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孤真的不想当太子(41)
结果胤礽一转身,骑上了他的小马驹,再次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哑巴了?”
胤褆咬着后槽牙,恨不得上前给他一脚。
不情不愿的道:“是汗阿玛知道你偷跑出来,不放心,叫我带着侍卫来找你。”别以为是本大爷自愿的,本大爷可一点都不想找你。
胤礽挑挑眉,这家伙似乎变得比以前听话了些。
许是刚刚装死真把他给吓着了。
胤礽:“行,知道了。”
接着扬起小马鞭,走了。
胤褆的拳头瞬间攥紧了,指着胤礽的背影大骂一声“混蛋”后,连忙也拉着侍卫们往回赶。
黑了天的草原太吓人了,远处密林中竟然还有狼叫。
快走。
不多时,胤礽就回来了。只是他没有直接去找康熙,而是去了篝火旁,拿了一只刚烤好的鹿腿肉,才快步去了康熙身边。
胤礽一露面,梁九功就已经禀告了康熙。
看见儿子完好无损的回来,康熙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阿玛,儿子专门为您烤的鹿腿,鲜嫩多汁,您尝尝。”
蒙古诸王看着年幼的储君,打量的眼神不可为不明显。
胤礽笑了笑,转头用蒙语和几人聊了起来。
连康熙都惊讶于胤礽的蒙语竟然说的如此通顺流利,蒙古诸王更是对这位小太子另眼相看。
康熙十分得意,即便知道这鹿腿不是胤礽烤的,即便自己已经吃饱不宜再进食了,也很给面子的吃了几口。
胤礽趁着间隙,偷偷抓住康熙的手摇了摇,又眨眨眼。
这便是在认错了。
康熙想教训他的那点话,也随着吞咽鹿腿肉而默默咽了下去。
得,儿子朝他撒娇了,舍不得教训半点。
木兰秋狝收获颇丰,胤礽也在蒙古诸王面前露了脸,康熙满意极了,回宫后还特地吩咐凌普,叫派几个得力去帮着太子养野兔、小鹿和狐狸。
*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康熙二十一年。
胤礽八岁了。
去岁,清军攻入云南,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同年,皇八子胤禩出生,被大阿哥的生母惠妃抚养。
宫里热闹了好些日子,给太皇太后过了七十大寿。
待闲下来了,康熙便提出要东巡盛京谒陵。但未等如何呢,父子俩先闹起别扭来了。
起因便是胤礽又带着两个伴读出宫了,玩了整整一天,不巧遇上一场大雨,被淋的浑身湿透。
然后胤礽病倒了,还病的不轻,把康熙急得直上火,嘴里都起了火泡。
胤礽这一病,耗了大半个月还没好利索,可康熙决定去盛京的日子就快到了。
康熙顾念着胤礽的身体,想留他在宫中安心修养,可胤礽就想跟着去。于是乎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闹起了别扭。
胤礽闹别扭,无非是摆脸色,不和康熙说话。
而康熙呢?则是命人时刻看着太子,盯着他吃饭、喝药、睡觉,甚至连每日出恭了几次和时辰也要询问。
胤礽:“……”
真的很窒息。
他只是病了,不是快死了。
康熙越是在意他的一举一动,胤礽就越是烦躁,许多天不曾去乾清宫请安,就算康熙来看望,他也当没看见一般。
康熙为他着急上火,嘴里起了火泡,喝茶用膳都疼的厉害,人都瘦了一圈儿。
这么几天,连太皇太后都看不过去了,亲自来毓庆宫帮着康熙哄胤礽,又拐去乾清宫劝了劝康熙。
这期间若说谁最倒霉,还属大阿哥胤褆。
胤褆见汗阿玛和太子谁也不理谁,自以为机会来了,便每日殷勤地往乾清宫跑,还时不时地去毓庆宫门口晃荡一圈,大声说着汗阿玛又夸奖了他什么,又赏了他什么。
胤礽懒得搭理他,呵了一声道:“幼稚,无耻。”
可一次两次便也罢了,胤褆几乎每天都来膈应他一下,胤礽忍无可忍,把药碗给砸了。
这下可好,太子砸了药碗,自然有人立刻去禀告康熙。
康熙大步而来,进门就见儿子红着眼睛,委屈巴巴的看着他。
康熙:“……”
没等教训呢,怎么先委屈上了?
顿时心疼又无奈。
“太子越发胡闹了,竟敢砸药碗了?”康熙板着脸说。
胤礽不说话,手里攥着康熙月前送给他的小吊坠,抿着唇要哭不哭的,就那么看着康熙,把康熙看的心都要碎了。
“保成,谁招你了?和阿玛说说。”康熙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的。
“这个坠子。”胤礽吸吸鼻子,“大哥也有一个。”
康熙瞬间就明白过来,月前送给胤礽的时候,他说过这坠子是外头进贡来的,只有两个,单个看是两只嬉戏的小鱼,合起来便是一个漂亮的太极八卦图。
康熙将其中一个给了胤礽,一个自己留着了,算是他们父子俩的小乐趣。
前日大阿哥来请安,看到了这个小坠子,目光灼灼。康熙并未多想,觉得一个坠子,赏便赏了,便随手将自己的给了保清。
但事后,他有点后悔了,怕保成心里不舒服。可赏出去的东西哪有再要回来的道理,何况保清也是自己的儿子。
康熙咳了声:“保成,朕……”
“阿玛不必说了,儿子知道自己惹了您生气,不配和您用一样的东西,儿子把这个还给您,这样您和大哥就有一样的玉坠子了。”
胤礽伸手把玉坠递给康熙,又道:“这样,大哥也不必日日往儿子这里跑了。”
说完,啪嗒一下,掉了一颗珍珠大的金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