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孤真的不想当太子(80)

作者: 君见月 阅读记录

康熙心中不安,干脆和胤礽一起搬去了慈宁宫, 衣不解带地在太皇太后身边尽孝。

后宫嫔妃和众皇子也日日地前来请安,只是太皇太后清醒的时候少, 醒来也只念叨皇帝和太子二人。

未免众人扰了太皇太后的清净,康熙下旨只让他们在殿外磕头请安, 不许进来打扰, 唯有胤礽出入自由。

只是胤礽总恨自己为何没有早日想起这么重要的事, 他心中对太皇太后愧疚难安,几乎是寸步不离地照顾着,连日来没有休息好,眼里已经布满血丝。

胤礽越发憔悴更加让康熙难受和忧心。

他强硬地压着胤礽去休息, 可胤礽说什么也不去。

“儿子没事,倒是阿玛要保重龙体,该去好好的睡一觉。”

“朕无碍。”康熙疲惫地揉揉眉心,温声哄道:“你本就身子不好,现下老祖宗的病情不见好转,你若再病倒了,那朕……”

“阿玛。”胤礽打断他道:“儿子已经问过太医,如今乌库妈妈这情形……随时都有可能去了,儿子无论如何也要陪在乌库妈妈身边,一步也不能离开。”

康熙闻言揪心不已,把胤礽搂在怀里抱着。

“好孩子,老祖宗没有白疼你。”

两日后,太皇太后终于从昏睡中醒来,眼神清亮,精神出奇的好,甚至不需要搀扶也能自己坐起身了。

“乌库妈妈您终于醒了!”胤礽喜极而泣,大声喊道:“阿玛快来,乌库妈妈醒了!”

可话音刚落,他突然意识到这怕是太皇太后的回光返照,顿时什么喜悦都没了,只剩下凄楚。

康熙也明白,太皇太后大限已至,太医院再如何尽力也是无力回天了。

“皇帝。”见康熙匆匆从外间进来,太皇太后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皇玛麽……孙儿来了。”

他的皇玛麽历经三朝,培养出两代帝王,如今已经是七十五岁高龄,说起来,也算是一种福气了。

康熙早已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刻,却快要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胤礽经历了两世,本应看淡生死,但也正因经历过,才越发痛恨自己没能改变这一切的发生。

可人各有命,生死祸福谁又说得准呢?

第42章 亲殇 ……

“玄烨, 保成,来……”

太皇太后握住康熙和胤礽的手, 眼眸温柔又慈祥,坦然笑着道:“哀家活了七十七年,历经三朝,除了福临……这辈子也算了无遗憾了,现在唯一的牵挂便是你们父子二人。”

“乌库妈妈。”胤礽几度落泪,一听这话更加难过。

“好孩子,莫哭。哀家本以为能亲眼看到你大婚,如今看来怕是不能了。”

他摸摸胤礽的脸,又拉拉康熙的手,叮嘱道:“玄烨, 保成自小养在你身边, 是哀家看着长大的, 哀家知道你对保成寄予厚望, 保成是个好孩子,你一定要善待他。你阿玛他……你该知道, 孩儿失了阿玛的心有多苦,你与保成, 万万不可走到父子离心的那一步。”

胤礽听着,心中悲痛不已。

前世之事已叫他锥心刺骨, 如今太皇太后不知是否心有所感, 弥留之际的叮嘱字字句句都在为他着想。

他伏在太皇太后膝头, 眼泪决堤一般簌簌落下。

康熙的泪水也盈了满脸,向太皇太后保证:“皇玛嬷放心,孙儿定当谨记您的教诲,必定会好好待保成, 不与他君臣有别,父子离心。”

“乌库妈妈……”胤礽低声呜咽,凄然唤着。

“保成,你要记住,今后……乌库妈妈

不在了,便只有你阿玛是你最亲近的人了,你要孝敬你阿玛,不要意气用事。你们都要好好的,千万千万……记住哀家的话。”

“保成记下了,保成都记下了。”

苏麻喇姑如今也七十几岁高龄了,始终守在太皇太后身边,太皇太后又拉起苏麻喇姑手说:“你伺候了哀家一辈子,临了了,还叫你伤心难过,是哀家的不是。”

“主子,奴婢甘愿陪着您,奴婢舍不得您啊!”

太皇太后又徐徐说了许多,越发没了精神,康熙心下哀恸,竟是差点跪不住。

“哀家活到了这把年纪,你们该高兴才是,都不许哭了。”说罢闭了闭眼。

儿孙自有儿孙福,该交代的她都交代了,也到了该放手的时候。

她轻声道:“哀家乏了,你们都不必守着,退下吧。”

当夜子时,太皇太后薨于慈宁宫。

康熙跪在太皇太后的神位前,连着三日不吃不喝,众人忧心不已,可任凭谁劝,康熙都不听。

康熙如何,胤礽便陪着如何。

这个冬天,宫里到处是哀色,哭声连日不绝,临近过年,宫里面一丝喜色也无。

各宫嫔妃阿哥们,也都日日守在太皇太后的神位前,他们知道皇上最重孝道,便是装也要装下去。

但胤礽和康熙一样,对太皇太后的薨逝痛苦到无法自持。

他总觉得自己对太皇太后有愧,伤心难过又加心力交瘁,守灵的第四日,终是病倒了。

康熙眼见着胤礽晕倒在自己眼前,险些支撑不住。

他怕极了,怕胤礽也这么去了,冲过去牢牢抱着人一刻也不敢放手。

胤礽昏睡了整整两日,醒来看到满脸憔悴的康熙,眼泪又开始决堤。

“阿玛……”

“保成!”

康熙激动地一把将人搂紧怀里:“保成你终于醒了,朕还以为……你不要离开朕,不要……”

“阿玛。”胤礽的身子骨实在虚弱,被他抱的喘不过气,艰难道:“阿玛不要怕,儿子没事了,儿子不会离开阿玛的,永远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