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149)+番外

作者: 西莱斯特 阅读记录

而忠宁王也不负他的放纵,直接将那些折腾他姐姐的朝臣勋贵折腾了个半死才神清气爽地回去。

就可怜了那些朝臣和勋贵,只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伸手,没想到撞到忠宁王这一块铁板上。

“仙云彩供不应求就暂时让那些夫人小姐看看头花发饰,也全都是仙云彩做的,对了,成衣那边如何?”福宁公主看着女管事说道。

女管事应承下来后说道:“成衣那边公主殿下们对于约稿倒没有什么抵触心理,宫里的娘娘和陛下也没有因此发怒,就是其他的官家小姐们……”

“卢小姐并没有什么问题,她设计出的衣物有几件甚至是以她本名挂出去的,全被威远侯夫人美滋滋地买走了。”

“然而其他几位小姐有些还在遭到家里反对,甚至有位官家小姐直接被家里关了起来,要跟咱们断绝来往。”

女管事为难地说道。

福宁公主听到这话皱起了眉头,脑海里思索了一番后问道:“是不是翰林院那位潘老状元家的小姐。”

女管事当即点点头。

“那位老状元家明明已经入不敷出,他们家的那位小姐甚至连两个丫鬟都配不齐,老状元更是靠花妻子的嫁妆过活,也不知道那位夫人究竟是如何想的,用自己的嫁妆给夫君纳妾而不是来培养女儿。”

女管事在福宁公主这边待久了,胆子也大了一些,对老状元家奇怪的情况相当看不惯。

老状元是个老翰林了,虽然说老,但他也就年仅40多岁,原本家境贫寒,后来娶了自己老师之女才好了一些,可不知道他那位老师之女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居然连拿自己的嫁妆给丈夫纳妾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

甚至为此委屈了自己的女儿,后来才知道竟然只是因为她没有给老状元生个儿子。

那老状元的女儿正经的官家小姐,过得连一些普通官员家的丫鬟都不如。

老状元还跟李御史是一路货色。

为了家中的名誉不想让那官家小姐设计衣物补贴家用,甚至都不算设计衣物,只是女孩子们玩闹设计的衣物,连名字都没有挂上去,就是游戏之作而已。

买的人说有多喜欢倒不至于,捧这些贵女倒是肯定的。

虽然那官家小姐说出来的话不怎么讨人喜欢,但女管事得知这些事情之后还是对那位官家小姐生出了同情。

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两个爹娘呢?

“呵,潘大人还自诩清流人家,家中女眷都过不下去了,还拿全家女眷的命搏个名声。”

福宁公主对潘家的情况长叹了一口气,但这件事她也无法插手,只能让元宝去见皇伯父的时候,上上眼药了。

“对了,其他官家小姐如何?”福宁公主问道。

仙云彩中设计的成衣也是给仙云彩扬名的方式,而且福宁公主在打理染房和店面的这段时间也真切体会到了女子除了嫁妆,还要有其他收益。

后路总不能只有一条啊。

“其他官家小姐有些家中严厉反对,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有其他几位家主身份高贵的小姐护着,倒也没有吃什么亏。”

说到这儿,女管事的嘴角翘了起来。

“不过这个方法对潘家不管用,老状元恨不得在家门口竖起拒马,让所有勋贵人家全都远离他家。好在其他家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那些大人和夫人们被这么小闹一下同意了?”

福宁公主不敢置信地问道。

那些大人可都是顽固派啊。

“哪能呢,那些身份高贵的小姐们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李家夫人。”

说到这女管事眼中都带上了笑。

“李家夫人?”

福宁公主想不出之前那个差点被李四方李御史,逼得快要跳河的李家夫人是怎么出主意的。

“李小姐现在不还在公主您这住着吗?李夫人被接回去之后,李大人一提要接李小姐回来,李夫人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说李大人这是想要毁了女儿的前程,而李大人也不敢在公主您面前造次,于是李小姐就一直这么住下来了。”

“李小姐设计的衣物还挺受欢迎,自己也攒了一笔私房钱,而见到女儿有了嫁妆银子,之后李夫人就更加有恃无恐了,李大人一提李小姐设计衣物出售败坏家风,李夫人就……”

女管事说到这忍不住笑得大喘气了一下,随后才说道。

“去买金银首饰!”

被林妈妈教授过情况的福宁公主也笑了起来。

“李大人也不敢闹了,他只是想博个名声,不想掏空家底,一旦他训斥李夫人买的金银首饰多,李夫人哭诉自己用自己嫁妆买点金银首饰怎么了?”

福宁公主听到李夫人如此促狭的方法却治住了李大人也笑了起来,这一笑倒是引来了一旁的忠宁王,福宁公主一看事情处理得也差不多了,挥手示意女管事离开。

“阿姐阿姐你们笑什么呢?”

“没什么事情,这可不是元宝适合听的,好了元宝过来找阿姐有什么事吗?”

福宁公主笑着说道。

她最近看上去可比从皇宫里回来的时候高兴多了也大方多了。

和管事说话的时候也没咬文嚼字了。

除了在进宫赴宴的时候依旧是一个古板的端庄公主,在这个院子里福宁公主却逐渐有了些活气。

“我来问问阿姐你要不要人,刚刚赵叔和我说,京城外面又来了一堆流民,我让赵叔挑挑拣拣将大部分人收了下来。”

福宁公主的手停滞了下,随后若无其事地接着整理桌上的纸张。

“当然需要啦,不管是染房还是织布坊还是耕地的佃农,咱们这边需要的人多着呢,而且刚刚管事才说京城的仙云彩供不应求,咱们元宝可是帮了大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