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孤真的不想当太子(59)

作者: 君见月 阅读记录

“就不告诉你。”

“诶你,你不说,回去我便告诉阿玛!”

“你敢!今日之事你敢多说一个字,我绞了你的舌头!”

胤褆见胤礽的神情不似作假,又气又怒,“你看我敢不敢!一个和尚罢了,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有什么不能说的。”

“小爷怕说出来吓死你。”

“你当小爷是吓大的啊!?”

二人的声音越来越远,和尚在二楼定定看了许久,半晌才道:“回山吧。”

第30章 晋江首发 撒气

到了五台山, 听着禅禅佛音,让康熙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五台山虽是清修之地, 但来往的香客甚多,倒多了许多凡尘俗世的热闹。

康熙不免想起胤礽,心道那小家伙定然会喜欢这场景,有些后悔没带着宝贝儿子过来看看。

不过康熙特地带来了“礽”字玉佩,上过了香,康熙将玉佩交给了住持,“有劳住持为我大清太子祈

福。”

住持将玉佩拿在手中默念了几声佛法,忽然睁眼,意味深长的说:“阿弥陀佛。太子殿下福泽深厚,是有大机缘, 大造化的人。”

康熙一听, 心下大喜。

不多时, 有小沙弥快步而来:“师父, 行痴师叔已经归山,现下在后院禅房中。”

行痴, 正是顺治爷在五台山出家的法号,康熙的心登时又紧张起来。

太皇太后闻听消息也过来了, 问道:“福……行痴大师可愿意见见哀家和皇帝?”

住持不敢怠慢,亲自去后院禅房问了行痴, 没多久, 住持将太皇太后和康熙引到了禅房外。

*

从茶楼里出来, 胤礽径直回了行宫。

胤褆一连问了几次“咱们不去五台山了?”都被胤礽给瞪了回去。

胤褆生了一肚子闷气,不理他了,随手指了两个太监和侍卫随他出去逛街。

胤礽终于得了空,在行宫里寻了一处清净所在, 盘膝而坐。他要好好想想今日皇玛法说的话。

到了太阳西坠之时,康熙一行终于回来了。

胤礽静静打坐了小半天,只想通了一件事,那便是他并不想放下所谓执念,甚至今生今世,他要得到更多!

总归是修不成正果的,他想。

一日不见,甚是想念。

康熙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宝贝儿子,而他的宝贝儿子却一溜烟跑到太皇太后的房里去了。

“乌库妈妈,您可回来了,这一路可还好吧?保成都想您了。”

“好好好,都好,乌库妈妈也想保成了。”太皇太后一见胤礽就觉得满身的疲惫全都不见了,笑着把人搂在怀里抱着。

胤礽观察着太皇太后的神色,见她并无什么异样,稍稍放下心来,看来乌库妈妈已经如愿见到“故人”,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乌库妈妈定然累坏了,保成给您捏捏胳膊捶捶腿吧。”

胤礽有些心疼太皇太后这么大年岁了还要为了皇玛法奔波,便想尽尽孝心,手指刚碰到太皇太后的手腕处,就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

“这是?”胤礽疑惑问。

“是一串佛珠,哀家从五台山上求来的。”太皇太后翻开一小节袖口说,眼中的神色既是欣慰又是怀念。

胤礽瞧着,抿嘴笑起来。

这佛珠眼熟的紧,不正是今日在茶楼时,皇玛法拿在手里转的那串么。如今戴在了乌库妈妈的手腕上,看来他的皇玛法也并非那般冷血无情之人嘛。

胤礽呼出一口气,彻底放下心来。

知道康熙定然想儿子了,太皇太后道:“好了,哀家知道你孝顺,但捏肩捶腿的活计哪儿用得着你来做,快去找你阿玛吧,哀家也好清静清静。”

胤礽点头:“是,那您好好休息,孙儿告退。”

胤礽一出去,就被康熙给提溜到自己房里里。

“臭小子,朕一回来你就跑了,成心躲着朕呢?”

“怎会?”胤礽可冤枉了,他明明是担心乌库妈妈好不好。但他不好言说,更不能说自己今日碰到了出家为僧的皇玛法,只得道:

“儿子这不是担心乌库妈妈一路劳累,去瞧瞧她老人家嘛。”

“哼,算你有孝心。”康熙没和他计较,将那被住持开过光并祈过福的小玉坠重新挂回胤礽身上。

“好生揣着,可别丢了。”

胤礽看出康熙有几分不对劲,以为是因康熙见过皇玛法的缘故,却不知康熙心里想的都是住持对他说的那一句:

“因缘际会,父子重聚,圣上要好生珍惜啊。”

康熙原以为,住持所指是他与已经出家的汗阿玛重聚一事,可当时,住持是将这玉坠子交还给他时才说的这句话,不容得他不多想。

当然,不管如何,他定会加倍珍惜与保成的父子亲情,断不会做出不可挽回之事。

康熙皇帝已离宫多日,既见过了故人,没有再耽搁下去的理由,又休整一日,銮驾便浩浩荡荡地回京了。

回去的路程要比出来时快上不少,一个半月后,胤礽又回到了他的毓庆宫。只是当晚在乾清宫陪着康熙用了晚膳,便被康熙以天色已晚,不宜挪动为由,给拘在了乾清宫东暖阁。

胤礽思来想去,觉得康熙过于粘人了。

这回京的一个多月,他与康熙同吃同寝,早就腻歪了,本以为康熙回宫会急不可待地翻一翻宠妃的牌子,谁成想又把他给拘在身边了。

他一个翻身背对着康熙,重重呼出一口郁结之气。

康熙眼都未睁,伸胳膊重新把人捞回来:“怎么越大睡觉越不老实?”

“阿玛您不觉得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