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孤真的不想当太子(85)

作者: 君见月 阅读记录

果然如胤礽所说,药吃下去没多久康熙的寒症有所缓解,不再打冷颤,脸色也好多了。

众人见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康熙恢复了些精神,在胤礽的搀扶下坐起身来,拉着人仔细瞧着,眼中流露出心疼之意。

“朕的保成瘦了。”康熙抚了抚胤礽的脸颊道:“瞧你眼下的乌青,怕是朕病了的这些日子没少为朕忧心。朝中一切事务都由你担着,又日夜兼程的赶过来,可莫要伤了身子才好啊。”

“儿子的身体好着呢,哪儿就这么娇气了。倒是您,身子还没好全就别操心儿子了。”胤礽笑着道,又示意康熙别忘了一同随行而来的胤祉。

康熙这才想起自己的皇三子还跪在那里抹眼泪呢,招手把人叫到身边关心了几句。可话没说几句,胤祉满腔的爱父之情还没来得及表现,康熙就让胤祉好好休息,将人打发了出去。

胤礽忍不住发笑,忽然身上一紧,被康熙扯进了怀里。

“保成……”朕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康熙这病来势汹汹,发作起来犹如走在鬼门关,着实让人后怕。

此前,康熙以为自己时日无多,这才急召胤礽前来,想要与胤礽交代后事,更想再见胤礽一面。

如今胤礽带了救命药来,康熙的病情有了好转的迹象,心中不免激动,直言“保成是朕的福星。”

康熙激动,胤礽又何尝不是。

前世他因表现不佳遭到康熙厌恶,康熙不愿见他,将他赶回京城,自此父子离心。今世康熙将他视作福星,将他抱在怀里……

前世种种浮现在眼前,如走马观花,胤礽说不清自己是怎样的心情,有时觉得即使重活一世,也无法弥补前世自己所受的委屈,可真要他和康熙较真吗?

胤礽有时想,真希望康熙也拥有前世的记忆,这样他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康熙发泄和诉说那些生不如死的日子,让康熙也跟着伤,跟着痛。

可同时胤礽也庆幸着,康熙没有前世的记忆,如今这样便是全心全意的在意他,宠爱他,而非为了弥补那些不堪的过往。

康熙听到了胤礽的啜泣,心脏不可名状的痛起来。

他似乎感受到了怀中人的委屈和不甘,那种情绪说不清也道不明,只觉得自己在无形中真真切切的留住了这个孩子。

康熙抱的更加用力,嗓音压抑不住的颤抖,“保成,不哭,阿玛在这里。”

一如当年哄着哭闹的小太子,甘愿付出所有耐心和宠爱。

第45章 终章

康熙三十四年, 春。

乾清宫内,胤礽身着明黄色蟒袍, 头戴东珠朝冠,正由内侍为他整理衣襟。铜镜中的少年眉目如画,面如冠玉,举手投足间尽显天家威仪。

“汗阿玛。”胤礽转身,看见康熙帝负手立于殿门处,连忙行礼。

康熙缓步走近,伸手替他正了正朝冠上的东珠。这顶朝冠是他特意命内务府打造的,东珠颗颗圆润饱满,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他的手指在珠串上轻轻摩挲,恍惚间又看见那个蹒跚学步的稚子, 跌跌撞撞地扑进自己怀里。

“转眼间, 朕的保成都长这么大了。”康熙的声音有些沙哑, “记得你刚出生时, 朕抱着你,你那么小, 连眼睛都睁不开。”

胤礽低下头,看见阿玛的手在微微发抖。他知道, 这是阿玛在隐忍自己的不舍之情。

这些年,康熙的鬓角已经染上了霜色, 眼角的皱纹也深了许多。胤礽瞧在眼里, 心中不免难过, 他宁愿自己永远都不要长大,这样,他的汗阿玛就不会老。

这样想着,胤礽还是轻声哄道:“阿玛, 今日是儿子大喜的日子,您应该替儿子高兴才是啊。”

“朕当然高兴。”留了胤礽这么多年,终是要迈出这一步,看他娶妻生子,离自己这个阿玛越来越远。

康熙收回手,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这是你额涅留下的,今日你大婚,朕把它交给你。”玉佩温润如水,上面雕刻着祥云纹样,正是孝诚仁皇后生前最爱之物。

胤礽双手接过,指尖触到玉佩的瞬间,仿佛感受到了额涅的温度。

“皇上,太子殿下,吉时已到。”梁九功在殿外轻声提醒。

康熙心中酸涩,拍了拍胤礽的肩膀:“去吧。”

乾清宫外,礼乐齐鸣。胤礽登上銮驾,回头望去,康熙站在殿前的台阶上,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耀眼极了。可那一刻,他忽然觉得阿玛的身影单薄又孤独。

胤礽按捺住不舍的心思,心道日后也可如从前一样,多来乾清宫陪着阿玛就是。

*

大婚礼仪繁琐,胤礽有些心不在焉。他想起前几日,康熙召他商议朝政时的情景。那日乾清宫的暖阁里,康熙将一摞奏折推到他面前:“这些你来看看。”

胤礽翻开奏折,是各地官员的请安折子。他仔细阅读,不时提笔批注。康熙就坐在一旁,偶尔指点几句。暖阁里很安静,只能听见炭火噼啪的声响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这些年康熙有意放权,几乎奏折都是他这个皇太子代为批阅。

“太子爷,该行礼了。”礼官的提醒将胤礽拉回现实。

他抬眼望去,一如前世一样,他的太子妃仍是石氏。

石氏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正由女官搀扶着走来。红盖头下隐约可见她精致的下颌,步履间环佩叮当。

礼成之后,胤礽牵起太子妃的手,在众人的簇拥下回了毓庆宫。同样如前世的,是太子妃的寝宫在惇本殿,与他的寝殿相隔甚远,这显然也是康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