶想了想,当即摇头,“算了,他毕竟兜底了。”

……

宣室殿内,莫雨也在纳闷,“陛下,你为何不以你的名义?”

刘彻:“此事确实是阿瑶提出的,她也出钱了。不让她出气,这一千万你来出?”

莫雨连连摇头。

就是将他卖了,他也出不起。

……

刘瑶离开后,刘彻又召集了几名心腹大臣商讨“用脑袋构筑京观”之事。

东方朔、桑弘羊看完内容,叹为观止。

他们就说嘛,诸邑公主发生这事,长公主不可能什么都不干。

可以想象,这项诏令在边陲传开,会有多热闹。

……

等诏令公布,消息传到酒泉时,已经是六七日之后的事情。

当时刘珏、曹襄正在与众将领聚在一起商议事务,听到刘瑶的悬赏京观诏令,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刘珏。

刘珏抬眸,淡然地对上众人,“干嘛?阿姊心疼我不行吗?”

众人嘴角微抽。

这已经超出心疼的范围了。

幸亏刘珏活了下来,他们不敢想象,若是她没了,长公主那边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

就不知道匈奴那边听到这消息,会是什么感受了。

刘珏手下的千夫长赵明倒吸一口气,“老大,长公主有这么多钱吗?五十万脑袋,两百钱一个,这要多少钱?”

现今边陲的馒头也就一文钱一个,一石米只要二十钱。

听到这话,刘珏皱起了眉头,“对啊,好多钱!”

赵明眼珠子转了转,“老大,不如这钱由咱们赚了,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旁边一名大汉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你多大啊!陛下要五十万颗头,胡人脑袋又不是地上的大白菜,弯腰就能割了,他们长腿、能跑,还会杀人。”

赵明悻悻笑了笑,“我就是开玩笑!”

不过老大能有这样一个姐姐,真让人羡慕,古往今来,恐怕没有那个公主有如此底气和实力发出这样的悬赏令。

许多人也是这样认为,刘瑶的悬赏令一发,迅速传遍天下,成为大街小巷的谈资,都知道现今匈奴脑袋二百钱一颗,许多人直接用“二百钱”来代替匈奴称呼。

有人羡慕刘珏、刘瑶之间的姐妹情,有人羡慕刘瑶有如此多的钱,心疼刘瑶如此耗费,何必用这些钱买一些无用的脑袋呢,直接给刘珏也行啊……

第139章 其实这个名,她真的不垂涎。

对于刘珏来说,如今对她来说,威名有了,功绩有了,长姐为了她,悬赏脑袋构筑京观,现在已经不少有不少归宿的别部胡人嗷嗷叫了,因为此番不仅有战功而且有钱拿,以后外出打仗,胡人见到她,出手之前,都要抖三抖。

可是吧……

阿姊为什么还在她置气,从她受伤到现在,珍贵药材、圣手大夫、 养身补品……这些都送到她这里了,偏偏阿姊没给她带一句话,信就更不用说了。

偏偏她听说曹襄倒是收到了阿姊的许多信。

她一开始以为阿姊将内容混在一起一起了,前去询问,得知阿姊连提她都没提。

刘珏哀怨……

所以阿姊现在是一边生她的气,一边给她出气的状态吗?

桑迁见她蔫了吧唧的模样,安慰道:“也许等回到长安,长姐就消气了。”

马上就要入冬,等刘珏伤势养好些,他们就会启程回长安,毕竟以酒泉现在的条件,不适宜刘珏养伤。

刘珏:“真的吗?”

桑迁用力点头,“你看,长姐虽然没给你送信,但是收到了你写的信,你可在心中说话再软些,再哄哄长姐,她说不定就心软了。”

刘珏见状,也只得点头。

……

这次匈奴袭击酒泉等四郡,匈奴人知道会引起汉廷的愤怒,但是没想到因为一个刘珏,不仅惹怒了刘彻,还冒出来一个长公主,为了出气,居然悬赏他们匈奴人的脑袋构筑京观。

若是只要匈奴骑兵的脑袋,他们会觉得这个悬赏有些儿戏,可是对方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不是归顺大汉的胡人,都可以换钱,要知道他们匈奴本部的人不多,但是归顺他们的别部很多。

上一篇:衙门对街小饭馆 下一篇:暗卫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