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偶疯狂饲养(171)
李嬷嬷的话,说到了这里,就已经顿住,抬起眼来,下意识观察着皇太女的神色。
其实有些话,说到了这里,几乎已经真相大白。
郑雪宁记事较早,至今还记得母后卧床不起,最虚弱的那段日子,自己被带到母后身边吃饭,母后一直看着自己,眼神中满是不舍的样子。
有很多年里,她一直靠着那份不舍,来支撑自己度过皇宫中度过的每一日。
她守着储君的位置,因为母后曾经说过,要她将来好好治理这天下…
努力去当一个储君,未尝没有想让母后看到的意思。
她想证明点什么。
但如今,这份想证明的心,终于在李嬷嬷的陈述中,碎成了飞灰。
母后并没有死,而是为了仙人之道抛弃了自己。
仙人之道啊…
郑雪宁闭了闭眼,再开口时,眸中情绪平静到近乎死寂。
“后来呢。继续说。”
李嬷嬷轻叹了口气:“后来娘娘一病不起,到了第二年,就撒手西去,并让陛下立了旨,要让您将来继承大统。”
“往后的事情,殿下您都知道了。老奴并没有特意要隐瞒什么,实在是这些事情,就连老奴自己也不清楚。都是些捕风捉影的猜测罢了,如何敢和谁提起?”
李嬷嬷这么说着,便愈发有些老态龙钟的委屈。
郑雪宁看着她道:“事实真的如此么。”
李嬷嬷怔住片刻,看着在皇太女手中被掂量着的长命锁,脸色白了白,半晌,哑然道。
“罢了。既说到这里,老奴也不再藏着什么了。”
她开口道:“在殿下六岁生辰那一年,老奴在常宁宫里捡到了一块玉。那玉是忽然出现在殿下枕边…”
“此事太过于蹊跷,那玉是在老奴眼皮底下看着,凭空出现,如此离奇…老奴怕那玉来路不明,后来便悄悄将它处理了…”
“后来每隔三年,到了殿下的生辰,常宁宫都会出现一块这样的玉石。”
“次数久了,老奴便心中有了猜测,这凭空出现的玉石,是否和当初的皇后娘娘有关?毕竟娘娘生病前,最后一次见的那神秘女子,也有这种凭空出现和离开的本领,不是常人。”
郑雪宁沉默。
她让开身形,取出一个盒子。
“你看看,是不是这些东西。”
李嬷嬷不解其意,但还是伸长了脖子看了一眼。这一看,吓了一大跳。
盒子里装着满满几块玉石,赫然就是她从前处理掉的那些。
“这…”冷汗流满了李嬷嬷后背。
从前宫中总是有人传闻,皇太女手段了得,心思又缜密,常行旁人不敢之事,果决狠辣。
她只觉得旁人的言语,有些言过其实。
然而今日才明白,那些话不是空穴来风。殿下明明已经找到了那些玉石,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可笑自己之前却企图隐瞒这些事…
李嬷嬷心中满是后怕,有些惊惧交加,拿不准殿下会怎么对自己。
她年岁大了,无论遇到什么事儿,也就闭个眼,可她的孙儿和宫外的家人都是无辜的啊。
“殿下…我孙儿…我孙儿尚且年幼,他什么都不知道…”李嬷嬷硬着头皮开口。
“老奴知罪,不该瞒着殿下…”
对着皇太女时,她再也不敢多说什么,甚至忘了眼前这姑娘,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畏惧的心思一起,距离便横亘在两人之间,只剩下主仆的身份。
李嬷嬷看皇太女的眼神,都没了往日的慈爱,头几乎要完全磕下去,心中甚至有那么几丝,对于皇太女的恨。
恨皇太女怎么就这般不念旧情,怎么能拿自己的孙儿来威胁她。
郑雪宁垂下眼,将装了玉石的盒子盖上。
手中的长命锁被她收回了袖子里。
“嬷嬷年岁已高,回家养老罢。”
她转过身,背影对着李嬷嬷,瞧着遥远又淡漠。
“本宫已为你备了马车细软,今日就回罢。”
她话音落下,就有宫女太监进来,搀扶着腿软的李嬷嬷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出宫外,送到一辆马车里。
李嬷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口。
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要被灭口。
然而当马车安然驶出宫外,到达京郊家中,儿孙笑着来接她出来,替她拜谢送她出宫的太监时,李嬷嬷愣了。
…她真的就这么被安然放出了宫?
皇太女没有灭口?
她没有被折磨和责罚?
被放出宫来养老,几乎算是最大的恩典了。
李嬷嬷的儿女围了过来,似是早就收到消息,知道她要回来,便一直等在这儿。
“娘,殿下心善,愿意让您老出宫和我们团聚,往后你也能安享天伦之乐了。”
小孙子看到李嬷嬷,立刻双手举高高喊道。
“阿婆!阿婆抱!”
李嬷嬷下意识弯腰,将小孙子抱在怀里,一低头,就看到了孙儿脖子上陌生的一个长命锁。
纯金的长命锁,下了狠料,看着就不像普通人家能打的起的。
见她目光停留在上面,儿媳妇笑了笑,开口解释道。
“娘,这长命锁是皇太女殿下送了来的。说是您在宫中伺候了那么多年,功劳和苦劳都高,要放您回家养老,便送了许多金银赏赐来,还给了这孩子一副新的长命锁。先前您打的那副,我就收起来放着了。”
听了儿媳妇的这番话,李嬷嬷如遭雷劈,僵在了那里。
若她原本送给孙儿的那副长命锁,还在家中,那…那先前皇太女拿在手心给她看,威胁她的那副长命锁,又是什么?